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的特征、演变及实现路径*

2022-06-10 13:02王三兴马书平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经济

王三兴,马书平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引言

当前,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挑战开始凸显,亟需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主动顺应时代变化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国内、国外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加快形成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双循环格局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是我国未来长时期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外部需求呈现出结构性、阶段性疲软状态,2020年贸易顺差占我国GDP比重已经由高峰时期的7.53%降至3.6%,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缓不济急。双循环战略通过以国内大市场、高需求、多消费为基础发挥内部市场潜力,使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无缝契合,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1]。在此背景下,总结已有学者对双循环格局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究双循环格局的特征、历史演变,进一步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对双循环战略进行现实逻辑分析,最后提出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路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构建双循环格局背景与缘由的研究

蒲清平等认为相较于进口替代型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类经济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2]。目前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发达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凸显导致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中国处于外需转内需的发展阶段,双循环格局是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应时之举。黄群慧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突飞猛涨,但近年来由于中国核心技术缺失、产业不牢固、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3]。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的科技、产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盛行,再加之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从中国的发展现状看,中国已经具备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条件,双循环是中国突破经济发展障碍的战略选择。程恩富等认为全球化逆流形势严峻,中国的外循环面临危机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加快形成双循环格局,首先是出于经济大国发展规律的考量,其次是迫于加快创新、提升科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再者有利于应对疫情冲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4]。

(二) 构建双循环格局路径的研究

陆岷峰总结了内循环的特征与难点,认为内循环要在投资、消费、技术、体制等要点上升级进而与外循环协调发展,以国内消费为基础充分发挥内需市场潜力,成为稳定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5]。钱学锋等从理论上分析了双循环的逻辑,并阐述了美国、日本的大国发展经验,认为双循环的内生动力主要来自市场、产业、企业与政府,中国应该通过激活内生动力来促进国内、国际循环良性互动[6]。郭晴从时间脉络上总结了中国双循环格局的历史模式,分析了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原因与难点,认为扩大内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国际联动是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实现路径[7]。

(三) 双循环格局下产业、企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张林从开放式创新理论着手,认为在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企业应该主动适应环境、识别和整合创新要素、重点突破、积极创新[8]。祝合良等认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双循环格局战略的推进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产业应该完善推进、协同、共享、保障机制,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数字化体系的基础建设、提升产业数字化的管理水平[9]。王博认为双循环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能够相互促进,融合发展[10]。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围绕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背景、路径、微观企业行为和行业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双循环格局的特征,并从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分析中提出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实现路径。

三、双循环格局的特征

新发展格局立足于以内循环为主的战略地位,并加速孕育内、外循环互通有无的发展局面,是中国未来长时期的政策导向。双循环格局的特征是关于经济内、外循环演变特点与规律抽象的表征,是结合中国现实发展状况而总结出的经济运行特点,全面精准把握双循环格局的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新发展格局的内蕴,对路径分析和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以内为主

1978年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振兴之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我国迈向了飞跃式发展,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我国外部需求风险凸现,高度依赖外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双循环格局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国家的发展模式由依赖外循环转向依赖内循环。从辩证法来看,内部矛盾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循环经济首先就需要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轨道。在双循环格局下,内循环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主导动力[11],良性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内纵深广阔的大市场,以内为主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打通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各个环节,挖掘本国市场新优势,形成更加畅通、平稳的经济循环。

(二) 遐迩一体

双循环格局立足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是中国面对局势变化所做出的主动战略选择,秉持内外循环互促共进的新发展理念,目的是在前进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夯实国内基础、畅通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双循环格局中的内、外循环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国内大市场作为主体,通过激发强而有劲的内生市场潜力,保障同国际大循环良性互动;国际大市场的磅礴动力,有助于提升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和效率。畅通内循环是深化并主动控制外循环的基础,畅通外循环是掌握并主动实现内循环的延伸。内外循环遐迩一体,满足中国大国发展需要,依托双循环统一体充分保障内外循环不脱钩,打造出中国新生鲜活动力与竞争优势。

