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嵘: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

2022-06-10 09:48李叶
设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设计

李 杰 李叶

邓嵘,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设计学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带头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秘书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常务理事,工业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南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重点项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CSSCI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出版教材《产品设计表达》《整合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入选文化部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入选工信部首届优秀工业设计国家奖;入选第八届光华龙腾奖中国十佳设计师;获“天鹤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院长提名奖;获中国设计红星奖;入选第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江苏工业设计类唯一);获两次江苏省紫金奖铜奖;指导学生获多项if、红点奖;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一等奖、团队奖。担任工信部工业设计优秀奖国家奖评委;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委;工信部领军企业家人才培训项目导师。

《设计》邓嵘

《设计》:作为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您认为江南大学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邓嵘: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其中设计学(可授予工学、艺术学学位)在交叉门类的6个一级学科之列。可见,设计学科的属性和特点仍然离不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发展。工业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在设计学,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会发现专业之间无形中还是在破除壁垒,甚至,“去专业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专业做得更专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因此,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本科教育阶段都是在有明确目标和方法体系下针对性地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所需掌握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随着设计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设计学科正在构建自身的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

面对这一变化,当然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同。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江南大学敏锐地看到这一趋势变化,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发展和环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重点打造大健康学科集群和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学科集群。设计学科作为江南大学第三个A类学科,因势而为,正努力积极探索推动“设计+商业”“设计+文化”“设计+食品”“设计+数字”“设计+医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方向的集群效应,逐步打造“设计+”学科群。然而,任何专业发展的探索都是艰辛的,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的道路也是漫长的。设计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设计研究也才刚刚起步,现阶段设计研究在基于具体设计实践的应用研究基础上也在探索跨学科交叉研究。

《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嵘:我们的交叉与协同主要体现在本科的高级年课程、毕业设计及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之中。设计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课题,但往往我们很多课程内容或是选题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概念到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试的阶段,这里一定会需要大量更为专业的交叉知识的结合。以往以具体实践项目的课题研究已经有很多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工具,但对于研究问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深究。我们容易把从设计问题的提出到设计方案的解决看作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但事实上,由于设计内容的宽泛以及牵涉不同内容的专业知识组成的多样化,仅靠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展开的研究就容易概念化,通过交叉合作能够在概念生成过程中反复思考和修正问题本身。也就是说,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相互修正的关系,这就需要知识的交叉与协同。

江南大学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开始进入具体的课题研究方向,不同课题研究方向的负责人需要整合相应的跨学科、跨学院合作资源。通过专题研究课,从寻找问题开始就进行交叉合作,到整合创新设计课用设计思维融合不同专业知识,并进行相关专业的技术测试,再到跨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真正形成连贯的交叉课程体系。这里已经在试图打破专业的界限,形成真正意义的协同。近年来,我所在的健康设计研究团队依托健康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联合食品学院、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场景展开了一系列跨学科合作实验,将科研与教学深度结合,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创新实践成果及理论成果。理论方面包括针对整合创新课程的教材《整合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针对健康设计专题的专著《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针对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的专著《协同设计思维与方法》和译著《愉悦工具盒》。这些成果为我们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法,并有助于推动其继续深入。实践方面,通过项目让设计专业的学生走进食品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探讨可以运用的生活场景,形成协同机制,可以有效地深入培养学生整合创新的能力。

《设计》:面对设计学科的發展变化,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是如何思考本科毕业设计的未来的?

邓嵘:之前提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交叉学科门类。交叉需要培养学生跳出专业框架来面对真实的问题,进行研究。如何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比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把有价值的问题比喻成大海航行中的目的地,那么用什么船、选什么路线则是具体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等,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学科性,由此新增交叉门类和设计学的学科调整是因时而动的重要举措。本科教育也需要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下做出适时的调整。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围绕真实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跨学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或许大家会问,设计研究是不是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开展,本科阶段解决具体的技能和素养问题就够了?在我看来不然。在本科的高年课程及毕业设计中强化设计研究的培养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人才培养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需要形成一个连贯的完整体系,研究在任何阶段都有,只是怎么研究、研究的深度有差别;二是随着研究生招生比重增大,本科毕业生从原先大多直接服务于企业需求,开始更多地转向继续深造。同时,企业处在转型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设计研究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因而企业也更需要具备设计研究能力的人才。可见,无论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就业或是继续深造,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研究能力;三是设计学科开始引入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工具,使设计更科学化、合理化,学生也需与时俱进,增强设计研究的能力。

