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2022-06-12 03:25张黎瑛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张黎瑛

摘要:信息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它对当下以及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诸多益处,应得到学校及师生的重视。本文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和高中生适应智能時代的具体途径,通过不懈探索教学新路径,及时更新教学方法,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信息社会的高中教师和学生要顺应智能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脚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其树立创新意识,构建知识体系,使处于智能时代的高中生能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弊,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一、构建与时代接轨的教育观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全新的特点。图书馆丰富的纸质资源结合便捷的互联网,为高中生提供了丰富的可移动学习资源。作为教育的先行者,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更加明确,即保持敏锐的时代嗅觉,在正确分析当前形势的前提下,构建与时代接轨的教育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愈发注重“引导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深刻分析其发展变化迅速、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步伐,教与学互相配合,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落实“学生为本”思想。

二、转变教学观念

智能时代为教与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丰富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主要针对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很多年纪稍大的信息技术教师受以往教学方式影响较深,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对于这部分教师,应首先树立全新的知识观,既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观,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途径、内容等有了较大的自由度,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因此应引导学生以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习惯,即使没有教师也要能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实现学习目标,展现全新知识观。

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抓住智能时代的机遇,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既充分利用其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便利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合理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以良好的心态带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高科技,合理应用这把双刃剑,避免其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资源中受不良诱惑影响而误入歧途。

三、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经过众多教学实践的检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将“学生为本”理念贯穿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始终。智能时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积极鼓励、及时肯定,通过有效的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疑惑,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做到精准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非对其放任不管,而应在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有充足时间和空间发展自我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师的帮助,突破瓶颈,实现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之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为本”。

四、用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以适度的问题引导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看待事情的观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水平相对初中有了较大提高,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认识时代发展特点,理解智能时代带来的优劣势。

提问,既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指生生之间的提问,亦可指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梯度,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预留进步空间,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度,还能避免由于难度过大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质疑,增设生生互问环节,自由发问,共同解决存疑部分,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互助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预习阶段,布置课下问题,使学生在“知新”的同时还注重“温故”。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叮叮等软件实时掌握学生完成课后问题的进度,与此同时,学生若在已学内容的总结梳理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提问,寻求教师帮助。将提问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有效增强了师生、生生互动,既为学习增添乐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敢于质疑、不断探索新知。

五、采用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累,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且有一定的排列组合能力,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设计、思考,编写出新颖的程序。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案例进行剖析,基于时代要求,从学生、教师两个视角出发,分析这一案例的创新之处,包括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有效价值等,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相关创新案例,体验智能时代的技术力量,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与灵感。

学生会从起初的模仿、学习,到之后的突破、变革,最后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通过前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鼓励其根据自身需求将课内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检验。学生先将创意想法落于书面,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探讨,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肯定,规范程序语言,保证语言的严密逻辑,使其能转变为可操作的应用。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并通过后者的检验实现前者的修正和完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结语:

智能时代下催生了许多新型教育观念,在契合时代发展与学生培养需求的新型教育观念的引领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受到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明确发展目标,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黄强.“智能+”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思考——以Python语言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4):31-34.

[2]牟君.信息与智能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问题与创新[J].数码世界,2019(06):206.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