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人格面具走向自性

2022-06-11 11:36王亚萌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自性荣格威尔

一、引言

索尔·贝娄在1956年出版了《只争朝夕》,这部作品似乎是他著名作品里最为独特的一部——它并没有涉及某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仅从篇幅看,它出奇的短,讲的只是一个人在一天中发生的事。可这一天的故事,差不多就可以概括主人公的一生。本文试从荣格心理学原型理论这一新颖视角来对《只争朝夕》进行解读,论述人格面具和自性这两个对形成人物角色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的原型在主人公身上的人格反映,揭示主人公威尔赫姆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心路历程。

二、荣格的原型理论概述

卡尔·荣格是一位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他曾师从大名鼎鼎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从个人的角度研究无意识,认为无意识是个人受到压抑之后所遗忘的心理内容。荣格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人格结构实际上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而且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只发现了表面的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依赖更深一层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是天生的或者由遗传得来的;他还认为,个人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有意识,但被遗忘或被抑制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而集体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无意识大脑深处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它从不为某个人所拥有,而是埋藏在人類心灵的最深处。集体无意识是人这一生中从未遇到的心理内容,其中保存着原始意象的潜在意象,这都来自人类远古的祖先。而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有一些原型在形成人们的人格和行为方面特别重要,荣格对此特别关注,其中就包括人格面具和自性。

三、佩戴人格面具的威尔赫姆

人格面具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原型。它最初指的是演员上台演戏时佩戴的面具。在荣格的无意识理论中,人格面具指的是一个人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扮演某种社会形象而向外界展示的伪装。人格面具在人物角色的人格建立中的作用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沉溺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且如果他只认同自己扮演的角色,那么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被排斥。

在《只争朝夕》中,主人公威尔赫姆·艾德勒一直带着人格面具,他试图扮演好一个符合社会主流认知的中年人,只在意得到他人认可。荣格认为,中年时期是一个人如日中天、事业有成、家庭和社会地位都比较满意的时期,当然也是一个人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而威尔赫姆毫无例外也会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因为自己的婚姻和事业都很失败,他难以消化周围人的评价和比较,所以起初的心理状态偏向悲观失望。

威尔赫姆受到的社会期待,大部分来自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待儿子身处困境却毫不关心,怕被连累的言语和行为对威尔赫姆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小说第一章有多处都在描述和评价威尔赫姆的相貌,他长相是否算得上玉树临风,可以从两处判断得出:一是威尔赫姆在玻璃橱窗看到的自己的映像:前额上有一条大括号似的粗粗的抬头纹、淡黄色的皮肤上还有一些黝黑的斑点、一张大圆脸、一张鲜红的宽阔的嘴巴,还有一口粗牙。二是曾经受雇于凯西客西卡亚影片公司的莫里斯·维尼士评价威尔赫姆竞选年级财务员的照片时,说他认为照片照得“真不错”不过是“取笑的奉承”。因而对于此,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父亲对于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威尔赫姆的容貌判断——尽管他已经长大成人了,但他还是能够把树上的小鸟吸引下来——只不过是对自己的孩子,或者说对自己基因的一种自夸。但威尔赫姆一直把父亲对自己容貌的评价当真,在容貌方面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认为和希望自己的外表不错,也在装扮上很是努力。他坦然,为自己的外表操心,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老父亲。威尔赫姆希望能穿上漂亮的衣服,内心期望能够迎合父亲,盼望父亲能够给予他一些正面评价。可是,“他一穿上好衣服,就发现各个部分总是显得互不协调”,其实这是他的个体无意识在起作用,也表明他内心觉得他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然而讽刺的是,面对已经到了中年,四十多岁的儿子,父亲艾德勒医生却再也没了以前夸耀威尔赫姆有魅力的兴致,因为这个儿子中年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也离了婚,经营不好自己的婚姻,按照成家立业的社会标准,威尔赫姆简直可以算是一事无成。对于此,尽管自己有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收入,帮助儿子不费吹灰之力,并且一直都以很有人缘和非常和善的老年人的面目示众,艾德勒医生实际上却并不愿意帮助自己的儿子,给予他一点经济上的帮助,害怕被儿子缠住,谈话时的神情仿佛儿子的人生幸福对自己无关痛痒。