本科毕业设计首先是学生设计成果展示的舞台,但从另一方面看,更是体现学院整体设计教学规划的思考。毕业设计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是大多数设计院校一贯的做法,智能、健康、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乡村振兴、适老化等设计领域是江南大学近些年来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所呈现的主题方向。这一方向,打破了传统按行业分类的选题,如交通工具、家电、家具、文创产品、交互等。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跨学科合作,尤其在毕业设计阶段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领域,调动并整合学校的食品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物联网学院、机械学院等相关学科资源,通过设计思维方法找到实际应用场景,并能对设计概念进行有效验证与测试,是目前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想努力尝试的方向。

把毕业设计看作是整个交叉研究和交叉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本科应用研究走向交叉研究以及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一个衔接过程,也是可以将毕业设计真正实现部分成果转化的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道路。这样的毕业设计从组织形式上需要一个学科交叉背景的导师团队,通过跨学院合作的研究团队展开指导工作。

毕业设计除了更接近模拟企业研发中的协同创新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思考——探讨设计的前沿问题。设计的前沿问题不是我们常说热点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也不只是战略问题,因为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设计师能够发现和解决的,但这些需要设计师从设计的角度去关注。设计问题的发现需要真正在交叉研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已有探知的问题找到转化的应用可能,并不断试错去修正问题本身的过程。或许这样的要求有些高,但面对多年来毕业设计千篇一律的概念产出,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和成功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应该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

邓嵘:我们并没有刻意把毕业设计中的概念性设计与企业项目进行二元式的划分和比例控制。从设计概念到原型概念的跨越在于需要不同知识内容的交叉与整合。因此,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企业项目,都可以从交叉研究的角度去深入问题与解决问题,概念可以趋向转化的可能性,实际项目也要探索更为创新的概念。前面提到了我们对于毕业设计未来的设想,或许在操作层面看有些理想化,但从设计人才的培养看,能够面向社会、产业未来发展需要,还必须重新反思过去只是概念化的设计呈现,以更加绚丽的视觉形态和扎实的表现功底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比如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近年的培养方向中侧重“智能”与“交互”,特别是基于智能硬件的交互。

梁峭系主任提到,在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导向中,也鼓励学生去做这方面的探索,并要求所有的设计都制作智能硬件的原型。可以看到所有同学最终除了完成产品设计,还用arduino、树莓派等制作了原型。少数同学还使用了AR、人脸识别等技术来完成相关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应用与更合理的场景如何匹配和选择。体现了将概念趋向现实转化,为实际项目寻找更为创新的概念的特点。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邓嵘:今年的毕业设计主题是“设计未来·格致”。“格致”来自《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大学中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思想的八目。在这个顺序中,最为首要的便是“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致”作为一个主题,强调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也符合我们在毕业设计阶段强调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的教学理念。我们希望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阶段,能够不仅思考如何做设计,而且要思考为何做设计,找到事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找到更有效的创新方案。

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对于学生的整体要求是差不多的,即使在线上条件下,我们仍然要求同学们完成原型的制作、调试等工作。唯一有侧55/ 交叉课程体系实践成果举例重的是在线上展览条件下,会尤其关注效果图、视频等数字化展示内容的质量。同时,由于赶上疫情,也会考虑学生实际的物理条件。

积极作用肯定是有的,在疫情大背景和自媒体传播的条件下,对于作品的呈现、推广也应该主动求变,借助更有效、更合适的平台和方式将设计成果推向大众,实现一定的设计普及。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點?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

邓嵘:学生一方面更加自由,不崇尚权威,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受整个大环境影响,也更加内卷,竞争意识更强。对应的“教”与“学”方面主要有几个改变:一是培养目标的改变,时刻与社会、商业的发展同步;二是培养手段的改变,数字化的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三是技能体系的改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也在更新。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邓嵘:主要问题是在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学生要兼顾毕设,精力层面会受到较大限制。特别是现在考研、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如何对毕业设计进行定位很关键。如果能有更多的校企联合课题提前介入,将毕业设计与就业关联起来,可能是理想的方式之一。也可以考虑将科研课题中的实践部分分解,让未来要读研的同学提前接触研究性内容,前提是要结合得好,且符合本科毕设的要求。

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在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阶段强化学生设计研究能力培养的原因。通过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帮助学生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达到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就业及继续深造中对人才的需求。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马拉松体验设计创新

基于增强现实眼镜与惯性动作捕捉传感器等硬件,将跑步中的跑姿作为体验设计的切入点,针对入门马拉松爱好者在健康与成绩、互动与社交两个方面的需求分别展开设计。

前者侧重跑姿的标准性,结合惯性动作捕捉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身体上分布的多个传感器,计算身体关节的主要坐标点,生成虚拟形象,用户可以在眼镜界面中看到自己实时的跑步动态,并可以通过系统录入的虚拟教练形象提示调整自身跑姿,达到提升成绩与保持健康的作用。

