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学旅行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学旅融合不足、“重游轻学”、为体验而体验,缺乏对教育本质规律的重视和设计等问题突出。以永春非遗研学旅行为典型案作实证分析发现: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和旅游体验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在学习者和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其结论验证了文旅融合在非遗研学旅行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进一步明晰了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从实践意义上讲,应当基于学习规律打造研学旅行体验,重视研学旅行体验中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研学旅行;旅游体验;非遗保护;文旅融合;永春县
中图分类号:G639.2;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133-05
引言
研学旅行在当前中国政策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发展迅猛。从旅游角度而言,它是一种以求知、教育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从教育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式的校外学习活动。文化遗产是中国研学旅行的主要对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为对象的研学旅行,是非遗活态化传承与生产性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增强学生本土文化自信、地方认同感和家国情怀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在研学旅行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现有文献也不断揭示着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旅融合不足[2]、如何充分展示文化遗产以使游客的体验深度达到更高的层次[3]、如何强化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等。笔者在泉州市永春县进行非遗研学旅行调研时,也深刻地感受到旅行社组织的研学旅行普遍存在“重游轻学”的问题,这样难以实现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也难以实现非遗保护的目的。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资料和数据,验证“游”与“学”融合的可能性和路径,以及以非遗为对象的研学旅行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相关研究与模型假设
(一)研学旅行与旅游体验
关于体验及旅游体验的研究指出,旅游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与旅游体验有密切关联。美国学者派恩(B. JOSEPH PINE)和吉尔摩(JAMES H. GIL-MORE)在《体验营销》一书中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伯德·施密特(BERND H. SCHMITT)的战略体验模块提出,可以經由体验媒介创造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类体验。体验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认知,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理解,也包含关于对象的感受,也包含关于对象的意向[4]。
国内关于旅游体验20多年的研究,“认知+情感”的体验结构范式被很多学者认可。而近年的研究更为关注旅游体验的情感性质,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来看,旅游被赋予强烈的情感意义;情感性是旅游体验的本质,是构成旅游体验的元要素;体验的层次性勾勒出不同游客由于活动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差异所表现出的体验深度差别。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也指出,遗产旅游是一种情感体验,认知与情感表现是最适合文化遗产旅游的旅游体验诠释。
(二)研学旅行与非遗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鉴于非遗“活态性”的本质特征,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成为当前非遗保护的主流思想。非遗旅游是一种有效的活态传承[5],旅游化生存已成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6]。研学旅行是非遗旅游的主要形式。
“社会参与”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研学旅行在提高年轻群体对非遗保护的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密切相关[7],中国的文化自觉需要公众形成一种公共认识[8],旅游及研学活动是扩大非遗影响力、提高公众认知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非遗的保护利用、活态传承与个人感知之间存在联系[9]。通过研学旅行促进非遗传承保护,这与参与者的行为和体验是有密切联系的。在研学旅行中,参与者了解非遗所蕴含的民族价值取向和追求,有利于社会公众认同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非遗传承者与体验者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文化传承,个人感觉和体验成为重要因素;体验价值高低决定非遗活态传承项目吸引力大小[10]。
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因此本研究将研学旅行者视为“学习者”,在“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范式下对其进行考察。基于上述研究,并根据非遗研学旅行的特点,即希望达成非遗保护的研学效果,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1:学习者知识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学习者认知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学习者情感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学习者行为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学习者知识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学习者认知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学习者情感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8:学习者行为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9:旅游体验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0a:旅游体验在学习者知识与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H10b:旅游体验在学习者认知与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H10c:旅游体验在学习者情感与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H10d:旅游体验在学习者行为与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量表包括四个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是学习者分析、旅游体验、研学效果评估的测量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第四个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从学习者角度而言,研学旅行应该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育人价值,研学课程应当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11]。学习者模型用于描述学习者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特征,是学习分析与数据挖掘开展的基础,包括学习者知识模型、认知模型、情感模型与学习行为模型等[12]。本研究采用该框架对研学旅行的学习者进行分析,并根据非遗研学旅行的特点,从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四个方面设置了13个题项。
从旅游体验角度来看,旅游者的感官及满意度、游览对象的场景及其特色等是一般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而影响文化遗产旅游体验的因素还包括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认知及其对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的感知。由此,本研究对非遗研学旅行体验设置了相应的6个题项。
非遗研学旅行应该达成怎么样的成效呢?本研究根据非遗特性及保护要点,从提高参与者的认知、激发其情感以及认同感和行为意愿等方面设置了6个题项。行为意愿包括担任志愿者、向亲友传播和购买意愿。支付意愿是旅游者态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本研究对非遗研学效果设置了相应的6个题项。
(二)调研区域选择与数据搜集
