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虽然财务造假舞弊的惩罚再一步加重,但仍有企业铤而走险,损害着投资者的利益,这让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295家医药制造业公司为例,取用2018-2020三年的公司数据,利用Stata分析软件,探究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减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合理配置董事会规模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关系。
关键字:治理结构,信息披露质量,实证研究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提升和老龄化人数的增加,人们对醫疗的需求增加,医药制造业也迸发出了明显的发展趋势,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然而,近年来,医药业造假舞弊时有发生,可以说是既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又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影响了医药制造业的良好发展。
本文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A股上市制药业公司治理特征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结果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具体而言,本文的意义如下:(1)公司治理结构一般指的是将股份拥有者、董事会及决策成员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全面的规范后作出更加合理的分配,并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其完善程度制约着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会计信息质量正是解决需求和供给这两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2)当下普通投资者由于缺乏其他信息获取渠道,因此还是通过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报告,作为信息来源进行投资决策。可以说,真实可靠的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吸引投资者的主动性,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制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得国内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中小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处于劣势地位,很有可能被上市公司作为垫脚石剥削其财富。
2.理论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又称为企业管治,是一套被用来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程序模式。公司治理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高管层与股东所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于高级管理层与企业股东形成的互相监督与制约的一种公司治理结构。广义公司治理则是指调节公司各方利益关系,为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平衡找到连接点的一种治理模式。前者从内部出发,后者则根据公司与外界联系形成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理论界具有权威性的观点有林毅夫(1997)的观点是: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由股东监督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绩效管理的需求所以产生的,并且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为人们平常所关注的公司治理。李维安(2000)的观点是,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分别讨论,公司治理不仅仅包含内部、还包括通过外部市场来运作的公司外部治理,公司治理应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内部治理结构。
(2)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通过定期发布报告等形式将影响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对外公布。其质量的关键在于真实可靠性,及时性以及公平性。有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如下:(1)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本交易的上市公司自 2001 年以来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的定性评价;(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但年份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3)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公司治理主要是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通过有关法律、一系列政策规定企业向外披露会计信息,从而监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提高信息的质量,帮助委托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完善、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减弱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实际上,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种有力的手段,因而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通过公司相关制度的安排来获得保障。
可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情况,而公司治理机制是对企业进行管控的一种制度体系,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带领企业长远发展。
3.研究假设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
大股东持股比例“一股独大”,使得其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力。这时候,进行操纵利润的动机和能力也充分,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本文认为,从人的自利性出发,大股东很可能会牺牲他人利益,损害小股东权益,满足私利。
假设2: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代理理论和组织行为学,规模大的董事会未必效率高,当董事会规模较大时,代理问题显著,沟通成本增大,使得相互协调变得困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董事会不易被操纵,更加能发挥监督职能。
假设3: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通过召开董事会,董事们可以更多的发挥自身效用,了解并参与公司各项决策及经营事项,会议次数可以部分反映工作频率。在董事会欠缺凝聚力的时候,权力较小的董事权益可能被权力较大的董事损害,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4.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本文以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所遵循的选定规则是:第一,剔除ST企业和*ST企业,其数据通常处于异常状态。第二,数据不全面的公司予以剔除。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证券交易所官网。
(2)变量选取
本文的相关变量如表1所示。
(3)模型构建
因为因变量是一个是分类变量,而不是连续的随机变量。所以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模型为:MQ=β0+β1ONE+β2BoardSize+β4Meetings+ε。
5.实证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
首先,利用stata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也就是对调查的所有样本量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最终得出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众数等描述性统计情况如下 :
被解释变量的均值为1.969,标准差为0.664,可以认为各样本公司在披露质量上存在差别,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提升的空间。
控制变量方面,样本公司之间规模差别较大,资产负债率均值达到31.40%,负债率偏低。
解释变量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各公司之间差异明显,标准差达到了12.87,最大值达到了89.09%,而最小值只有4.96%;从董事会方面来看,样本公司平均8个董事,其标准差并不小,这主要是因为其是离散性指标,样本公司之间存在差异;通过对董事会召开会议的次数可以知道,我们所研究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会议每年平均召开9次,但是单个次数相差大,说明各样本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可能与其发展阶段相关。
(2)相关性分析
在完成描述性统计之后,我们继续对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董事会会议次数呈正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其呈反向相关。
各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为0.317,小于0.80,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
(3)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表3显示方程通过性较好,* p < 0.1, ** p < 0.05, *** p < 0.01。变量之间自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的P值小于0.01、董事会规模的P值小于0.05,说明这三个因素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结果是显著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上负相关,与预期相符合。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系数为0.021,在1%的显著水平下检验通过,成正相关关系,说明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
表4是根据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6.研究结论及建议
经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成负相关关系的,董事会会议次数显著正相关,与原假设一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医药制造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首先调整董事会的结构,通过合理缩减董事会人数,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合理配置股权,避免第一大股东独大的情况,杜绝大股东粉饰会计信息,损害小股东的权益。其次,可以适量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让董事们进行共同决策。最后,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能长远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将外部治理的监督作用因素考虑到其中;其二是本文只选取了三年的面板数据,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生存周期是更替的、公司的战略也是各有不同,仅用三年的数据难以说明某些因素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显著影响,此外,本文玄虚的样本规模较小,后续研究中应当从这方面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平林,孙雨龙,宁静,陈亮.高管特质、法治环境与信息披露质量[J].中国软科学,2019(10):112-128.
[2]于梅.我国上市公司會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83-87.
[3]陈国辉,胡欣,刘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与知情交易[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0(05):55-65.
[4]张月玲,周娜.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财会通讯,2020(09):11-16.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0.09.003.
[5]李继志,梁梓淇.管理层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我国纺织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8(18):62-66.
[6]张子文,李竹梅.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基于嵌合视角[J].企业经济,2017,36(01):104-109.DOI: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7.01.015.
作者简介:古渡(1998.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财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