后者侧重跑姿的互动性,将跑姿中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落地方式通过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技术与参数可视化设计,生成动态3D脚印图像,3D脚印可以作为拉近跑步者与城市,跑步者与跑友关系的媒介。不同城市通過推出不同形状参数的3D脚印图像来吸引跑步者参赛,跑步者可以通过参加更多比赛来获得更多通过自己在比赛中通过脚部压力生成的脚印图形。在收集的脚印库中,可以找到自己在那个城市中遇到的跑友,并在训练时和不同跑友的虚拟形象一起跑步。

通过对入门级马拉松爱好者从训练到比赛的体验优化,可以激发他们坚持跑马拉松的兴趣,并吸引群众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以达到促进全民运动,全民健身,推动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持续发展。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吴越千

指导老师:邓嵘

指导老师评语:该课题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与可穿戴技术,通过设计优化马拉松爱好者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的体验,设计中的实验、测试很好的论证提升体验效果的可行性,更说明设计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融入的重要性。该设计能够体现设计创新在技术运用与用户体验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PLOTRA”——电动共享农机服务系统

适应于新农耕技术要求的新型电动共享农机,易于在山区小农户中推广。打造真正适应于中国山区小农户使用的共享农用机械的产品系统,包括:农机替换电池站点——能够集成停放,更换 电池,农机配件储存更换的中心基站;电动农机——可行驶,可快速换电,可更换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多种配件,体型较小,适用于丘陵地带;配套的软件系统——便捷的预约方式,耕种情况记录,农业资讯,农机介绍等多种可服务于小农户农业生产的功能。

在产品设计中,基于双碳背景结合对于中国小农户对农机的具体需求调研,总结设计机会要点后,进行农机功能改进设计。包括可拆卸的电池与推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拖拉机驾驶区设计、操作区设计,拖拉机的液压悬挂装置与农机配件快速连接设计等,可以满足小农户在小片地耕作使用。

在系统设计中,依托换电基站对电池进行快速的替换,然后对电池进行充电,使得拖拉机可以在农忙时节无间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机的利用效率,并有效降低农业耕作的碳排放。同时,进行了相关App设计,小农户可以通过App预约农机,实现农机的有序共享。同时 ,耕作过程中,农机收集到的农业数据也将反馈至App,以便于农业管理,并有效指导小农户后续的农业活动。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杨诗雨

指导老师:胡伟峰

指导老师评语: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四年学习积累的呈现,也是一次从学习怎么做设计,到思考做什么设计的转变。杨诗雨的毕业设计面向可持续的议题,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需求,从农业机械减碳的角度切入。整体设计研究深入,设计结果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很好的体现了设计在人类发展中的责任与价值。

移动教育资源车

本作品是基于素质教育拓展的移动教育空间设计,研究一种内部可替换的移动教育资源车,针对不同人群(公众、学生、专业人士/爱好者)需求提供先进的教学技术,车体内部可以根据不同教育内容提供多种设备的匹配方案。

在此以在校学生群体、海洋科学教育主题的校内场地使用情况为例,进行详细的设计展示。

采用学校租赁的模式,由服务方根据学校的信息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设备车和专业的随车人员,车体具备上课和自由展览两种模式,内部包含九种不同的内饰设备。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于笑雨

指导老师:曹鸣

指导老师评语:素质教育面临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教育可能性,将成为素质学习的全新驱动力,也会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优化。本课题以素质教育资源的移动性为切入点,针对更多场景需求进行前瞻性的设计探索,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创新意义。

“点青”——草方格铺设产品

课题题目为面向可持续的治沙产品及系统设计,以简化铺设行为、注重细节关怀以及能源利用的方式,改善现有人力铺设“草方格”沙障情况下沙漠环境恶劣、铺设效率慢的问题。并通过模块化输沙箱的设计,能够兼顾普通式草方格和双眉式草方格的铺设情景,以配合不同铺设和场景行为,为治沙主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草方格”铺设服务。

在产品设计中,通过研究分析,提炼出行为简化、能源利用、细节关怀和场景应用的洞察点以指导设计,产品的关键性功能为铺草与插草同时作用、均匀铺草、播撒种子、兼顾普通和双眉式铺设方法。其中插草放草部件包括4mm厚度插草轮、推片、转轮电机、太阳能板、底盘放草口;存储模块包括存草箱;输沙播种模块部件包括输沙传送履带、输沙箱体、放沙口、播种抽屉及放种口。

