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2-06-11 00:50周艳孔顾春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株距种苗草莓

周艳孔 顾春军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201)

草莓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目前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丰富,鲜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为 600 mg/kg(比苹果、葡萄还高),且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1],故草莓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上海郊区是我国栽培草莓时间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市草莓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海市连同周边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也因此成为了全国鲜食草莓的重要生产地和消费地[2]。但是,上海市的草莓种苗以匍匐茎无性繁殖为主,多年无性繁殖则会引起品种种性退化、畸形果实增多、品质变差等问题,而应用脱毒草莓种苗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办法。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脱毒草莓种苗在上海市种植的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完善脱毒草莓种苗配套种植技术,笔者特开展了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期为科学应用脱毒草莓种苗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震球蔬果专业合作社的832型塑料大棚内进行,基肥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5 kg,均匀撒施并深翻。试验材料为脱毒草莓种苗,品种为“章姬”(由上海农业科技种子有限公司提供),2020年9月4日定植,采用高垄双行栽植方式,垄面宽60 cm,垄高30 cm,沟宽30 cm,每垄种植2行,行距40 cm,10月中旬铺黑地膜,11月上旬扣大棚膜,12月后加盖内棚膜,花期放蜂。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为二因素(栽植株距和留果数)三水平试验,其中,栽植株距分别为A 15 cm(每667 m2栽培株数约为8 000株)、B 20 cm(每667 m2栽培株数约为6 000株)、C 25 cm(每667 m2栽培株数约为4 800株)3个水平,留果数分别为3、5、7个果3个水平,各处理编号分别简写为A-3、A-5、A-7、B-3、B-5、B-7、C-3、C-5、C-7,共9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14 m2。

1.3 调查项目和数据分析

于2020年11月下旬,参照《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进行植物学性状测定。具体为:每小区选取10株,调查记录各处理脱毒草莓的生长结果特性,包括叶片长和宽、株高、冠径、茎粗和株产量;于草莓果实成熟后,对各处理脱毒草莓的果实品质和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用阿贝折射仪法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用2,6-二氯靛酚比色法测定果实维生素C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用GY-4型果实硬度计在果实肩部取位对称测定果实硬度。所得数据均采用 EXCEL 2016、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株距对脱毒草莓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栽植株距对脱毒草莓植株长势的影响较大,处理C的脱毒草莓植株冠径和叶片长显著优于处理A,而与处理B间植株冠径和叶片长差异不显著,处理A和处理B间植株冠径和叶片长差异不显著;处理C的脱毒草莓茎粗显著优于处理A和处理B,处理A和处理B间茎粗差异不显著;处理C的脱毒草莓叶柄长显著短于处理A和处理B,处理A和处理B间叶柄长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间株高、叶片宽、叶柄粗均差异不显著。综合脱毒草莓植株性状可看出,处理C的脱毒草莓表现为植株冠径大、植株矮壮、叶片大且叶柄短粗,处理B的脱毒草莓植株表现居中,处理A的脱毒草莓植株表现最差,说明增大栽植株距有利于促进脱毒草莓植株生长。

表1 不同栽植株距对脱毒草莓植株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的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B-5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103.62 mg/g,显著高于处理A-7、处理C-7,处理C-7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仅为66.56 mg/g;处理B-5的果实糖酸比最佳,达11.77,与处理B-3和处理B-7间差异不显著,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果实糖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B-5的果实Vc含量最高,达677.40 μg/g,与处理B-3、处理B-7、处理C-3、处理C-5间差异不显著,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处理A-3、处理A-5、处理A-7、处理C-5、处理C-7间果实Vc含量差异不显著,表现均较差;各处理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脱毒草莓的果实品质可以看出,以栽植株距为20 cm且留果数为5个果的脱毒草莓的果实品质表现最佳。

表2 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大小、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的果实大小、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B-5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为最大,均显著优于处理A-7,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平均单果重差异不显著;处理C-7和处理A-5、处理A-7、处理B-5、处理B-7间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且在相同栽植株距水平下,均以留3个果的单株产量显著差于其他留果数处理;处理A-7的产量最高,显著优于除处理A-5外的其他处理,处理B-7和处理A-5、处理B-5、处理C-7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B-3、处理C-3、处理A-3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脱毒草莓果实大小、产量可以看出,以栽植株距为20 cm且留果数为5个果的脱毒草莓的果实大小、产量表现最佳。

表3 不同栽植株距和留果数对脱毒草莓果实大小、产量的影响

3 结 论

草莓产量高低和栽培条件及其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其中,栽植株距和留果数是影响草莓果实品质和商品率的重要因素。例如,陈秀娟[6]等的研究表明,“明宝”草莓在株距为15 cm的栽培密度下,草莓单株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表现较为理想。本试验以“章姬”脱毒种苗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越大,脱毒草莓的植株长势越好,但综合考虑果实品质和产量,以栽植株距为20 cm且留果数为5个果的脱毒草莓果实品质最佳,平均单果重最大,果实商品性更好。因此,在上海地区“章姬”脱毒草莓生产上,宜栽植株距为20 cm和留5个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草莓品种在栽培关键技术上有所差别,故本试验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草莓品种,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株距种苗草莓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介绍几种适宜北方设施葡萄栽培的高光效架式
苗木信息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草莓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