(三) 量质并进

依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定性,是量与质的统一结合体,“量”与“质”既统一又对立,一味追求量、质就会逐渐流失,质的层次越高、量就很难满足要求,量质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联动机制,协同量与质的发展,充分凝聚二者澎湃合力。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量与质的协调整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两者有机结合机制,达到将量质潜在矛盾蜕变成量质融合统一的效果,为经济长期良性稳步增长注入“源头活水”。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非单独依靠内循环的踏板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量质并进。内循环带来量的提升,外循环促进质的飞跃,量与质并举更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四) 供需匹配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但是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错位问题,供需不匹配难点持续困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从需求到供给再到需求的循环往复的历程,双循环格局与供需改革之间具有承接递进关系,畅通的国内、国际大循环带动供给端升级和需求端扩大,内外联动的良性循环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供需匹配、市场的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以改革的路径深化供需两侧的“双升级”,在新型供需匹配中实现高质量的平衡状态。在双循环格局下,基于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阶段,需求方面注重释放中国国内巨大市场的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供给方面牢牢把握价值链重塑的宝贵机遇、补足发展短板,通过推动供需两侧规模性扩张和结构性优化,激发经济平稳增长的长远动力源。

(五) 高端定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持续加深,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中国体制机制改革、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解决了中国攻坚阶段的发展问题,中国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市场要素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低附加值嵌入模式导致关键技术被外部市场垄断、经济增长动力日趋疲软。受制于人不如制于人,解决经济循环中的梗阻问题迫在眉睫,双循环格局不仅着重于对外开放、更立足于对内改革,充分发挥全产业优势,加速推动高质量内循环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与外循环的高效互动。中国要以高端定位发展模式参与新形式国际大循环,在双循环格局下,内循环的基础效能与外循环的提升效能融合推动经济优质发展,保障经济增长韧性。

(六) 循序渐进

双循环格局提出之际,中国正处于外需增长趋缓、内需逐渐扩大的局面,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动能开始转换。经济发展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兼顾所有需要和可能,在实践中遵循经济一般发展规律,日臻改进完善,打通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循序渐进、逐步革新、渐次优化,做好长时间的基础工作才能行稳致远。构建双循环格局重在谋长远,以点成线、以线织面,逐步在良性发展中精准定位,打造硬实力是架起“快速路”的基础和前提。面向新发展阶段,需要以现实国情为基本依据,在双循环格局的大逻辑中,环环相扣、互为条件,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极必反、水满则溢,厚积薄发才能保障经济稳步高质量发展,集聚内生市场优势铸就发展新格局。

四、双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

双循环理论的科学逻辑是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建立一种统一内外循环的机制,推动内外循环形成动态优势互补。当内部大环境欣欣向荣时,以内循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是必由之路;当外部需求日新月异时,国家将转向以外循环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模式;若内外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相上下,内外循环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是国家顺应时代变化的主动战略抉择。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稳步迈入“双循环”时代,国内大循环通路渐入佳境,有效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可实现协同纵深发展。

(一) 双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顺应历史规律经历了多番调整,最终依据现实逻辑开始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由图1可看出,中国外贸依存度在1978年之后开始与日俱增,继而经历了2008年以后的逐步回落,说明中国的经济内、外循环处在不断演变过程之中。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国家主要依靠内部市场与资源为经济发展增添鲜活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日渐形成了大进大出、外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畅通国际大循环的同时国内大循环再度崛起。目前,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双循环格局是中国未来长时期的战略方向。

图1 1952—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走势图

1 内循环驱动经济发展(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扑朔迷离,国民经济构造简单,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百废待举,国家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二战之后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展开,社会主义营垒与资本主义营垒对峙激烈,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孤立,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脱离于世界市场,独立自主是必经之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中国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开启工业化时代。国家通过改进水利工程与交通运输,生产逐步恢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始终坚持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截至到1978年,重工业总产值占本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建国初的7.9%上升到42.6%,政府成为控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排斥市场这双“无形之手”对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在高度计划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国内循环体系,人均GDP以4.6%的年平均增速保持高速增长。七十年代初期,中国建立了较为完整而独立的工业体系,资本积累为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轻工业、农业均处于落后状态,计划化发展模式重产量、轻质量致使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不高,总体而言,政府通过一连串的调控政策与手段所主导的国内循环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幅增长。

2 外循环成为经济增长引擎(1978—2008年) 七十年代末,党和国家在深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做出重点发展经济、实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在历史逻辑中应时而生。1979年,中国开始探索对外贸易体制革新路径,对外贸易经营权逐步交给下层机构,广泛施行外贸承包责任制,鼓励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开始进一步放松进出口贸易管控、削减关税与配额,不断健全国家对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这些体制改革积极促使国家与世界接轨,逐渐形成了以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由图2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幅明显,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高速推进,形成了对外开放纵深发展的局面,市场经济在政府适度宏观调控下资源配置体制日臻完善,外向型经济结构随之形成。