在系统设计上,依托硬件产品配备服务平台,设计了产品本身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等要素之间的服务配置、物质整备、资金流动、反馈情况、销售策略等关系。期望通过优化产品各方配置使系统高效流畅,以草方格铺设产品为中心点,拓展相关企业资金渠道,并辐射接触到的人群行为及认知,为治沙起到宣传作用,为大众生活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改善达到劝导作用。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谭清瑞

指导老师:时迪

指导老师评语: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四年学习积累的呈现,也是一次从学习怎么做设计,到思考做什么设计的转变。谭清瑞的毕业设计面向可持续的议题,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需求,从碳循环的角度切入。整体设计研究深入,设计结果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很好的体现了设计在人类发展中的责任与价值。

基于触觉反馈的体脂健康管理产品系统设计

B-fitlab是一款针对增肌健美人群的体脂检测和肌肉管理设备,应用于多人使用的健身房场景下。由于增肌健美人群常存在局部塑形的需求,在基本的身體数据感知基础上对于局部体脂检测的需求较高。但目前健身房相关体脂检测和肌肉管理的设备缺失,个人购买相关设备又存在使用率低,价格高的问题。

本产品硬件部分主要分为主体电极端和手持探测端,主体电极端是对身体的整体检测,操作简单化,降低使用成本。手持探测端可以实现满足局部肌肉深度、刚度探测和肌肉管理。手持端有绑定和手持两种工作模式,绑定模式下可以维持稳定恒力记录,避免触觉探头设计误差,手持模式则主要是帮助肌肉信息采集后的深层肌肉进行放松。通过主体端消毒仓的设立,硬件设备满足疫情时代下的多人使用。产品通过对主体端的整体数据检测,手持端的局部数据检测以及App端用户档案的数据,三方数据在预测模型计算大量标记训练数据分析之后,得到精准模型预测,最终通过虚拟管家为健身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鲁双笛

指导老师:周敏宁

指导老师评语:本设计主要针对目前健身市场智能健身、塑身、身体管理产品存在的空缺与不足,设计过程完整详细严谨,为健身塑身系统性产品智能化提供了一种设想,具有一定的设计前沿性和应用价值。

基于神经反馈的多动症儿童游戏产品设计

课题基于对治疗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神经反馈疗法即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研究,发现由于时间、地理、空间环境等因素不具备长期前往医院的条件的家庭难以进行有效的神经反馈治疗。本课题以让多动症儿童在家用情景下进行神经反馈训练为目的,对原有医疗设备进行重新定位,以穿戴式脑电设备和便携式游戏机的形式使其在语意上于6~12岁儿童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并结合神经反馈原理进行设计。一方面,通过基于TGAM模块的脑电技术收集儿童的脑电活动,将注意力信号输入游戏程序中;另一方面,设计注意力信号在游戏中的呈现/影响形式,丰富游戏机制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儿童在不同游戏中的注意力表现对其进行有倾向性的训练,以更好地达到神经反馈治疗的效果。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洪雨铭

指导老师:梁峭

指导老师评语:本课题针对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儿童,引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使用脑电图(EEG)和传感器收集脑电活动,并将上述信号作为游戏的影响要素,借助穿戴式脑电设备和便携式游戏机的设计,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一定的治疗。

面向珊瑚礁保护的产品及系统创新设计

本课题是一个未来10年的前瞻概念设计,基于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理论,意在为未来大面积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或重建工作提供解决方案,降低珊瑚礁面临的全球变化风险水平,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同时希望通过该设计唤起人们对珊瑚礁的保护意识。

在产品设计上,通过真实调研珊瑚礁移植保护工作者人群,绘制出行为旅程图,挖掘痛点与需求点并归纳,依据痛点与需求点对产品进行定义:一款用于珊瑚幼苗运输与自动化移植的载人潜水器。借助模块化珊瑚运输舱与模块化海底移植平台,移植人员得以对珊瑚移植作业量进行自定。同时,自动化操作大大提升了移植效率。

在系统设计上,借助在线网络,将潜水器、海底移植平台与珊瑚幼苗培殖基地紧密联系,互为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为珊瑚移植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提供依据。

珊瑚礁保护刻不容缓,在本设计中,移动载具作为枢纽,连接着珊瑚幼苗培殖基地与海底移植平台,将整个珊瑚移植流程串联成一个可靠且稳定的体系,这便是未来大规模、模块化珊瑚移植的有利条件。

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者:杨逸

指导老师:张立昊

指导老师评语: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水覆盖,她也因此有个昵称叫“蓝色星球”。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与其息息相关,而珊瑚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又有着及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课题以珊瑚保护为切入点,针对其相关保护工作的产品及流程进行前瞻性设计探索,达到更科学、精准、高效的珊瑚修复目的,以此最大限度地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争取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发展效益。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项目引导下的本科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作品的高职毕业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