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头蓝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

2022-06-10 06:07谭淑芳朱彦
设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创新运用非遗文化传承

谭淑芳 朱彦

关键词:墩头蓝染 空间设计 文化传承 创新运用 非遗

中图分类号:760.5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7-0149-04

引言

蓝染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技艺,《诗经.小雅》所收《采绿》一诗曾提及“采蓝”,东汉末年赵崎在《蓝赋》中描绘了陈留地方大面积种蓝的景况 [1]。古人称蓝色为“青”或靛青,古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所》)其中的“青”所指的就是蓝。秦汉时期,政府鼓励染料种植,在中央有专门为染色而设的作坊[2]。唐代设有专业的靛蓝染色机构“青曰”,蓝染工艺在此时传入日本。宋元时期,蓝染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积累了不少染色技法。到了明代,可用染色的植物扩大到几十种,政府成立 “蓝靛所”。清代,套色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民国时期,化学染料的引进取代了传统的靛蓝染料,蓝染工艺逐渐没落[4]。

墩头蓝染属于客家文化一脉,已于2015年11月15日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时期,墩头村家家户户都种棉织布,是典型的大型织染专业村。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墩头蓝市场需求萎缩,当地还在从事这门传统技艺的大多是高龄老人,这项非遗技艺的推广力量单薄、发展缓慢。如何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使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完成传统资源在当代的转换,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传统民间技艺墩头蓝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作为研究内容展开论述。

一、历史溯源及现状发展

“墩头蓝”所在地墩头村位于粤东的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种棉纺织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墩头村曾氏家族利用大青叶、栀子等纯天然植物染料发展棉纺织印染技艺,并曾自嘉应学习踹布,最终生产出一种纯天然的蓝色系列布料,因产地而名“墩头蓝”。织布染坊的前身是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嘉庆十年,曾姓后人曾出资修缮书屋,集中给村民传授织染技术。当时的手艺活被视为一家人的饭碗,墩头村村民普遍精通织染技术。

传统的墩头蓝纺织技艺有十几道工序,包括煮浆、浆纱、撑纱、打纱筒、耕纱、过厚、梳布、上机、织布、蒸布、染布、晒布、踹布等,制作工序复杂,环节繁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本来属必需要品的蓝染头帕、手巾、被面等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后人对墩头蓝的关注日益减少。为了不让这种工艺消亡,村里的老人免费授徒,然而成效并不大。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还在参与从事这门传统技艺的大多是高龄老人,这项非遗技艺的推广和发展仅靠着传承人曾春雷老师一人苦苦支撑,现存的织染工艺仅偶尔作为表演出现(图1),已开发的一批手工艺产品缺乏文创概念和创新能力,“墩头蓝”亟待拯救,恢复生机。

二、横向对比研究

(一)地域比较: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先后有十余项来自不同地区的传统蓝染纺织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海南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浙江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湖南凤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贵州苗族蜡染技艺、云南白族扎染技艺和四川自贡扎染技艺等(表1)。

海南的黎族、云南的白族以及四川的自贡地区多为扎染(绞缬),贵州的苗族、布依族多为蜡染(蜡缬),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区以蓝印花布(灰缬)为主,还有浙江地区出现的蓝夹缬(夹缬),在《蓝花布上的昆曲》《中国蓝夹缬》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的《夹缬-中国土布系列》等著作中有详细介绍。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又有纯蓝花布印染和彩蓝花布印染之分:纯蓝花布没有花纹图案,彩蓝有复杂的花纹图案,以蓝底白花为主要形式。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整理出版的《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一书中,对纹样作了详细的分类整理(图2)。墩头蓝染属于纯蓝花布印染,先染纱再织出想要的纹样,布面素净质朴(图3),无印花,当地俗称素色染。

(二)工艺比较:蜡染(蜡缬,唐代盛行后又称染缬)分为点蜡和画蜡,制作时需要将受热熔化后的黄蜡液体往布上点画。夹缬工艺较为复杂,刻花版把对折的布匹夹在特定的镂刻木板中间,捆扎后再注入需要的颜色(或放进染缸染色)[5]。扎染(绞缬)有绞、扎、捆、撮、叠等数十种技法,纹样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色彩斑斓的成品。彩蓝花布印染工艺与纯蓝花布印染工艺最大的不同是需要刻版以及刮防染浆。

选用不用的蓝草,染色工艺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据文献记载,蓼蓝、菘蓝、马蓝和木蓝是古代被广泛制蓝的四种蓝草。江苏盛产蓼蓝(别名靛青、蓝靛),菘蓝(别名大蓝)的应用范围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湖北,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和岭南地区适宜种植马蓝(别名板蓝),台湾地区以木蓝为主[6]。以上的蓝草名目,可从《诗经》《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中药大辞典》等书中寻得,在此不多做赘述。传统的蓝印花布,大多选用棉麻面料做底布,发展至今,南通和四川等地已可靈活使用棉、麻、丝、缎等各类天然织物制作[7]。

