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2022-06-13 10:44刘亚莉
学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以贯之的数学教学体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在培育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上,教师应注重于从生活化、情境化、实践化等方面进行探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教学的成效,突出新版教材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展现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风貌,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自主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03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11

一、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含义和价值

解决问题,顾名思义,即结合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旧有数学知识、生活常识、情境体验以及学习潜能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寻找解决路径和办法,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同时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长期以来,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以灌输和说教、题海和试卷为主,即便有些教师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不够,交流讨论机会不多,不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问题设计,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片面视为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解决问题的价值正在于对以上教学弊端进行改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内容和生活脱节,影响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索兴趣和探究欲望,容易误导学生,使之对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迷茫。其次,一些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往往留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够,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向、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影响到基于人本理念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最后,在实践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开发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会采用一题多解策略,借以发散数学思维,但是由于教师单纯强调解题能力,忽视了对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阐释,忽视数学模型的建构,忽視中心数学知识点的巩固,导致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眼花缭乱,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解题办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认知基础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教师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中一定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和安排,通过提供一些具有生活内涵的数学问题,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10个足球分发给男生组和女生组怎么分?学生回答:每组5个足球。接着教师引出比例概念:男生组30人,女生组20人,问如何分?如何保证公平?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提问,来促使学生对比例产生初步的认识。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必要的时候统计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模拟问题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进一步彰显生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要引导价值。

(二)在数学错误中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犯很多错误,这不是坏事,其中暗含了重要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和思考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点错小数点是学生非常爱犯的毛病,既体现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严谨学科的不适性,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的重要契机。因为有的学生会提出问题:小数点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觉得不是,我虽然不懂小数,但我经常去文具店,各种各样的价格,我却从来没有因为不会小数买不了东西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为了提升学生的严谨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事例,比如数学家因为一个小数点计算错误而导致定理的推导出现问题;科学家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而导致火箭发射失败;医学上因为一些小数点点错,影响到对病人的医疗效果等。让学生从这些大事件上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达到以问题(错误问题)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平时的数学测验和考试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常见认识错误,在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中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数学问题的触类旁通

建立数学模型是彰显数学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方式。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解题教学中养成了题海战术的错误习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大量习题本质上都是一个数学概念,一个数学定理,一套数学逻辑的体现,重复性的无效习题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建立数学模型,让小学生能够通过一道题的解决获得启发,对其他数学问题都能产生很好的解决能力。举例来说,单价、数量、总价,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数学数量关系,在很多应用题中都有涉及,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样一种基本的数学逻辑:单价×数量=总价,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得益于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充分理解和记忆而轻易化解。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较为不足,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应用题类型进行启迪,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四)让学生明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首先是主动探索,尝试解决,围绕问题展开积极阅读和思考的准备工作,调动探究心理,才能和问题发生直接的思维关联。其次,要动手操作,不能一味看题,要勾勒数学问题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语句,借助于演算纸对数学问题中的主要数字和数据进行清晰的呈现,初步整理好解题思路。再次,通过计算和推理,获得初步答案,并再次审题,检查答案的准确性,发现更多的思维盲点。最后,小组交流算法和心得,结合各自的不同解题角度拓展各自的思维,获得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流程来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一套契合自己的解题习惯。

(五)多媒体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多媒体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培育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于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漂亮的奶油蛋糕,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一个蛋糕切成均等的三份或者五份。多媒体的融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之中,有的学生说“这还不简单,用尺子量一下,然后直接切就行了”有的学生说“不对,是三份不是两份,两份可以直接切,三份怎么切?”学生经过探索,认识到不能把一个蛋糕均等地切分成三份,只能切分成两份或者四份,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疑问出发,借助于电子白板引入分数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六)数学竞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泼,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通过数学竞赛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比如数的学习之后可以开展算24比赛,四张扑克牌,让学生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算出24,当学生遇到不能凑成24的四张扑克牌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让学生建立新的解题思路,比如是否可以加括号,是否可以建立分数或小数等等,借此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角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以开展数角的个数比赛,借助于火柴棍开展数三角形比赛,看看谁说的角最多,拼出的三角形最多,教师就给予奖励,通过竞赛和奖励的方法来营造数学探究氛围,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奥数题发给学生,让喜欢探究的学生在课间或者课后尝试去解决。

(七)数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整合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的实践特征明显,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既要重视课堂,又要重视课下和课外。创造一些实践性问题促使学生去思考是非常有益的,其能提升学生整合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一些教师尽管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设计的数学问题往往缺乏思索的深度,简单化、浅表化现象突出,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适当提升数学问题的难度,特别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更应该注重难度的强化,提升数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一种自动铅笔,一种普通铅笔,自动铅笔每支5元,普通铅笔每支1元,现在两个文具店搞促销活动,A文具店买一支自动铅笔赠送一支普通铅笔,B文具店两种铅笔都打九折。小明买2支自动铅笔以及3支普通铅笔,问他去哪一家的文具店划算?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头脑中调取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整个过程注重解题思路的建构,以期培育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并在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之后再次进行难度的提升。

(八)分层问题设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一起发展

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后,在数学兴趣、数学基础、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学习兴趣和能力不足的学生往往缺乏教师的引导,有碍数学的公平教育理念。新形势下,教师要通过分层问题设计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A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基础好,数学问题的设计就要体现出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重在提升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拓展未知领域的自身素养;C组学生各方面条件不足,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生活化,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和思考欲望,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信;B组学生处于学习水平的中间地带,教师要结合具体学生的能力进行布排,重在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并适当提升难度,使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具备和A组学生同等的学力。不同小组之间可以建立沟通和帮扶渠道,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开展一些组间交流活动,在数学学习经验和数学解题思路的分享中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动力,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多种手段提供数学问题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不是凭空构想的,而是体现在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的,是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获得的教学结晶。作为解决问题策略的主要构建者,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深入挖掘契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解题门径。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足,在读题和审题中往往会因为阅读能力的不足或者大意疏忽导致解题方向不明,数学思路打不开等。而思维导图可以让数学问题清晰化、直观化、形象化,把数学问题中的数字,前后关系等进行气泡图的绘制,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在预习和复习之中,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化解数学认知难度,提升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本领。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微课、短视频、网课、直播等新型教学手段来拓展教学空间,把解决问题教学融入其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视野,引领新时代数学教学方向。教无定法,学无定则,教师要养成一切从实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习惯,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数学思路才能打开,深入思考才有可能實现。一些学生之所以解题能力不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也就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根据具体的题型和模型建立有效的知识连接。基于这样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依托课本内容进行数学概念和公式定理的详细讲解和推导,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始终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要内容,不能一味追求数学问题的难度和新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发现裹藏在数学问题中的基础知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在到内在,使学生遇到数学难题不害怕,能够带着信心去解决。

(十一)在自我理念更新中提升教学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备开放的教学思维,不拘泥于课本和试卷,不拘泥于数学专家学者,有自己一套较为独特且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一方面,学生是新时代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和其建立平等关系,不要以一副教学权威的态度要求学生去接受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潜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养成创新意识和反思意识,能够勇于检讨自己的教学得失,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不满足于现状和既有经验方法,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模范,慢慢引导小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在数学学习中敢于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代在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也需要随之更新,在求新求变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素养。

四、结语

总之,解决问题教学要有人本思维,视学生为数学教学的本体,重视他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自主性,落实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彰显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茜.面向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转化策略”为例[D].扬州大学,2017.

[2] 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刘亚莉(1981.8— ),女,汉族,甘肃清水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