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认为商品世界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相比于要素价值论的世界观,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尽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已经传播多年,但人们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完整内容和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解得并不十分清晰、准确、到位。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和观点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意义,二是建设意义。前者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后者则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须有与其相应的基本制度基础做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2)03-0001-08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世界观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世界观,这一提法确实是一种创新。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认为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我们认为世界由许多方面构成,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构成世界的许多方面是什么样的,就是说你对世界的看法取决于对世界不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在人类社会中,价值和财富的创造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价值是怎样创造的? 由谁来创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确实形成看待世界的重要观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财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财富是什么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及价值创造的最基本的观点,因此我们讲它是一种世界观。
价值论的世界观有多种。劳动价值论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相对于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这样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而言的,可以具体表述为它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种世界观。
我們理解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就不同,因此给出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站在人类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而不是极少数人立场上,通过对社会现实及历史的观察,通过与不同观点的论战以及严密的理论推导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并全方位给出了一个劳动价值论的世界观阐述,这一阐述形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虽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并在课程学习中详细讲述,但许多同学包括学者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整体内容并没有一个十分完整、清晰、准确的认识。
那么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世界观是怎样阐述的呢?到底有哪些内容,其中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这里我们给予详细说明。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有一个相同点,他们都是从供给的角度讨论价值,是一种客观价值。不同点是马克思一贯地坚持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观点。而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因此在其理论叙述中对于劳动创造价值没有能够始终坚持如一。
劳动创造价值学说由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但未作出详细说明。只是由于他没有将价值和财富进行区分和说明,因此在他的理论中曾给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①的判断,而由于没有真正的价值概念并且将价值和使用价值混淆,从而将财富与价值相混淆。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3]这里就是没有区分价值、财富和使用价值。可以说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就是将财富当作价值,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财富的学问,俄国经济学家M·杜岗·巴拉诺夫斯基不同意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定义为财富,他认为,如果把政治经济学确定为关于财富的科学(换言之,关于物质的科学),那就会抹杀政治经济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差别,并且不能把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性质提到首位[4]。
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就是研究财富的,虽然主要落脚点是研究利益关系,而书中谈到的财富既可以理解为价值,又可以理解为一般的财富,而财富又与使用价值相混同。从财富创造的过程或使用价值创造的过程看,就不只是有劳动的参与,还有其他生产要素的参与。在亚当·斯密的价值学说中,他一方面承认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商品所投入的劳动量决定价值量,但有时又主张交换商品所支配的劳动量决定价值量,将价值与价格相混淆,对于价值论的分析陷入矛盾之中;他既主张劳动创造价值,又主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总和决定,将生产和分配加以混淆。
不同的政治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的目的不同,于是他们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价值观也不同,为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往往继承收入决定论,进而发展为要素价值论。如法国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萨伊就是将价值和效用即使用价值以及财富相混淆,而且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效用。这就是其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其表述是“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由财富所构成的。”[5]萨伊的价值论十分混乱,他不仅将价值归结为使用价值即效用决定,而且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同时将价值和价格相混淆,最后得出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三要素论。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论,坚持劳动价值论观点,即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但由于他不能回答不同性质的劳动怎么能够创造同一性质的价值并在量上相互比较这一问题,也不能说明决定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不同因素,并在研究中固执于交换价值意义上的相对价值或比较价值。李嘉图虽然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括直接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而且也包括生产生产资料时所必需的劳动。他正确指出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到生产物中,生产资料本身不创造价值,这一点与萨伊的观点不同,即反对资本、土地等自然因素也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但是由于李嘉图没有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了解同一劳动过程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可以同时进行,因此虽然批判收入决定价值,但仍然同意将价值分为三种收入,他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全部土地和劳动产品都要分成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归于工资,一部分归于利润,另一部分归于地租。”[6]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物质利益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能够进行交换首先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即具有有用属性,对别人有用是交换的前提。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在进行交换时形成一个量的比例,这就是交换价值。而两个不同的使用价值能够相互比较需要找到一个可通约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它们的过程中都耗费了体力和脑力劳动,即都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耗费,这就是交换的基础即价值实体。
马克思区分了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进而价格)并进而通过其发现的劳动二重性学说进行说明。价值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商品交换时的价值量怎样决定?马克思论证了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即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便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由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使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大小决定其盈亏水平,即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能获利,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出现亏损。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用的时间。[7]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是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比较中形成。假定市场对该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即生产出的產品市场上都是需要的。因此这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供给者之间的竞争上,由于个别劳动时间不同,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便可以在竞争中获胜。马克思在阐述了价值实现、价值量后,进一步叙述了价值量的变化。关于价值量的变化问题,涉及到的基本要素便是劳动生产率。
