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飞
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之下,实际掌握着中央领导权的王明犹如惊弓之鸟,他到处躲藏,最后藏在了上海郊区的一座庵堂里。他觉得能够救他于危险之中的还是苏联人。王明给米夫打电报要求去苏联,米夫立即回电邀请他到共产国际工作。临走时,王明安排了中共中央的工作,这时张国焘已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建立中央分局,周恩来将被派往中央苏区任书记,由于在上海的中央委员已经所剩无几,经共产国际的批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其成员是张闻天、陈云、康生、卢福坦、李竹生等,总书记是年仅24岁的博古。
这时,由于险象环生的局势,上海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迁往苏区。1933年1月,经秘密交通站护送,博古、陈云、张闻天先后到达瑞金。
自此,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存在了12年后,搬到了中国的乡村。博古到达中央苏区两个月后,一位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也到达了中央苏区。他是博古请来的,博古要求同志们一律称他为“李德”,取“姓李的德国人”之意。
就在中共中央谋划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新战略时,蒋介石也在策划对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蒋介石在四五年间,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大的“围剿”。
第一次“围剿”:1930年11月至 1931年1月,蒋介石兴兵10 万,悬赏5 万光洋,缉拿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5 天内打了两个胜仗,歼敌一个半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二次“围剿”:1931年4月至 1931年5月,蒋介石对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二次“围剿”。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总指挥,兴兵20 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红军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连打5次胜仗,歼敌三万多人,缴枪二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红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三次“围剿”:1931年7月至 1931年9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德、日、英军事顾问参与战事筹划,调兵30 万,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红一方面军三万余人,在毛泽东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共歼敌7 个师、17 个团,俘 1.8 万人,缴枪1.5 万支,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第 四 次“ 围 剿 ”:1932年12月至1933年2月,蒋介石自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委何应钦任“赣闽粤湘剿匪总司今”,先以30万兵力围攻鄂豫苏区,10万兵力围攻湘鄂西苏区,得手之后再集兵50万进攻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遵照中央的指示,创造了红军大兵团伏击作战的历史,歼敌三个师,俘敌万余人,缴枪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围剿”:1933年9月25日至 1934年10月10日,蒋介石置民族危机于不顾,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粵、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南昌行营”,集兵百万,几乎倾全国之兵,其中用于中央苏区50万。其嫡系部队倾巢而出,蒋介石自任总司令。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入被动,节节败退。
1934年10月10日,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离,开始长征。
先后有四支紅军部队进行长征。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长汀、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历时一年有余,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是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1934年10月16日晚,86000名红军将士跨过江西于都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长征。
选自《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