三、从“造物”到“体验”-设计研究实践

(一)纹样、肌理、色彩:墩头蓝染布面采用经纬交叉、纵横交错编织的方式制作,大多被运用在服饰文化中。具有简洁大方、厚密有度、耐磨实用等特点。墩头蓝服饰文化也是客家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乱中被迫迁徙的客家人,保留了中原服饰文化的审美习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交汇、文化碰撞等各个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先民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五次迁移运动,客家民系迁移文化的因素以及其他民系的影响渗透决定了其勤劳俭朴的特质,进而在服饰上体现出来[8]。其次,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和艰苦的山地生活也对服饰色彩的耐脏耐穿性有一定的要求,黑色、蓝色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另外,客家先民因战乱南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更向往安定平和的生活。布面的纹样、肌理、色彩作为服饰中最直观的特点,往往可以体现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墩头蓝恰当地表达了客家先民追求朴素宁静的内心渴望[9]。

传统的墩头蓝纹样有十多种,这些纹样通过口授相传,并无具体的文献记载。常用的纹样有:长流水、芝麻纹、素纹、柳条纹、井兰花纹样等(图4左),其中井兰花又分为大、小井花,乌井花和白井花。这些纹样大多象征美好寓意。

图案主要体现在刺绣方面,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和几何主题,被运用在绣花帽、云肩、围嘴、鞋、围裙和荷包等日用品(图4右)。植物图案中有荷花、寿桃、桃花、牡丹、石榴、叶子等。花卉的图案色彩艳丽,多用于鞋垫、头帕上。动物图案有虎、蝙蝠、蝴蝶、飞鼠等,蝙蝠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并作“进”福的寓意。蝴蝶用来比喻爱情和婚姻的美满,常被用在新娘的绣花鞋上[10]。几何图案如三角形、菱形等,因简洁易于织绣被青睐。此外,除了以具象图案表现,还运用了很多抽象图形。如简化后的蝙蝠、水纹、花纹等图案,化繁为简的同时,又不失实物原本的特征,更具设计感。

传统蓝染颜色丰富,细腻的日本人划分了多达22种蓝染色。墩头蓝相比日本的颜色分类要简单许多,但并未因此限制了蓝的想象。俗称的墩头蓝属于一个大類,涵盖了墩头乌、墩头红、墩头灰、墩头黄、墩头紫等系列。与化学染料不同,植物染料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也会根据水份及染色次数的不同有所差异,最终得到的颜色会有深蓝、浅蓝、黑色、蓝紫和青色,每个颜色都会有不同的明度和纯度变化[11] ,蓝色系列又可分为乌青、灰蓝、普兰等。民间衣着主要流行乌、蓝、白、红四色,白色主要运用在生活用品类,如豆腐帕、豆腐袋、茶叶袋等,红色多用在小孩衣服鞋帽、民间喜事。以前墩头村每周有三天是赶集日,染布师傅会在市集接活儿,很多别村的人会事先做好白坯拿到村子进行加工染色,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1998年才中断。

(二)转化运用元素的提取:笔者将12款图案收集整理,绘制线条样式分析其不同结构包含的主要纹饰(表2)如“蝙蝠果哋花”:图案表现了果子从外皮到里皮,肉、核的结构,飞鼠和蝴蝶站在果子上面。“一盆果花”:里面既有飞鼠、蝴蝶、果桃,还有衬底的红色花卉,“齐端片额”:由飞鼠组合而成的茶花图案,两边是蝴蝶和芽叶。这些图案大多运用了重叠变形、夸张、抽象的表现手法,代表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又以老虎、蝴蝶、蝙蝠、飞鼠、花卉的运用较多。

本研究以虎头纹为例,进行元素的提取。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把老虎称为“山君”,有驱邪避灾之意。虎头纹图形曾高频率地出现在墩头村的小孩服饰上,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愿,结合四款现有的墩头村的虎头童帽,对帽上的刺绣图案进行线稿绘制(图5),然后进一步简化图形结构,利用墩头蓝染的颜色生成四款平面图形,作为后期空间中的转化运用元素。

(三)墩头蓝在民宿空间中的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也不是单纯的手艺,它代表着古人生活的智慧和现代生活的态度。墩头蓝在过去被广泛运用在被面被单、包袱布、帐檐、头巾枕巾等生活用具上,有些我们现在仍然需要,只是由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所代替。设计造物对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12],《装饰》杂志曾发起“保护传统工艺 发展手工文化”的研讨会,倡议手工艺文化一部分应继续以传统方式为人民提供生活用品,一部分作为文化遗产保存,还有一部分应结合现代生产工艺的改造,成为保持传统文化的产品。如何让非遗适应当代的生活环境,从设计的角度梳理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本源文化,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13]。

近年来学者们多从艺术学、服装设计学的角度来分析运用蓝染,如能结合空间设计方面的运用,可以帮助重启墩头蓝的多样性和社区化,有助于人们对传统技艺的了解,从而推动手工艺的升级。有了基本的图形元素,如何从平面的“蓝”转换到空间中运用的三维“蓝”,又如何解读墩头蓝染在空间中的运用?