关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马克思给出了科学的叙述,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样时间生产的商品量即使用价值量增加,从而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个别劳动时间不断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竞争中的超额价值②。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这种竞争,导致社会生产该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整体提升,从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降,商品价值普遍降低,即商品变得便宜,即《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讲到的内容。
在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叙述时,有一点需要进一步说明:在商品无差异的状态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就体现在提高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上。但持续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商品生产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地位,获取更多的利益,必然考虑产品的差异化:如式样的革新,包装的新颖、性能的提升、服务的跟进等。如果这些工作由于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时,便不能为众多的商品生产者带来期望的利益,就是说这种产品的生产基本上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下一步的选择就是转移产品品种或者开发新的产品,也就是说可能会转到其他产业进行生产。
价值规律不仅表现在供给者之间的竞争,而且促进了社会需求,前者是假定只要生产出来,社会需求就可以实现;后者则是指,商品生产者虽然是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甚至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但如果社会上总的生产量远远高于社会需求量,则这类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也不能完全实现——加入社会需求后讨论的是商品的价值实现程度,如果价值没有得到实现或者充分实现,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
《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将需求因素进一步考虑进来,加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8]就是说,社会需要在这种商品上投入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
为了进一步阐述商品二因素的源泉,马克思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特点,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7]55。劳动二重性的实质就是:不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其基本原理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在改变生产资料的形态和性能、转移过去劳动(转移旧价值)的同时耗费脑力和体力劳动,形成新的价值。这种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耗费就是抽象劳动,并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分布在不同商品生产者那里就形成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不是内部分工)和私有制(或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存在)是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
关于劳动价值论,还涉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同一种商品的生产可能由不同的环节完成,因此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不同商品的生产更是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分,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具体讨论不同类型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只是概括说明“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为了简便起见,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至于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几倍,马克思认为这是由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完成的。“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7]58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理解为市场起重要作用,还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制度造成的。问题的关键是,在这里谁是制度的制订者很重要。马克思只是强调劳动创造价值,或者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不是资本或土地创造的,至于不同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价值的多少则没有重点讨论。这确实是政治经济学特别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它体现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在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分析后,马克思分析了价值的表现及其商品交换的实质。前者说明了货币的本质,后者说明了价值的本质。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只有马克思对于价值及其货币进行了这样的研究。
价值的表现是通过商品交换、交换价值(价值形式——价值是如何得到表现的)来进行的,通过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及交换过程的历史发展说明了货币的产生及货币的本质。这一研究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叙述过程中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人类社会随着交换的偶然发生,交换数量的增加,交换范围的扩大,价值表现越来越充分和完善,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并固定在贵金属金银身上(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于分割的特性),这就是货币的产生③。货币的本质就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这里,贵金属金银所以成为货币,就是人们信它、用它,即因信而用,因此我们认为,货币就是信用(这一结论对于国家货币政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因为它自身有价值因而有信用——人们都信任它,并愿意使用它。
在对货币本质即对价值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说明了商品交换的本质。商品交换表面上是商品与商品交换、商品与货币(也是劳动的产品)之间交换,实质上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因而其不仅是商品生產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而且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竞争关系(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努力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降低自己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以及商品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利益竞争关系(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在不同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利益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资本论》第一卷主要讲同一类(同一产业)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第三卷第一篇是不同的产业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形成平均利润,进而使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商品交换从以价值为基础转变为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这时体现的利益关系就不仅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是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不同的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当然,在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问题,在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就出现了进入和退出壁垒问题,这就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存在资本自由竞争,但正是由于存在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问题,利润率平均化只是一个趋势,产业之间的利益差别始终是存在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不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相互的利益关系。在私有制情况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但是这种私人劳动必须被社会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就决定于这“惊险一跳”即交换成功。于是人们对于自己制造的商品产生一种崇拜心理,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人们头脑的产物反过来支配人的行动一样,商品和货币是人手的产物反过来支配人,因此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下,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7]88-102,113。