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子植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对于时政新闻提供了全新发展环境,新闻从业人员为了适应新要求、新目标,应当积极进行工作目标调整,从技能调整以及素质提升等角度出发,依托自身能力持续提升,确保时政新闻报道工作有序开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时政新闻编辑人员在培养过程中,工作模式与工作手段仍旧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思维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大局限性,例如在时政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局限于座谈、专项培训等活动,活动内容较少,缺乏主动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整个时政新闻编辑人员整体素养不足,其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自身工作思路,转换工作方式,导致时政新闻编辑的语言表述以及报道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无形之中,削弱了时政新闻影响力,造成时政新闻报道播出效果不佳。
现阶段市政新闻在进行报道过程中,部分节目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新闻报道流程程式化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时政新闻媒体与公众互动水平不高,互动程序的限制,无疑影响了时政新闻内容的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背景下,公众越来越多地借助微信与微博等媒体,获取时政新闻,并在相关平台上,开展广泛交流与自由评论。考虑到市政新闻与新媒体在互动性层面的差异,势必造成时政新闻媒体社会影响,为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开展新闻内容调整,创新时政新闻内容,优化时政新闻社会影响力,将更多的公众纳入到时政新闻播报体系之中。
首先,新媒体时代下,各大媒体报道的新闻多种多样,时政新闻的特点是多与地方上的人和事有关,有本土性、身边性,关注度很高。能否引导整个新闻传播过程是写好时政新闻的关键,要有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应的宣传内容和价值观,能营造安全稳定感。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传播时代下,时事政治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保证舆论走向。目前形势下,不能只通过单一的纸媒和广播媒体来达到时政新闻传播的效果,还要通过微信、抖音、快手、手机APP等新媒体为载体,加强时政新闻的传播速度、传播质量、传播效率等,甚至拥有固定粉丝群。例如,广播新媒体节目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和手机APP二维码,使以往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有了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通过创新的传播形式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
其次,时政新闻是为政党、社会团体在处理国家和国际方面的政策活动所服务。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是一些政治动态和社会大事,让普通大众了解最近的重大政治新闻。通过新媒体能更好的扩大普通大众对时政新闻的了解度。新媒体形势下,对信息时效、内容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时政新闻报道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深入挖掘新闻的作用和价值。在深度和视角上下功夫,展现时政新闻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再次,确保新媒体时政新闻采编质量。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新闻影响力逐步下降,受众群体日益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为扩大影响力,做好新媒体新闻采编质量系列工作,应当采取必要手段,扎实做好系列工作,通过编辑手段与编辑思路持续优化调整,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新媒体时政节目编辑水平,引导新闻节目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媒体影响力,加速构建良好社会风气。以主持人为例,作为时政新闻栏目重要参与者,需要根据节目主题,认真做好新闻题材选择以及内容编辑等系列工作,定向开展新闻信息编辑等工作,以确保新闻内容最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新闻编辑路径,扩大新闻信息获取来源,以更好地解决时政新闻节目质量问题。
最后,针对性扩大媒体影响力。依据媒体发展规律,采取必要手段,持续强化媒体自身影响力,扩大媒体生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需要着重做好内容创新以及播出方式调整,通过这种手段,发挥新媒体价值与作用,实现新旧媒体有效融合,实现媒体播出形式多元化,更好地解决媒体影响力下降等系列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政新闻制作环节,新闻编辑人员要树立大局观,从整体上明确时政新闻编辑主题、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好新闻信息深度发掘,并且做好表达方式调整,增加节目与公众互动,实现新闻内容持续调整,切实满足现阶段新闻编辑客观要求。
时政新闻主要是讲社会热点和政治动态,通过发挥政府的舆论导向作用来推动。新闻媒体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理念的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和领导,最大发挥时政新闻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新形势下,只有报道理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扩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时政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情温度,需要新闻工作者俯下身、沉下心,抓住社会热点,体察实情,讲实话。通过普通大众的视角,更接地气的方式,多方面报道时政新闻。抓住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来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方式、形势和内容,最终使时政新闻报道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一个“新华社”公众号的例子,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会根据时间段推出时政热点、与大众关心的高考、世界杯等主题。公众号增加了锐青年、新华问答、微问答等新板块,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大众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依托理念的持续创新,稳步推进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受众群体的范围,进而发挥出时政新闻在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的媒体报道形式,在时政新闻传播时,有了各类移动终端。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社会责任性,在以前纸媒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报道手段下,无法展示时政新闻的价值和作用。要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手段,发挥时政新闻的巨大作用,就要以新媒体为载体,增加报道方式的多样化。需要及时建立新媒体销售团队,多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抖音等新媒体来广泛宣传,达到良好的品牌效应,通过必要的新闻报道手段的创新,打破信息交互的壁垒,增加时政新闻的趣味性,吸纳更多的年轻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与时政新闻报道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性、有竞争力的新闻媒体,重塑整个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制作、编辑、播出以及反馈渠道。先前,报纸、广播、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越来越有限,人们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媒体上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多种多样的时政新闻,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创新恰恰是人们日益增长需求的满足。
