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学习能力的同时,积累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教学应当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能够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受此教学要求影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开始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力求通过课程教学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一、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欲望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前提,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游戏更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利教学方式。基于此,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的游戏, 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形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知识、理解知识,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数学课堂中保持较强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而在大多数的小学课堂中,出于维持课堂秩序和完成教学计划的目的,教师不会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游戏,也很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刻把握着课堂的教学节奏,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教师干预性过强的数学课堂中,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欲望都会被削弱,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再乐于主动去获取知识,严重的甚至已经失去了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为了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需 求和数学教学的内容展开生活化游戏,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 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真正落实“玩中乐”“乐中学”的教育理念,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进而在“玩”的过程中找寻到最佳的学 习方法。由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更 加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大 幅提升。当学生具备了学习主动性之后,课堂教学效率就会 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学习,其数学能力不仅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其生活能力、基础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为了让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更贴合学生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如在教学“乘加和乘减”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生活化情境:3盘苹果都是4个,最后一盘苹果是2个。这样,学生对于3×4+2=14就能根据图示明确其含义。假设教师又买了2个苹果放到盘子里,询问学生“现在有多少个”,学生能很快回答是4×4=16。教师又问:“之前我也有那么多苹果吗?”学生回答:“老师后来放进去的2个苹果不是原来的,因此原来的苹果数量得去掉这2个。” 这样,学生就有了答案:4×4-2=14。
三、布置操作任務,动手探究
“做中学”是生活教育理念的方法论,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生活教育理念的方式之一。新课标阐明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肯定了动手操作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与生活事物进行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数学现象,进而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透过现象发现数学结论,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同时锻炼数学操作能力。对此,教师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布置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探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数格子、转化法等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主要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总结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提到了数格子。基于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带有格子的纸张,纸张上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确定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完格子后,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平行四边形是否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呢?”此时,部分学生发散思维,观察平行四边形,并沿着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剪切,如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高进行剪切,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到另外的一个斜边上,获得一个长方形;在平行四边形上作出对角线,沿着对角线剪切,将两部分沿着斜边拼凑,获得一个长方形。对此,学生很容易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拼出的长方形面积一样。教师提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 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是‘底×斜边’?”部分学生不加思考地给出肯定的回答,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不同的回答使学生产生困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愈加感兴趣。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再次对比剪切前的图形和剪切后的图形,发现二者的关系。通过此次观察、对比,大部分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由此迁移数学知识储备,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来,教师不仅使学生在学有所得的情况下增强了数学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具备生活化教学意识,学会利用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设计生活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吸收、内化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文莉.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C]//.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出版者不详],2020:339-340.DOI:10.26914/c.cnkihy.2020.003321.
[2]彭鹏.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C]//.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83-84.DOI:10.26914/c.cnkihy.2020.008801.
[3]张巧玲.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0:185-189.DOI:10.26914/c.cnkihy.2020.00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