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乔溪岩Qiao Xiyan
乔溪岩,1935年生,河南南阳人,斋号疏竹轩。1959年毕业于南阳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科,1983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院高级顾问、南阳市美协名誉副主席、南阳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画家乔溪岩先生以伏牛山为其创作母题同时兼融南北山水画而自成一家,以苍茫厚重的美学品格和人文情怀确立了自己在山水创作上的主体地位。他的作品无论大小,展示的都是生动清健的意境,关乎自然和心灵之间的默契。这种精神气质和创造方式,体现着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深入。这正是乔溪岩山水画的内在心理因素,并决定着他的风格面貌、艺术境界和语言表述方式。一定的艺术总是和一定的背景有关,一方面缘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和作者的学养和艺术追求有关。乔溪岩先生早年卜居豫西南山城,深得伏牛山之蒙养。大自然之神秘幽深和雄浑苍茫,烟光水色之晴明变化,都成了他观照和沉思的对象,这也使他的山水画抹上了一层浓重的抒情色彩。山水画里所表现的心灵最深处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它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融合为一。
以自然景色寄寓自我的情感,使他的作品获得了生动性和生命力。他在对自然生命的创造性刻画中传达出了对自然的依恋,同时也蕴含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社会体验。情感和观念始终是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品格和审美品格,乔溪岩先生也把这作为山水画创作的精神归依。首先,他赋予山水以人格特征,使之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他将自己的生命感悟投射到作品中,使笔下的山水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感。画家在此基础上让自我的情感和山水发生感应和契合,凭借山水的笔墨表现使情感意绪获得延伸和强化。乔溪岩是从情感与自然山水统一的角度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乔溪岩先生在对自然的观照中选择可以传达自己意绪的笔墨方式,已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皴法,而是依据表达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技法。这并不是对传统的疏离,而是把山水笔墨性的表现与对情感底蕴的探索融合为一种内在的文化情怀,从而使画家的山水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化的山水图式显示出乔溪岩先生在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上所做出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是对前人的经验所做的整合并突破前人规范,给某种文化模式、视觉模式增加新的因素。
乔溪岩山水画的精神还表现在写实和写意的结合。在人们纷纷陶醉于肌理制作,附庸时尚,或从民间艺术中去寻找新奇,或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去求图式,急功近利求风格的时候,乔溪岩始终不忘初心,从传统笔墨中求发展。深厚的艺术底蕴,使我们在他的画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苍厚、质朴的气息。线条的凝练、古拙,大大地增强了绘画语言的可读性。画家是想通过对心中自然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美学的无穷魅力。
乔溪岩山水画的写意精神首先表现在对传统山水笔墨程式的重组与改造上。他不再满足于以单纯笔墨来再现某种丘壑山水的状物功能,而力求发现并强化运笔过程及水墨变幻中出现的种种节奏与律动,变传统的惨淡经营为势随意运的笔笔生发。因为,乔溪岩笔下丘壑并非对某种具体山势与云水的状物写真。欣赏乔溪岩的山水,我们会不自觉地随着其笔墨的律动而进入他独特的境界之中—那劈面而来的雄厚山峦、那苍然浓郁的沟壑、那简朴错落的村落,乃至那落花流水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技法上的创新,无疑也是乔溪岩写意精神的显示。他的造境,强调的是大势与气象而力避繁细。其景多取于中,境则多取高远。他的笔法,则是以点线交织的语言在单纯中求得丰富的层次变化,求得自然的水墨交融,从而把乃师李可染层层积染和古代山水的勾皴点染,省略为皴擦合一的长线与大点间的组合,在单纯中见变化,进而强调了书法骨力与金石气韵。另外,乔溪岩山水画创作打破了传统山水画先勾皴再擦并层层积染的程序,借鉴了书法与写意花鸟兼勾带点的创作技巧,从而使画面中的点线、块面与色彩之间的转换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作品中的诗意体现,也是乔溪岩山水画的突出特点。乔溪岩山水画的诗意主要表现在自然界的种种雄奇壮美的景观上,如逶迤的小河,飞瀑流泉,小亭茅舍,大河落日,等等。这种或优美或苍浑或深幽的景色营造出神秘幽微的意境,唤起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再加上画家的深厚学养和其独特的表述形式,画与诗的意境紧密相随,使他的山水画极具个人特色,这与他的作品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中国文人将归隐山林作为至高的人生理想,自魏晋始,山水画渐成文人画的主流,与其能表现文人们的胸臆是有很大关系的。在乔溪岩身上,山水画便成了他寄情托志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我们看他的《伏牛秋暮》《高原秋色》《大江晓色》等作品,在苍茫雄浑中体现一种沉郁博大的人文情怀。乔溪岩借中国画的笔墨去翻新当代意识与时代精神,去获取神会古今的文化意识,从而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面貌和美学取向。
约稿、责编:徐琳祺970004FD-A4E5-4E23-9AF2-F33D638E7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