黄金华
生活在桂江平乐的船上人家每逢年节都喜欢以大盘蒸大糕。常见的有粉糕、夹层豆沙糖糕、夹层腊肉咸糕、多层萝卜糕、芋头糕、发糕、假粽等,制糕的工艺不一,色香味形各有千秋。在这些年糕中,假粽最受欢迎。
假粽并非粽子。假粽是将糯米、黏米、香蒜叶用擂钵擂成半浆状,掺入腊肉、槟榔芋、木耳、海味和香料等蒸制而成。糕呈绿色,味美可口,尤其是刚出锅的假粽,香味扑鼻,令人垂涎。若再配一碗平乐船上人家的油茶,更是别具风味。凡尝过假粽的人,只要谈到假粽,无不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常有爱吃假粽的人,拿腊肉、槟榔芋、木耳、糯米、海味、香蒜等到船上请船民亲友代为制作。
据桂江船上人家的后代陈谢华介绍,他家祖上制作假粽和水上油茶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且假粽和水上油茶的制作工艺都离不开两种重要的工具——擂钵和擂槌,这是水上人家特有的工具。
假粽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步是材料的准备:糯米二斤半,黏米半斤,带皮腊肉(腊肉必须是船上人家秘制的五花肉腊肉)半斤,槟榔芋一斤半,木耳五钱,海虾仁五钱,鱿鱼五钱,香蒜叶一斤(只用青叶),五香粉、胡椒粉、食盐、灰水(黄荆晒干烧成灰,过水滤净)等适量。
第二步是擂浆:先将糯米、黏米洗净,冷水浸泡半日后,捞出糯米、黏米放入陶制的擂钵,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香蒜叶,用木制的擂槌擂成半浆状(不用石磨或机械加工),盛于盆中备用。
第三步是切粒:把刨皮后的槟榔芋和腊肉切成小方粒,浸泡好的木耳切成碎粒或细丝,海虾仁、鱿鱼切成碎粒,分别装碟备用。
第四步是炒料:先将腊肉放入热油锅爆炒,再加入海虾仁、鱿鱼略炒,后加芋头粒、木耳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五香粉、胡椒粉和食盐,搅匀再焗(炆)一下装盘备用。
第五步是拌料:趁热将炒好的配料及碱水加入米浆盆内搅拌均匀。
第六步是蒸糕:将大白铁盘内壁涂上花生油,放入蒸锅后盖上锅盖,大火将水烧开,随即倒浆料入盘内铺平,盖严锅盖,大约蒸一个半至两个小时。
船上人家的假粽之所以受人称赞,主要是软香味美。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足配料,做工精细,掌握火候。切开看,糕不粘刀,配料均匀,肉发胀,芋成粒,尝之香软可口,口有余香,回味无穷。
关于船上糕的来历,陈谢华说他们家祖上在桂江行船,运货往返于桂林和梧州之间,常年在桂江上生活、劳作,遇河滩就得下船拉纤,不论春夏秋冬还是晴天雨天。大热天汗流浃背,口渴了直接喝江里的水,阴雨天或冬天江水寒气逼人,为了驱寒去湿,船娘阿母就用擂钵将生姜、茶叶、大蒜等擂碎,煮成油茶给船工们喝。拉纤属于苦力活,光喝油茶不抵饿。船娘阿母用擂钵将糯米和擂油茶剩下的大蒜叶一起擂碎(带浆的碎粒),加入腊肉、芋头、木耳、虾仁等食材搅揉在一起做成糕粑,装盘上锅蒸熟,之后再切片或油炸或煎来给船工们送油茶吃。这种糕与岸上人家做的糕粑不同,翠绿的颜色里夹有或黄或白或黑的颗粒,看起来就如同桂江一样,清澈的江水里或黄或白或黑的小鹅卵石若隐若现。这种糕比其他糕粑更耐储存,加上颜色好看,口感非常香糯,慢慢地就成了大家都喜欢的食物,成为船家人的传统美食。由于是船娘做的,所以岸上人就把这种糕称为“船上糕”。平乐船上人家名糕——船上糕——假粽,已经申报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陈谢华为这个项目传承保护的代表。
也有传说在平乐古城东南面的桂江有一个蒜子潭,周围山地生长两三尺高的大蒜,蒜叶倒映潭中,潭水绿幽阴暗。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條黑龙,常常在此处兴风作浪,浪头一丈多高,形成旋涡,吸“食”过往的船只,害了不少人。大家把这个潭叫“黑龙潭”。有一回,一个名叫黄细妹的船家新媳妇回门,船行到这里,浪起船摇,眼看就要翻船,她见势不好,用篙一撑,纵身一跳,跳到潭边的蒜地里,把大蒜踩倒一大片。等她坐起,只见潭中阳光照耀,光波反射,旋涡消失,船平稳地漂在潭面,不再打旋。她将自己的奇遇讲给大家听,大家认为是大蒜吸引了黑龙的缘故,于是行动起来,将河周围的大蒜全部铲除,从此以后黑龙潭再也没有翻船吸人的事故发生。渔民为了纪念这件事,每到年节,就把蒜叶捣成汁,掺在糯米中做成糕粑蒸食,以消除灾祸,讨个吉利。久而久之形成风俗,一代一代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