泉州市成为2021年中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永春县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近年来依托其乡村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乡村旅游和研学旅行,获得广泛赞誉。永春山水等自然旅游资源虽然也比较丰富,但难以找到竞争优势,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品牌辨识度,它们正逐步发展成为永春乡村旅游的品牌,带动永春乡村全面振兴。
根据永春县余光中文学馆的资料,对照福建和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以及媒体报道,永春县县级及以上的非遗项目合计9类59项。这构成了永春县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也是难得的文化教育素材,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笔者于2019年7月3日至8日在永春县调研,参与旅行社组织的行程,在研学基地参与观察和实地访谈,表1列出了主要的研学项目和基地。调研期间,笔者在研学基地现场面对研学旅行的参与者发放和回收了208份有效问卷,其中大学生占86.6%,女生占63.7%。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编码、录入,然后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效度分析用克隆巴赫系数和KMO值进行测量。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样本的克隆巴赫系数和KMO值大于0.7,说明信度分析符合标准,问卷评估结果是可信的。建构效度CR在0.7以上,区别效度AVE在0.4至0.7之间,效度分析基本符合标准。综上,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用来分析学习者、旅游体验和研学成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模型检验
1.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4和图2可以对前期假设进行验证,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对旅游体验和研学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均成立,旅游体验对研学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H1到H9都得到了检验。
2.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变量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影响性,接下来,再通过回归分析法,来确定旅游体验在学习者四维度和研学效果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表5可以看出,旅游体验在学习者知识、认知、行为和研学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在学习者情感和研学效果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作用。
回归分析计算过程示例,如表6、表7、表8所示。
根据上述数据的得出回归方程:
Y(研学效果)=0.647X1
M(旅游体验)=0.585X1
Y(研学效果)=0.299X1+0.595M
其中,M表示旅游体验,X1表示学习者知识,Y表示研学效果。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研究以非遗研学旅行为研究对象,将研学旅行者视为学习和旅游的体验者,對学习者知识、学习者认知、学习者情感、学习者行为、旅游体验、研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13个研究假设。通过验证与分析,研究假设都被验证了,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对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习者情感对旅游体验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学习者认知、学习者行为、学习者知识。
第二,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和旅游体验对研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体验、学习者认知对研学效果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学习者行为、学习者情感、学习者知识。
第三,旅游体验在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和研学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旅游体验在学习者知识、认知、行为和研学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在学习者情感和研学效果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
(二)讨论
1.理论意义
第一,本研究验证了文旅融合在非遗研学旅行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将研学旅行者视为学习者和旅游者的合体,将非遗研学旅行视为旅游化保护方式,本研究证明可以通过旅游体验实现两者的融合。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旅融合不足”的问题,为“游”与“学”融合的可能性和路径提供思路,充分发挥旅游开发这种保护方式具有的独特优势[13]。
第二,本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补充了教育与旅游的关系以及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的内容。对教育与旅游之间关系的探讨在社会科学领域仍然是个冷门课题,研学旅游这一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意味着其理论建构势在必行[14],也有必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验证研学旅行学习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另外旅游体验研究已经逐渐从现象学哲学层面走向实证科学[15]。本文正是对上述研究期盼的响应。
2.实践意义
第一,基于学习规律打造研学旅行体验。研学旅行是非遗旅游的重要形式,甚至是最恰当的一种形式。当前如火如荼的研学旅行可以对非遗保护起到促进作用,但必须从教育的角度确保这种效果,重视学习者的知识、认知、情感、行为和体验。旅游体验的正向影响和中介作用表明,基于学习规律打造旅游体验是其中的关键。而案例地的研学旅行是旅行社主导的模式,虽然带来了客流量,但组织者肤浅地理解旅游体验,为了体验而体验,缺乏对教育本质、规律的重视和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非遗保护的。
第二,重视研学旅行体验中的情感因素。关于非遗研学旅行体验的打造,首先必须认识到教育与旅游是能够融合,而且是必须融合的,因为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和行为对旅游体验具有正向影响。其次必须重视旅游体验中的情感因素,在非遗旅游中情感比认知更重要,因为学习者情感与旅游体验之间关联性最大,旅游体验在学习者情感与研学效果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目前案例地在旅游体验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体验的环节较少、形式单调等,无法调动研学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难以实现更大程度的研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琰,杨稀莉.地方认同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影响机制及发展对策[J].旅游学刊,2020(9).
[2]陈莹盈,林德荣.研学旅行学习机制的整合性解释框架[J].旅游学刊,2020(9).
[3]张希月,陈田.基于游客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机理研究——以传统手工艺苏绣为例[J].地理研究,2016(3).
[4]葛鲁嘉.体证和体验的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戴俊骋,李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J].旅游学刊,2019(5).
[6]王德刚,田芸.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7]玉佩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以《坡芽歌书》为例分析文化自觉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J].文化学院学报,2016(4).
[8]高丙中,赵萱.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9]BERGHE P,KEYES C F.Introduction:Tourism and Re-created Ethnic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4(3).
[10]李江敏,王青,朱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J].旅游学刊,2020(11).
[11]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12]马志强,苏珊.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学习者模型研究脉络与进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4).
[13]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9).
[14]魏雷,朱竑.研学旅游:真实性导向下旅游情境与教育的整合[J].旅游学刊,2020(9).
[15]谢彦君,等.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
作者简介:黄俊毅(1978—),男,汉族,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开发。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