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雪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一病房,辽宁 沈阳 110001)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近些年呈现出逐渐走高的趋势[1]。高血压是心血管类病症,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要特征,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为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且目前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群体正在向年轻化靠拢,需要引起重视[3]。相比年轻人,老年患者体质差,合并的基础疾病多,更易出现危险的状况。目前临床治疗方向是使用对应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同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然而以往临床中常用的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并不十分理想。有研究资料显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辅助提升疗效[4]。本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将入院日期的单双数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38∶25;年龄55~79岁,中位年龄(68.48±5.46)岁;病程1~9年,平均(4.44±2.17)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34∶29;年龄58~78岁,中位年龄(67.82±6.14)岁;病程2~11年,平均(6.56±3.85)年。所有患者的基本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对比。本研究经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和家属都充分了解了本次研究的内容,并自愿签字加入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②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患者。③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现象的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交流和认知障碍的患者。②年龄不超过80岁的患者。③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④合并严重的脏器损坏患者[6-7]。⑤严重的心、脑、肾等系统病变的患者。⑥因任何原因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注意事项的告知、环境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挑选5名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作为组员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点以及技能操作的培训,并对所学知识定期实施考核,对护理操作能力打分,确保小组成员全部熟练掌握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方法[8-9]。护士长负责协调工作和统筹规划,保障护理工作进行时的优势互补。小组成员定期展开会议,制订护理内容,并对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复盘,研讨解决方案并制订行的护理计划。②制订护理计划:参照临床护理路径指南,并揉合实际的临床护理经验,依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制订护理计划,护理工作要严格遵照护理计划表实施[10]。③护理内容的实施:患者一经入院即对掌握其基本资料,对病情进行评估,给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医师信息和医院的制度等。入院2~3 d,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知识、介绍所用药物的详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发放疾病知识手册或是音频、视频、PPT等资料,便于患者复习和理解。叮嘱患者避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用[11]。入院4~6 d,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宣教,告知患者饮食的重要性,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保障饮食的清淡和低脂,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制订建议饮食计划表,合理为其补充蛋白质。严格禁烟禁酒。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开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入院7~11 d,对患者讲解高血压预防知识要点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教会患者自测血压的技能,反复叮嘱出院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所有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②统计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量表评定[12],调查内容包含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等共计12项,评定等级分为好、中、差3等。生活质量改善率=(好例数+中例数)/总例数×100%。③统计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④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压和心率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对比(±s)
2.2 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3.65%(5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60%(47/63)](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n(%)]
2.3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比对照组的71.43%要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14±1.81)d,住院费用为(4738.36±192.26)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36±2.11)d,住院费用为(5816.42±357.47)。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
如今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引发老年心脏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13]。血管弹性与年龄增长呈反比,年龄越大,血管顺应性就越会差,动脉壁僵硬度相应增加,受到季节、情绪以及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的血压波动,长时间不加以控制易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和缺血性肾病等[14]。
有研究资料显示,不管属于纯收缩期的高血压还是收缩期与舒张期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降压能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相关病症的出现以及降低病死率[15-16]。然而老年患者相对记忆力比较差,因知识结构的关系,对疾病的认知偏差较大,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往往可能存在负面情绪和不配合的情况[18]。因此,要对患者加大宣教力度,突出重点的同时要能够容易掌握,以让患者牢记,消除认知偏差[19]。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该结果充分表明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多科学委员会审定的实用而科学的护理路线图,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都会根据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有计划和有预见性的实施工作。与此同时,患者也能够在井然有序的护理和宣教中明确治疗的意义,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自主的参与治疗。该种护理模式优化了各方的合作模式,有效提升医疗质量,通过高效的治疗对医疗成本进行控制,减少医疗费用和所耗时间。此外,多方面的护理优化能让更多的患者感到满意,从而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恢复条件。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