在调研中发现,墩头村因为墩头蓝染这项非遗技艺开始受到高校学者的关注,陆续有开展非遗研学的高校考察团来到村子。村子没有商业的住宿点,需要留宿只能被安排在村民家中。如果设立一个结合墩头蓝染的民宿空间,一来可以接待需要留宿的考察团,二来可以近距离体验到这种传统手作的温暖,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非遗。其次,全国多地把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墩头蓝染作为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可以在梅州、惠州、韶关等客家地区的民宿空间中推广,让墩头蓝与当下的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不管是哪个目标,都是有意义的。因此,设计的过程也是“造物”与“创新”同时发展的过程:材料运用、装饰细节、空间氛围等等。笔者将载有墩头蓝文化符号的虎头纹元素设计在抱枕、被子和挂画等现代家居用品中(图6),从小的装饰细节出发重新定义墩头蓝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在民宿空间的运用中遵循一个主题:从色彩、材质、造型上共同打造质朴的空间氛围。(1)同一性原则。棉麻质地的材质、虎形元素的装饰细节和墩头蓝的代表颜色贯穿在整个民宿空间中的设计中:窗帘、地毯、抱枕、床旗、挂画等。(图7)(2)主次性原则。墩头蓝的运用应当对空间起到一个点睛的作用,避免喧宾夺主,出现杂乱无章的画面。(3)地域性原则。民宿主打的是“享受”和“体验”自然,空间中所出现的墩头蓝产品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工艺就地取材,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打造成可观、可赏、可体验的生活馆,还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四、墩头蓝的优势与价值

(一)“从摇篮到摇篮”-可循环发展理念。在制造业中,“从摇篮到坟墓”的设计思路十分普遍:当资源开采制成产品使用后,最后会走向“坟墓”(垃圾场填埋或者焚烧)。从工业革命到如今,我们的高效率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弃物。威廉.麦克唐纳规划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理念,即产品从设计环节开始,就应考虑材料的可降解和能否循环利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环境污染、有害健康的不良后果。目前市场上用化学染料制成的布艺纺织品,易造成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又会给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带来二次伤害。而制作墩头蓝的蓝草属于可再生资源:“大蓝”的果子能炸油,“板蓝”的根可当中药材使用,染料提取的残渣还可用作肥料。这种纯天然的特性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以及自然美的审美需求,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康美-物与心的交融。蓝染着色的物件色调柔和,治愈而舒缓。从染缸捞起的布料在空气中沉淀由绿变蓝,呈现富有生命力的变化,这种自然多变的色调是数码喷印很难做到的。除了视觉上的清爽宜人,自带清香的墩头蓝还有不容忽视的草本植物功效,因为原料取自有机植物,里面蕴藏的中草药材有安神作用,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检测,以蓝染成的布料还具有抗菌性,用来制作家居用品再合适不过。

除了抑制细菌产生的功效,结实耐磨的产品特性也大大提高了家居產品的附加值。日本国立纤维工业实验室小柴辰幸提供的植物染料染色坚牢度比较表显示,蓝染布料在耐酸性、耐碱性、耐洗涤性、耐摩擦性和耐日光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植物染料。虽然使用只限于物本身,而不能看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但生活确是物与心的交融,“用”是对物的使用,也是对“心”的使用[14]。卢梭也曾在《爱弥儿》中提到:在物品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能使人得到健康成长。

(三)“学术兼经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290多年前在墩头村梅园书屋执教的梅园老师提出了“学术兼经济”这一论述。探索非遗的活化,应当要与品牌经济相结合,誉世界的LV就是从手工技艺发展起来的成功品牌。在具体的选择方式上,经济效益与实施的难易程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受制于乡村的客观原因,通过打造若干个以墩头蓝空间运用集聚的设计,用内容生产来丰富和拓展墩头蓝的深度和广度,以点带面并形成品牌,是在实现保护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民艺不仅是追寻因时代变迁而已经失落的东西,更因以活的姿态看待它。”[15]

总结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曾说“如果工艺文化不繁荣,整个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传统手工艺的绝大部分已退出生活舞台,但造物中蕴含的生活智慧还远没有过时[15]2。墩头蓝不仅是工艺上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的独特性和原生性蕴含的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的思想观念,已不再只是手工技艺本身,它与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息息相关[16],是墩头村先人们留下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民艺的出路仍是经济和文化何时能够交汇的问题。如何打破资源循环模式、发掘传统旧物的更多潜在价值,如何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找到适宜的传承路径,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年轻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在空间设计视域下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作为研究对象,从蓝染的历史和墩头蓝的现状诉求出发,调研收集现有的实物资料,按图形特征梳理归类,并借助现代设计的方法和理论,探寻传统蓝染工艺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当今提倡回到自然、返璞归真的大背景下,手作的温暖、质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文化元素重新被社会关注。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设计视角对非遗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借鉴指导,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创新运用非遗文化传承
基于“互联网+”SNS班级管理创新措施研究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