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今天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劳动价值论,就是因为劳动价值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只有融会贯通地理解了劳动价值论,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应该坚持什么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施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照顾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制度体系。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体系。在这里,劳动价值论对于贯通三个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展出剩余价值理论,或者说用劳动价值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特点,即用劳动二重性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价值增殖过程,区分劳动力商品和一般商品的特点,说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归资本家所有,是因为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创造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即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剩余价值理论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所有剩余,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便是资本积累。因此,在不断的财富积累过程中,资本家的财富最终都表现为劳动者剩余价值积累的结果。由于资本竞争的压力和追逐超额价值的动力(这些都是利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导致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于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相对过剩人口产生。而且由于竞争导致中小资本加速破产等因素,使相对过剩人口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一个庞大的产业后备军。由于这个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对就业人口构成一个潜在的竞争,这便使资本加深对劳动者剥削,从而导致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劳动者的支付能力需求相对于不断扩大的生产(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导致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形成的商品供给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这必然造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社会财富大量生产出来,却不能够被消费掉,于是不断出现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生,工人自己亲手创造的财富,最后还要亲手把它销毁掉。这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讨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这里,资本积累理论是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产生,马克思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不是最后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篇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的著名论断。那么具体到资本主义的世界,如何改变?即它将过渡或发展到怎样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过渡?过渡过程中依靠哪些社会力量来完成?等等。马克思通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论证给出了答案。
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得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制度的不合理性即过渡性,得出未来社会制度的大致构想,并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力量是无产阶级(作为财富的创造者不能分享财富,有革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革命的形式来实现。为什么革命的主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因为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论证就是无产阶级是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剥夺剥夺者”使物归原主,具有道德上、经济上的合理性。
更具体说,劳动价值理论证明,社会的财富(不论是价值形态还是使用价值形态)都是劳动创造的,不是资本创造的,更不是土地创造的,这就是与要素价值论不同的劳动价值论。劳动者创造了财富,但由于资本的贪婪,使生产的产品因为最广大的劳动者们支付能力不足(因较低的工资、较长的劳动时间导致没有支付能力和时间消费)而出现相对过剩。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而劳动者又不能占有和支配财富,因此劳动者一旦觉悟,就会起来革命,建设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由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革命找到了革命的主要力量——广大劳动者阶级即無产阶级。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只是其主张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带来社会的公平,而主要是相对于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依靠力量和现实途径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中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矛盾,发现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并由此找到了人类社会的方向和过渡到未来社会的依靠力量和路径。所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结论让工人相信共产主义的信念,使工人阶级有了组织起来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些攻击或怀疑马克思主义学说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从没放过对劳动价值论的攻击和修正。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理论、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综合边际生产费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供求均衡价格理论,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而攻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始祖伯恩斯坦用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理论修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899年,伯恩斯坦出版了《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纯粹是思维的构成物”,是基于假想的公式,认为新出现的垄断组织如托拉斯等可以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不是必然要崩溃的。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也有一些学者认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资本获得利润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不断修正,尤其是极力用要素价值论来替代劳动价值论。
(三)劳动价值论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9月至11月在法国巴黎第一次合作撰写《神圣家族》,对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的批判”进行批判。在布鲁诺看来,历史不是由现实力量创造,而是由脱离现实的人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创造的,宇宙万物都是从他的“无限的自我意识”中生发出来的,他们作为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化身是历史的创造者。布鲁诺以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思辨逻辑贬低群众的历史地位,他认为群众这种“消极的物质力量”在历史的发展中无足轻重,是历史中的无知群氓。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青年黑格尔派既“不屑与群众为伍”又不得不借“救群众于苦难之中”而树立光辉形象的虚伪。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鲍威尔等以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为出发点,以“精神”代替“物质世界”,割裂“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与 “历史发展”的关系错误,在激烈论战中走到群众中,在与群众密切交往中完成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因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绝对的批判摒弃群众的历史并打算用批判的历史取而代之”“‘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286。 也就是说,思想不能离开具体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的获取需要依靠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进行,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创造。按照马克思的思路,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群众的思想活动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在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活动中,如果能够唤起群众更高的热情,那么,伟大的历史活动就会在群众的伟大力量中取得成功,群众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切唯心史观,从18世纪的启蒙学者到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而是在某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不是从人民群众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依此历史观解释历史,“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因此,这种历史观只能在历史上看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看到宗教的和一般理论的斗争,而且在每次描述某一历史时代的时候,它都不得不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 ”[10]在这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不到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更看不到群众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所看到的只是少数人、英雄或思想家创造历史。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进一步的阐发。