威尔赫姆受到的社会期待也来自与同辈人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使威尔赫姆的心理过程发生了转变。莫里斯·维尼士找到威尔赫姆后,使用了一系列的攻心计,让威尔赫姆同情并且相信了他的骗局。还在上大学、涉世未深的威尔赫姆对做演员的事情心动了,他也知道就算在学业上拼上五十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成就,而如果去做演员则能够一举成名,并且成为演员之后就会为更多人所喜爱,他会成为“社会的希望——社会的需要”。当学校给父亲写信询问威尔赫姆的具体情况时,家人才得知威尔赫姆并没有在学校上学,而是正在另一个州,准备成为一名演员,父母家人都对威尔赫姆的这个决定感到十分不满。全家人与他大吵,也让他明白了未来可能会遇见的种种风险。母亲担心他会断送他自己的前途,希望威尔赫姆在校学医。不过,他仍然觉得如果当不成电影演员,还可以回学校读书。因而年轻气盛的他对母亲的话嗤之以鼻,他尤其厌恶母亲拿表哥亚太与他做比较。他心里鄙夷自己的表哥,认为表哥“有自命不凡的臭架子”和“一种说文解字的恶习”。他认为表哥不是真正热爱语言,而是为了语言学研究带来的物质和名声上的成功,表面上装作热爱语言和从事语言学研究。他甚至怀疑表哥是个玩世不恭的人,毕竟在他看来有许多人就是这样,总是在冷嘲热讽。而他则与这些同辈不同,他对玩世不恭这一点非常畏惧。“每当一天结束,在他感到疲劳不堪的时候,他总是认为这是玩世不恭造成的恶果。”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也以为自己能够成为演员,将重心放在了演戏上。最终却是既没有当成演员,也没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在一家人中,只有他自己没有完成高等教育。他自己对这件事情十分忌讳,不愿意提起,暗示自己也默认了自己的不中用,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自己才是自己所厌恶的那种玩世不恭的人,父亲对他没能毕业也感到很不光彩,他在获得父亲认可上遭遇失败,所以只能带着人格面具活着,沉浸于人格面具。

就人格面具而言,威尔赫姆以为自己做过演员,了解演戏是怎么一回事,也有道具雪茄烟来掩饰自己,人们很难洞察他的感受,因而他能很好地掩盖自己的失败形象。可是看到手里的报纸,明白自己又赔钱之时,“他内心的苦痛全都清清楚楚镂刻在他的面部上了。他自己却并未觉察”。在这个需要掩饰自己苦恼的时候,威尔赫姆掩饰痛苦的技术称得上十分差劲。这个时候,一直都佩戴人格面具的威尔赫姆的心房轰然崩塌,他痛苦的心理状态根本隐藏不了。

四、走向自性的威尔赫姆

根据荣格的观点,个性化是与人生危机有关的、主要是在中年期遇到的一种挑战。对许多人而言,后半生伴随着个性化的到来,心理状态也会发展变化。一个人无论是否具有中年期心理危机的体验,其后半生都会更加注重哲学的或精神的问题。荣格假定,自性为个性化过程指明了方向,并使人格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联系。这个过程虽然难以直接观察到,但是,一个人会偶然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本质。如果个体意识到自己佩戴了人格面具,个性化就可能加速发展,而正是通过个性化发展,人们才有可能达到自性。

威尔赫姆感到十分痛苦,他虽然佩戴着人格面具,试图扮演一个正常的努力赚钱的中年人,但他的内心其实想要的是爱,只不过威尔赫姆并不真正了解无意识自性,但并不代表他的无意识没在起作用。通过他做演员和为自己改名这两件事情可以判断,无意识下的他也做了一些遵从自己本心的事情。虽然去另一个州做演员这件事情失败了,但是去做演员是他自己出的主意,是他真正想做也努力去尝试了的职业,这让他感到自由。原名为“威尔基”的他,也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汤米·威尔赫姆。他不想再做“威尔基”,希望变成“汤米”,因为“汤米”是他“个人自由的象征”,不过他从来没有真正感觉到“汤米”就是他自己,因为“威尔基”依然占据他的整个心灵。

