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2022-06-11 02:35胡玲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英语教学

摘要:从“中国文化失语”概念的提出到如今提倡的“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英语课堂慢慢补上了中国文化缺失这堂课,但是长久以来的以语言为驱动的传统教学方法仍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受长期应试惯性的影响,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有些力不从心。本文试从中国文化输入、教师理念的转变、评价体系改革和教材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探索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故事;文化失语;英语教学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为解决“哑巴英语”的困扰,提高了视听说在教学中的比重;从以教师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紧跟时代步调,把新技术、新方法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融入课堂;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教学。教学手段提升的同时,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西方文化引进来,到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再到中国文化走出去,走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丛教授于2000年首次针对英语教育提出“中国文化失语”概念[1]。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文化失语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的“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英语教育一步一步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普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我国不但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也有让世界各国了解本国文化的必要。语言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英语仍是国家间交流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学习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向世界输出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作用。但反观大学英语课堂,长期以来都是语言驱动的,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课堂仍以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对文化的涉及、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涉及较少,这其中有历史、理念、教材和师资等各方面原因[2]。

第一、中西文化失衡。受社会因素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上下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已超出正常范围。英语国家电影动画充斥市场,其不可避免包含他国文化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挤压。部分中国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缺乏认同感,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认识不够深刻。

第二、教材的选择。教师授课以教材为依托。传统英语教材为了保证语言的地道,大多选择原版英语文章。虽然保证了语言的原汁原味,但是宣扬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对中国文化的涉及较少,其中甚或有些思想可能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出入,需要教师进行鉴别,并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师资的缺乏。由于之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没有包含中国文化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中国文化的专业学习,可能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夠系统和专业,没有能力进行相应的文化拓展,自然无法很好地向学生灌输相应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有心而无力。

第四、应试惯性的影响。教师受自身跨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受到四六级通过率的影响,课堂教学重点依然集中在分析文章结构,单词句法的讲解上,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布置各项教学任务。大学课堂是语言驱动的,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以及将来的职业需求[3]。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低,学生为了获得相应学分,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四六级学习。目标一旦达成,便弃而不学。

三、“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的契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方针,以故事承载思想,传播理念。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求学生夯实自身的母语文化基础,还需要学生掌握目的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通过母语的正迁移促进英语的学习。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新时代、新背景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则需要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及评价体系。

第一、本土文化的输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愈加丰富。课堂之外,已经出现了许多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打造的高质量中国文化记录篇和宣传片。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思想性、真实性、可视性、艺术性等独特价值[4]。为鼓励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如“讲好中国故事”配音比赛,“讲好中国故事”英语写作大赛等各级赛事;学校同时开设有关中国文化,中国经典诗词英译鉴赏课等选修课,提升大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第二、师资的培养。从意识领域层面,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即过度重视西方文化,忽略本土文化的培养;过度重视语言技能,忽略文化素养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才能帮助学生更有信心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或讲座,或充分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进行校际间有关中国文化的交流和学习。

第三、评估结构的优化。2013年12月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部分转向考察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内容,这为高校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风向标。由于部分大学生学习知识以应试导向为主,既然短时间不能改变这一行为习惯,那就通过以评促学、以考促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关注中国文化知识。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英译兴趣较大。究其原因,学生对某些日用而不自知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瓷器、灯笼、年画等在中译英中找到了新的诠释;对某些社会热点新闻,如航空航天、疫情防控等了解到了最新的表达法。对学生的期末评估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鼓励学生以论文形式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当地特色文化;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鼓励学生对本土特色文化进行英文介绍;逐渐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第四、教材的使用。纵观大学生英语教材,虽有部分中国文化的补充,但所占比重依然较少。以笔者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智慧版》为例,全书设计中国文化的部分仅有课后习题中的翻译部分,文化的输入量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材中加入中国经典文学英译版本鉴赏或许可以弥补部分不足。

四、结语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各级英语教学中依然部分存在。要真正克服我国英语教学文化上的缺陷,仅仅依靠高校教育是不够的,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在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学习中国文化,学习英语,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三者是同等重要,并行不悖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以贴近现实生活、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讲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可以避免他人刻意歪曲、诋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课堂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守好自己的责任田,维护好民族文化的要求;是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雷佳.“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0,(05)

[3]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7)

唤醒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语教学反思邵英俊、陈锋、陈姗姗

[4]王洪张斌.用多重视角的影像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纪录片的国家传播为例[J].新闻战线,2021,(17)

作者简介:胡玲玲(198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二语习得方向;现任职于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讲师。F1DA99F8-B7A8-4620-B878-1B8824161CAE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