时政新闻无论是风格还是模式都比较严谨,在新形势下,风格模式创新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以优质的内容、新颖的题材为大众服务。风格模式的创新可以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时政新闻体验,更好地发挥时政新闻报道的作用和价值。比如“人民日报”通过短视频、图文、漫画、动图等传播形式报道时政新闻,深受受众的点赞和关注。以公众号为例子,可以通过图文、表格、投票相互结合形式,增加新闻内容更加清晰易懂,大众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又可以增加新闻阅读的趣味性。电视新媒体时政新闻编辑能力的提升,要求其有序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度,以此逐步提升时政新闻编辑的时效性。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媒体接收到的庞大的信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筛选、鉴别,才能够更好地发掘信息的价值。为应对这种情况,新媒体制作人员在信息分析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对搜索率较高、反映较为强烈的信息作为报道的重点,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信息的发掘、获取以及加工,更好地兼顾了信息时效性与价值性,降低了新媒体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难度。除了采取方式之外,在增强新媒体信息敏感度的过程中,还可以在了解相关信息后,选择新的播报视角,通过视角的变化,将信息资讯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呈现出来。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意识,在对国家政策方针宣传报道时要注意大众的社会意识,正确引导舆论,为政策和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时政新闻报道依靠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增加大众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遇到一些民生新闻,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依靠新媒体大数据来了解民心民意,通过优质的报道内容和精彩的视频动画,引起大众共鸣。时政新闻编辑过程中,应当采取更加务实的方式,通过基层走访、基层调研等方式,对不同的采编对象产生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传播学规律,对采编信息做好二次加工,通过信息的汇总、整理以及呈现,满足受众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例如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应当针对节目的主题,深入做好信息发掘工作,通过现场采访等多种路径,及时掌握不同群体的诉求,将新闻的焦点聚集到社会民生问题,在帮助群众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使得新闻采编更具社会价值。保证新闻报道内容,让普通大众了解真实明确的时政方针政策,增强报道效果和影响力。通过丰富报道方式,加深报道内容和广度,让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时政新闻、国家政策。可以通过连续性报道,提高大众阅读兴趣。增加民生新闻,丰富新闻内容,让民生与时政结合起来。
新媒体时代,资源流通速度非常快,必须保证速度,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更高的及时性,甚至实时性。新闻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关键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现场的一个短视频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到千家万户。新闻传播的关键就是及时可靠性,传统媒体报道比较落后,新闻媒体工作者很难及时了解大众的想法和看法。新媒体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大众参与度有了提高,获得了更多的认同。新媒体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本地的发展状况,对官员领导的作用和色彩淡化了。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线上和线下相互融合越来越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技术融合已经是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政新闻要结合自身特点,网络和报纸相结合,在时政新闻内容上和形式上互相补充、互相助益,提高时政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将新媒体应用在新闻报道中,及时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时政重要信息。再通过报纸、新媒体对时政新闻进行更加详尽的报道,达到相互补充的效果。大众能够对时政新闻及时准确地解读,很大程度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做到主题明确和内容清晰,更需要懂得使用新媒体新方式,比如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实时及时的报道。可以加强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做好反馈评价。以前的时政新闻没有普通大众参与互动,消息的分享只是单向的,新媒体可以提高大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这样更能体现新闻报道的作用和价值。普通大众通过发表自己对时政新闻的见解感受,有了言论自由,由下往上传达的途径。这也是新媒体吸引广大普通群众的原因所在,激发普通大众参与评论的积极性。部分新闻媒体在进行时政信息获取、栏目编辑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整体规划,导致新闻表述不完整,编辑工作质效不高,这些情况的出现,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应当持续发挥出新媒体技术优势,借助技术作用持续发挥,实现时政新闻处理体系有效处理,例如逐步将大数据技术、5G技术引入到新闻节目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广泛收集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受众群体对新闻的获取需求,实现时政新闻信息定向投放,切实满足公众时政信息阅读与收看要求。同时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编辑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快速完成信息二次处理,开展信息筛分等系列工作,保证信息准确性,避免出现误报等情况,从根本上提升时政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时政新闻强调信息的实时性,基于这种内在工作要求,为保证时政新闻影响力,节目编辑环节可以采取现场+后台的新闻处理方式,在5G技术框架下,积极搭建现代化时政新闻制作技术体系,通过现场采访等方式,将新闻素材快速传输到后台,后台编辑人员根据远程传输各类信息,快速确定市政新闻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新闻编辑等相关工作,不仅提升了市政新闻制作水平,还大大提升了质量效率,缩短新闻资讯制作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