但因为威尔赫姆并不了解无意识自性,会把他自己在无意识中受压抑的因素投射到他人身上。他谴责他人的过错,实际上这说明他自己未能意识到自己也有过错,此时他的心理状态倾向于埋怨他人。他一面批评指责别人,一面也就在把他自己无意识中的某些东西投射和宣泄出来。他指责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小的时候没感受到父亲的慈爱,又认为母亲把“多愁善感、心慈面软、沉默寡言和优柔寡断”的性格遗传给他,是父母影响了他,他们需要为他的不幸人生负一部分责任。

荣格深信人格的心理学理论必须建立在对抗和冲突原则的基础上。因而,由彼此冲突的要素所导致的紧张正是生命的本质。没有紧张,也就不会有能量,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格。在人格中,对抗是无处不在的。自我就像一个来回奔忙的人一样,游移于社会的外在需要和集体无意识的内在需要之间。虽然威尔赫姆内心在试图摆脱社会标准给予自己的枷锁,但是人格面具威力很大,有时他只能屈服于人格面具的威力,心理状态也在摇摆不定,持续变化。威尔赫姆、父亲和珀尔斯先生三人进行谈话时,珀尔斯先生算是个外人。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威尔赫姆就会更想和父亲联手说谎,塑造一个良好形象,不让珀尔斯先生知道自己离了婚,也没有固定收入,不想让父亲和自己都丢面子。

虽然总会受到人格面具影响,但威尔赫姆后来慢慢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无意识。威尔赫姆不停地思考,他脑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他想要诉说,他根本不是想要钱,不想要扮演一个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正常的人,他希望得到帮助,希望得到爱。他也希望能够回到自然,离开纽约这个大城市。只有在自然里,他才能够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听着鸟儿的啼鸣,他清楚自己不属于拥挤杂乱的大城市。

最终让他走向自性的,还要属特莫金医生关于一个人身上有真假两个灵魂的说法。他从特莫金的一席话中找到了解释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正确答案:他认为他改名换姓去另一个州报考电影演员、娶了一个他原来根本不想娶的老婆然后离婚,以及相信特莫金做投机生意等,都是为他胸怀里那个“假灵魂”服务的,也就是说,他这一切行为都是在社会影响和支配下,出于个人虚荣心才做出来的;因此,他不能爱那颗假灵魂,他必须杀死那颗假灵魂。明白这一切之后,威尔赫姆在一个广场的地下隧道中,突然迸发出对身边陌生人群的一种无意识的爱——博爱之情,使他一下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正是这份力量让威尔赫姆第一次感受到了爱与被爱,也体悟到了个人存在的意义。小说的结尾则将他的这种最本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威尔赫姆虽然没能从他父亲、莫里斯·维尼士和特莫金医生等人那里获得真正的帮助,但他找到了更多朋友和亲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面对死去的陌生人,他长哭一场,把心中委屈哭了出来,于是他完成了个性化过程,在泪水中得到洗礼。威尔赫姆的眼泪是快乐的眼泪。在摧毁了虚假的灵魂后, 他正在迎接真正的灵魂的到来。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威尔赫姆意识到了集体无意识中对人类的原始的自发情感——博爱,自性化在这里得以实现,他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积极乐观。

五、结语

威尔赫姆沉溺于人格面具,一直试图扮演一个符合社会主流认知的中年人,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压抑自己。他一开始没有真正了解无意识自性,会把他自己在无意识中受压抑的因素投射到他人身上,谴责他人的过错,但后来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无意识,最終感受到了博爱,走向了自性,在泪水中得到了洗礼。威尔赫姆这浓缩为一天的人生,实际上正是他努力摆脱人格面具到达自性的自我实现过程,最终他达成了和自我及他人的和解。

参考文献:

[1][美]贝娄·索尔.索尔·贝娄全集(第十卷):只争朝夕 莫斯比的回忆[M].王誉公,孙筱珍,董乐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兮颖.《只争朝夕》中的受难与救赎[J].世界文学评论,2010(02):114-118.

[3]祝平.“最好莫如作一个士兵”——索尔·贝娄《只争朝夕》的伦理指向[J].国外文学,2009,29(02):89-97.

(作者简介:王亚萌,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自性荣格威尔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你做了什么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恰好夏风微甜
威尔和斯奎尔
禅悟·自性·高山流水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浅论荣格心理分析的自性观
荣格启航
从“爱”到“可持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