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分析

2022-06-13 23:26付桃桃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实践初中数学创新

付桃桃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核心素养一词被频繁提及,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更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其创新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以便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创新;实践

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视逻辑思维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颇具难度。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现今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理念更加先进。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重视教学实践。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应具备适应社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也是现代教育对学生、对教学的新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兴趣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更能适合社会的发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想象素养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其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于教材整体结构、数学思想缺少正确认知,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更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注重在理论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素养。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中涉及许多图形与空间问题。学生如果在脑海中不能形成相应的画面,学习起来便会困难重重。

以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三章《圆形的平移》为例,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更具特色的教学方案,要充分把握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以视频、动画、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圆形平移的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圆形的特点,以此来整合知识点,使其在脑海中能够想象出画面,能够有所思考和实践。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入“长方形”、“梯形”的概念,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两种图形的特点、差别与相似之处。在学生总结出来以后,让学生自己在白纸上画出这三个图形,再总结三个图形的相似点。通过这种方式,将思考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去想象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以生活中的图形为基础,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对教材的体验感,帮助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二、通过运算比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数学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中枯燥无趣的数字和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数学因素,可以说数学的实用性非常强、运算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体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让数学运算与应用相互结合,让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做到理論与实践相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教学中,涉及数学运算教学时,数学教师往往都是单一开展理论教学,学生没有办法探索到运算的独特之处,不能更好的掌握运算方式,更不会形成自己的运算技巧,也不利于实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所以在新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运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与探索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予以学生更多练习的时间,教师将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算方式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以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在黑板上出一道习题:

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x=3,y=4和{x=-1,y=2,

求k,b的值;

当x=2时,y的值;

当x为和值时,y=3?

教师出题以后,小组成员可以展开运算讨论,答案正确并且用时虽短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运算速度快、能力强的小组教师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立足实践调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在步入初中以后,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加,对于学生综合素养要求也更高。作为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记住知识点,能背诵出来各种公式,却不会应用,这样的学习是徒劳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分析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调查,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数据、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展开以“生活中的中心对称”为主体的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学校操场、家里观察有哪些物体是中心对称图形,在展开调查过程中,一定要牢牢遵循一个原则,把这个图形围绕某一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指的是一种关系。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中心对称图形做好记录,同时通过自己动手,真正了解到“旋转180°重合”的概念,便会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总结,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真正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就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想象素养、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波.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2):26.

[2]康永军. 解析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19, 2(8):3.

猜你喜欢
实践初中数学创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