图2 1983—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走势图

3 内循环开始逐步发力(2008年至今)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骤然动荡。由图3可知,从第三季度开始中国进出口增速逐渐放缓,第四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出口需求受到外部市场的较大冲击。

2015年,国家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催生市场主体澎湃活力。2017年,正当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多轮贸易争端接踵而至致使反全球化思潮逐渐活跃。在此时期,中国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坚决打破各种利益固化格局和经济体制弊端,从外贸立国加速转向内生增长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全面爆发的新冠疫情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致使全球经济严重萎缩。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高效发展阶段,供需两侧不断进行结构性优化,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层次丰富、制度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在科技领域方面国家的创新系统也在日臻发育完善,国内大市场稳健向好。

图3 2008—2009年中国进出口月度同比增长率

(二) 双循环格局的现实逻辑

双循环格局是中国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所做出的以形成国内国际循环良性互动新格局为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发展情势的前提下形成的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向和国内发展新趋势的深刻认识。双循环格局是中国紧跟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条件、问题所探索的发展新路径。

1 国内经济发展蕴含的巨大潜力 从供给侧来看,首先,中国拥有联合国划分的全部工业门类,基本建立了类别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双循环良性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和保障[12];其次,中国的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众多城市均在集中力量大力发展自己的主导优势产业,这种极具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有助于生产资源高效率配置;最后,中国用工成本低廉、运输体系持续完善、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由图4可知,第三产业占比与日俱增对GDP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最为明显,形成了高效率、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重塑了双循环格局发展的新优势。

图4 2010—2020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

从需求侧来看,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依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具有全球最大规模市场,由图5可知,近年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均处在较高水平,大市场保证中国在抵御外来冲击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具备支持优势。

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制度优势灵活彰显、大规模经济潜能充分激发、后发经济优势突出、多方面雄厚实力不断积聚,目前国家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更高起点主动推进更深层次对外开放;2021年,中国开启“十四五”新征程,进入经济发展新黄金期,国内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群深度融合、产业集聚发展、新基建与重大工程建设将长效驱动投资与消费,“放管服”全面统筹深化将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正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对内改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助推双循环。

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整体趋好,新科技革命孕育勃兴与第三产业强势崛起,世界面临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之大变局[13];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助推新型全球化,夯实国家之间高质量联动发展基础,强化国际产能协作与开放型国际经济建设,充分挖掘外循环赋能潜力,引进自然资源、高精技术产品、先进管理模式、外资等加速畅通国内大循环,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贯通。

图5 2010—2020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2 国内经济循环的突出堵点 重点抓好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战略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内循环还未有效畅通,消费需求仍然处于乏力态势。

从生产体系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循环系统中生产环节主要存在着两大突出堵点:一是供给体系与消费升级之间矛盾凸显,国内市场尚存未被满足的需求导致消费外溢;二是科技创新滞后不利于产业链稳定畅通,技术受制于人降低产业循环效率。国内中高端市场仍未破局,在关键技术方面处于绝对劣势,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长期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亟需破除整体竞争格局过于集中的瓶颈。从分配体系来看,国家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秩序混乱等弊端日益凸显,制约了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发展。中国区域间贫富不均以及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显著。从流通体系来看,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是国内流通业的现存弊端,长期以来中国“重生产、轻流通”意识强烈,国内流通业管理体制缺乏、信息化能力不足、流通模式滞后、流通效率低下,制造业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而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高,难以无障碍地实现循环中的“互联互通”。从消费体系来看,目前国内消费环节存在两大堵点:首先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储蓄率较高,其次是由于现有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致使国内消费外溢。中国人口“规模红利”逐渐衰竭,人口现状呈现增速放缓、低生育率、老龄化等特征,劳动力供给前景不佳影响整体经济活力。

3 世界经济形势的挑战升级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目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国家盛行,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实施对华技术封锁以及进出口限制,此外中国的传统外贸优势产业逐渐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出口能力,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不确定性陡增,致使中国全面扩大开放之路受阻;而中国在进口方面,能源消耗量随经济发展而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等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不利于国家长远稳定发展,在粮食供应方面,2020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1.4亿吨,增幅达到28%,进口量攀升致使国内粮食对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加深,直接关系到国内大循环健康持续畅通。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疫情肆虐下的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保护主义政策思潮暗流涌动,竞争优势是出口规模扩大的重要来源,全球市场持续萎缩,进一步削弱外循环动力;世界面临大国之间对峙不断升温的风险,部分西方国家试图遏制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发展,采取与中国脱钩、排挤中国龙头企业、打压中国科技创新等极端手段,国际经济形势盘根错节,外循环未来不确定性增多[14]。

