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探索

2022-06-12 02:54徐红梅邓玉艳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施评价

徐红梅 邓玉艳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什么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都是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探索了多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实践,思考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价值,介绍了多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实践的初步成果,以此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同时为开发其他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    实施    评价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见》也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开展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多个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主动研读指导文件,挖掘可用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分析学生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新时代育人目标要求的、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关于多学科融合的理解

本文所研究的多学科融合,即是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历史、文学、艺术、品德、数学、物理、化学、劳技、信息等学科知识,研究开发能够调动学生已有学科知识解决劳动中问题的课程,并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为学生未来学科学习打下基础。在劳动教育中渗透 “全人教育”理念,通过多学科融合,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知行合一、面向未来的符合新时代育人目标的“全人”。

二、多层面解读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明白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本文所研究的劳动教育课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自我服务、生产劳动、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

三、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意义

1.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劳动教育的系统性

增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推进基地劳动教育课堂改革,建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与学校劳动教育和未来职业劳动教育相衔接,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层次上要加强统筹规划。

2.优化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性

着力改变当前劳动教育被窄化、弱化,实施途径相对单一的现状。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形成范式引领基地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不同的条件与项目情境,研究劳动教育各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拓展课程实施路径。

3.澄明劳动教育新意蕴,提升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新时代基地劳动教育,一方面仍然要重视物质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通过有汗水、有老茧、有疲乏的体力劳动,以获得技能、磨炼意志、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要澄明劳动教育新意蕴,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彰显劳动教育新价值,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五育融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建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模式,促进劳动教育高效性

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的落实重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育人目标的达成重在课程实施与评价,基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关键在于课程实施与评价,课题将研究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作为重要内容,将研究出高效的可借鉴、可推广的课程实施与评价模式,与全市基地、全省基地共享。

四、多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实践探索

1.建构“多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人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组成员初步梳理基地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在基地可借鉴可推广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在后续课程建设过程中将继续不断完善。

2.形成“多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

基地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如劳动教育与文化、艺术、历史、科学、信息、物理、化学、工程与自动化等众多方面融合,体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劳动教育与基地其他实践活动的融合,将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生活劳动、校园劳动等融入基地全人教育课程体系中,如将内务劳动融入生活技能训练,将职业体验融入生存能力训练课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相结合,形成“基地+学校”课程实施路径,建立区域内劳动教育联盟,实现互补共育;基地劳动教育课程与区域资源融合,形成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度学习;基地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结合,通过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多种实施路径,提高课程实施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建构“多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模式,促进活动有序、高效。

初步探索学生活动流程范式:(1)评价方式与评价內容学习;(2)学生活动前准备;(3)任务情境;(4)劳动体验;(5)成果展示;(6)活动评价;(7)成长记录与分享;(8)活动拓展。

4. 建构“多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推动课程改革。

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实践尝试,初步形成基地立体多元发展式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并在后续课程实施研究过程中继续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实施评价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