通过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我们能够发现,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是他们各种各样的劳动(社会分工使其从事不同的劳动,成为财富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的劳动者)创造出供人们享用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因此,劳动价值论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完成的。坚持唯物史观就是承认最广大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也应该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也是劳动价值论的应有之义。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群众史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意愿和要求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三、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二是劳动价值论的建设意义。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我们在前面也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社会的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但劳动者却不占有财富,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因此,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告诉广大劳动阶级即工人阶级,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从而增加了工人阶级革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突出表现在借助劳动价值论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及其革命的方向。由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将其占有的生产资料让位于工人阶级,因此革命便是一个实现“剥夺剥夺者”的手段。
劳动价值论的建设意义表现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便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制度,维持按劳分配为主的所有制制度基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如果一个社会全部都是资本家私人所有,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就是说,社会财富分配不可能按劳动标准进行分配,而更多的是按资本标准进行计量。这样,大量的财富可能就会落到极少数拥有资本的人手中。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就是说明劳动创造财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所得到的收入应该以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基础而获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是最大多数的人民,劳动者收入的提升和生活的改善是生产的目的,因此,让广大劳动者获得就业的机会,落实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政策,便会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高的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才能扩大生产和消费,才能实现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抛弃劳动价值论,不断强调要素贡献,强调资本(物质资本)重要性,必然给极少数资本所有者尤其是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能够操纵资本的人以分配的制度保障。这就会使极少数人占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出现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社会矛盾就会激化,国内需求就会不足,依靠国际市场需求来解决就业问题往往受到制约,生产的目的就不再是为了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极少数人的利益增进,为了对外贸易增进,为了满足即使超发货币都不发生通货膨胀的美国需求。
可以说,多年来美国依据其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虽然出现产业大量转移,即产业空心化,但仍然可以通过不断增发货币而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不劳动”却可以消费;相反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则用大量的劳动付出换取美元满足美国需要,因为如果不出口产品,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和税收就会下降,而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最广大的劳动者的购买力相对不足,更深层的原因是劳动付出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
坚持劳动价值论,就是坚持生产和发展,是为了中国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极少数资本的利益,至于劳动者中的不同阶层应该得到多少份额,需要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以及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不同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调整不同类型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对劳动价值论实践意义的讨论,既涉及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涉及劳动与土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分配制度的完善,需要考虑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注释:
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引用并肯定威廉·配第的这个观点,并指出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是劳动和自然物两因素的结合。
②马克思利用劳动价值论分析了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87,第103-113页。
参考文献:
[1]侯风云.论政治经济学的客观存在性——兼谈物质利益关系[J].福建論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11-20.
[2]侯风云.为什么用物质利益关系而不用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进一步讨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2):8-16+42.
[3]威廉·配第.赋税论 献给英明人士 货币略论[M].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2.
[4]M·杜岗·巴拉诺夫斯基.政治经济学原理[M].赵维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2.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9.
[6]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97.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6.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
[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责任编辑:武玲玲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ou Fengyun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Abstract: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which holds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mmodity world is created by labor.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outlook of the factor theory of value, labor theory of value scientifically reveals the real source of value. Although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has spread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te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not very clear, accurate and in plac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but also provides bas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viewpoint proof for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the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the other is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The former prov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under the private ownership of capitalist means of production; the latter explains that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tak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as the mainstay, and it should be guaranteed by the corresponding basic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Key words:Marx; labor theory of valu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