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10 23:51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细化

李 堃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六病区,辽宁 兴城 1251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1]。在精神科的疾病类型中,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疾病,男性与女性的发生率相同,但男性族群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早。一般而言,男性第一次出现精神分裂症的年龄约在25岁,而女性则出现在二十几岁的晚期[2]。精神分裂症耗费了庞大的社会资源,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达40%,治疗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3]。治疗依从性不佳、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良、生活应激事件和既往复发史等因素是复发的主要危险和预测因素。临床数据显示,由于药物依从性差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复发者约占43%[4]。因此,除了给予患者抗精神类药物,还需提供护理帮助,这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裂症与狂躁症均属于精神类疾病,具有高发性,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以改善治疗效果[5]。在这一期间,也可能存在血糖、血脂问题,从而诱导了糖尿病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上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开展护理支持。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10月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并需开展对症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9年1~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并需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72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在34~61岁,平均年龄为(45.60±7.50)岁;病程在6年以内,平均(2.60±1.7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可以和其家属取得联系,协助治疗的开展。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对于本次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试验方案以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了解,且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患者在接受试验治疗前并未接受其他治疗;无肝、肾功能异常以及营养不良的情况。排除标准:患者对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性现象;患者的肾功能、心肺功能以及凝血功能不存在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并给予患者用药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则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案。首先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一方面了解医师的治疗方案,严格督促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其次,定期做好血糖指标的监测,及时反馈,更改治疗方案[6];此外,了解患者用药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家属的鉴别能力,使其共同协助护理工作。在精神病的护理改善方面,针对患者的异常做出观察,随时准备好镇静药物,一旦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防止院内有刀具等尖锐物品,对患者加强保护[7]。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患者的精细化护理不仅仅是生理治疗和改善,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要帮助患者学会情绪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病情加重。而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可以减少陌生感,并能够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给予鼓励和支持,这将有利于对护理工作的推进,提升治疗依从性。此外,健康教育也十分关键,是精细化护理的重要内容,确保患者家属学会血糖的测量方法,认识到血糖水平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黏膜感染[8]。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的安排,这对控制血糖、血脂具有关键作用,需严格执行。

1.3 评价标准 本次试验需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对比护理前后的差异。对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病症越加严重。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有效率的评价分析,即减分率≥50%为显效,30%~50%为好转,≤30%则为无效[9]。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护理行为是否可帮助患者进行实质性的生活帮助,患者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的评测表进行评估,主要从病区管理、服务规范和服务态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各部分得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越满意。0~25分为不满意,26~50分为一般满意,51~75分为比较满意,76~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4.11±1.2)mmol/L和(6.22±1.37)mmol/L,对照组为(5.13±1.24)mmol/L和(8.36±1.54)m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s)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4/36),对照组则为86.1%(31/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和好转的例数分别为22、12例,对照组则对应为19、12例。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7%(3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0/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统计,有1/3~1/2的精神分裂症初次发作在春季,而约50%的躁狂症是在春季发作。在发病时患者体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会发生改变,如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下降,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加[10]。当患者出现类神经衰弱状态、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意志减退、行为动作异常等异常迹象,而又无合情合理的解释,且有过近期精神疾病史,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找精神科医师检查,及早治疗[11]。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多有性格的变化,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情感上的障碍,对患者的心智功能、生活行为以及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在患病后难以正常的开展社会生活,往往需住院治疗,故需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改善。狂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属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抑郁和躁狂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混合存在,在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12]。在病情发作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均会出现不良的影响。首次发作通常是因为应激生活事件,也是患者心理出现抑郁的一种反馈。该病在临床上难以完全被治愈,但其可被控制,有效的治疗计划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13]。抗精神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使用则会引发2型糖尿病[14]。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狂躁症情况在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难度,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病情控制。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在临床护理中需在多个方面改进,而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来调整人力、物力资源,更好的促使医疗计划得到实现。精细化护理的开展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护理体系改革而做出的改善,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将护理服务理念、过程等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化[15]。

面对精神疾病的患者,每项护理措施不仅要具有专业性,也要体现人文性,要符合个性化的护理需求,能够细化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在手续办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病情控制和突发状况上进行协助,从语言规范、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16]。在护理干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精神病分型进行讨论,开展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方案。一方面从患者角度考虑,了解其治疗期间的心理诉求,了解其精神压力的根源以及在情绪方面进行管理协助;另一方面,以护理人员的工作角度出发,如何优化护理流程,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如何有效与患者之间沟通,并防止其受到伤害[17]。这需要在工作经验中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断的对服务内容进行扩展,这也是护理人员所肩负的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狂躁症患者则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必须意识到患者的智力、记忆力等方面是正常的,可为其进行健康宣讲,以更好的提升其护理的配合度[18]。精细化护理结合患者个人病情特点或者阶段性情绪来进行护理内容的调整,帮助患者主动参与多人群交流,自主表达个人情感等,能够关注到细节变化[19]。

综上所述,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于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协助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患者的整体改善效果较好,生活质量得到稳固提升,不失为有效的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容易被忽视的是“躁狂症”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