五、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路径

新时代构建双循环格局是中国立足发展阶段、顺应大国规律、聚焦形势变化做出的战略抉择,是统筹整体大局的全面性深度变革。新发展格局既要求加快建设完备的内需体系,确保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效衔接,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也要重视充分有效利用世界市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内、外循环的融会贯通。

(一) 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为“双循环”注入源头活水

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起点,重心不在于粗放型规模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在于从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上形成良性国内大循环。构建现代化生产体系需要充分释放改革的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最终为“双循环”注入源头活水。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生产体系需要重点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创造高品质、多样化新供给以满足市场潜在需求,一方面在重大创新领域加强基础研究、驱动突破性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到创新,稳步革新技术手段与产品结构以保持“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经济运作模式;二是聚焦整体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国家应重点培育以现代高科技为载体的新兴产业,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在高附加值产业生产环节探索新路子,对外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及时调整产业政策,抢占某些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制高点;三是强化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重视企业经营层面扶持与长期战略投入,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全方位流向企业,在加速市场化进程中实现创新成果的持续高效产出。

(二) 坚持分配原则、健全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为“双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分配环节关乎社会稳定、劳动者权益、内需消费潜力等重大问题,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有利于激发人力资本潜能、调动社会再生产的积极性,为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坚持分配原则、健全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需要重点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始终确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落实劳动是作为收入分配的首要标准以及各类生产要素按价值贡献决定报酬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确保劳动者对共建成果的分配朝着有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科学调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有效增加低收入者报酬;三是高效发挥初次分配的有利影响,着重完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切实做好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工作,并强化税收调节、社会保障等调节机制作用,集聚社会力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以充实再分配调节手段;四是构建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完善保护合法收入、遏制灰色收入、清除非法收入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收入获取建立在公开透明、合理有序的基础之上。

(三) 统筹推进建设当代高质量流通体系,为“双循环”夯实发展根基

循环经济重点之一在于深化“互联互通”,而实现畅通的关键在于高质量流通体系建设,流通引导生产、整合分配、满足消费,有助于打通经济运行环节进而实现双循环的通达通畅,着力疏通流通环节堵点有利于形成完整内需体系,为“双循环”夯实发展根基。统筹推进建设当代高质量流通体系需要重点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发展重组流通机制以适应各类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充分发挥自组织流通机制低成本、高效能优势;二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传输工具、信息管理等进一步优化流通体系,形成实现生产到消费之间高效无障碍交换的综合运输体系;三是加强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跨界融入、数字化等手段升级流通方式,有序推进新流通组织和方式的发展以化解现代流通矛盾;四是坚持政府在流通领域制度与标准制定方面的主导地位并明确市场主体在流通环节项目运营、基层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的流通产业范围,从而推动整体流通网络的改造升级。

(四) 强化消费体制机制、推动消费扩围提质,为“双循环”聚集市场优势

新发展格局需要消费环节的顺畅进行,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强化消费体制机制、推动消费扩围提质需要重点立足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通过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消费优化升级;二是提升国内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当代中高端消费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减少消费外溢从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三是重视高效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增加在养老、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网络方面的投入,不断强化全国社会保障水力度,进一步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四是净化消费环境,在消费领域方面着力建立产品质量追责制度、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保障消费安全以增加居民的消费欲望;五是扩展刺激消费新路子,搭建电商平台倡导新型消费模式,全面推动线上服务消费。

(五) 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双循环”增添强劲动能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国际大循环释放的活力有助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为“双循环”增添强劲动能,而良性的国际大循环至为关键的就是保障商品的进口和出口[15]。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需要重点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深化国际大合作、加强国家间经贸往来,促进新型全球化理念转化为各国的实际行动;二是进一步在多个地区推行自由贸易实验区,优化自贸试验区的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努力建成推动国际经济交往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尽可能减少国家间贸易合作成本;三是营造自由便利、法制健全、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主动与世界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有效增强在华投资企业经营信心;四是加强国家经济运行过程中风险防控能力以应对动荡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争取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