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个案的探究

2022-06-10 03:43张倩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雨自闭症教育者

张倩

良好的情緒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基础,但是自闭症儿童情绪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针对个别自闭症儿童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到自闭症幼儿的问题情绪发生的原因,针对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整合,并制订符合该自闭症儿童的个性教育方法,由此帮助幼儿稳定情绪,学习控制情绪,最终促进自闭症儿童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

基本情况分析:小雨(化名),性别:男,出生于2013年7月3日,七岁十个月,足月剖腹产出生,出生时无难产无窒息的情况,出生时体重为七斤重,采用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方式,出生时就会笑,但是无法确定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出现社会性微笑这个问题,大概两个月时会翻身,六个月时会坐,七个月时会爬行,十一个月时会走路,一岁半左右能发出单字“妈”“爸”,但是发音不清晰。由于一直发音不清晰,家长在孩子大概两三岁时带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院做手术动过舌头,在术后幼儿出现无发音的情况,但是未引起家长重视。幼儿无严重偏食现象,但幼儿咀嚼能力较差,喜欢吃一些较软的食物,最喜欢的零食是面包。春季时会出现花朵过敏的情况。晚上睡眠情况正常。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还喜欢看各种广告。在室外活动中最喜欢的运动为滑滑车。该幼儿喜动,喜欢到处无目的奔跑,但在独处时最常做的事情是看电视,目前没有玩伴,能进行简单的自理活动,例如吃饭、大小便等。但是穿脱衣服、鞋袜需要在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幼儿喜欢抓握,主要依靠抓握的方式拿取物品。

二、问题描述

到校进行康复训练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康复训练。在和幼儿母亲沟通中了解到,由于不懂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幼儿出现无语言无发音时没有引起重视,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家长发现无法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且幼儿开始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家长认为最主要的情绪问题是攻击他人行为和自伤行为。

三、情绪表现记录

本次采用观察法对幼儿发生的情绪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幼儿出现的情绪行为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记录的内容主要有情绪表现的行为、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记录幼儿室内室外,课上课下等不同场合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次数。(记录情况如表1)

在对小雨进行几天的观察后,发现小雨情绪不稳定,情绪变化大,在无法满足小雨的要求时情绪行为出现频率变高,有时情绪会突然出现,但是找不到情绪出现的原因。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经常出现把手放在嘴巴舔舐,严重时整手塞在嘴里,直至出现干呕的现象,才能结束该行为。每当小雨情绪紧张或者兴奋时喜欢咬手。哭闹时容易躺在地上乱踢乱打,哭闹时最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坐着时用手攻击,躺着时用脚攻击。高兴时喜欢小幅度快速摆手以及快速拨动耳朵。

四、分析原因

1.环境的改变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是拒绝改变环境的,由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适应学校环境的过程中,导致小雨的情绪行为出现频率较高。

2.刻板性行为限制

自闭症儿童行为具有刻板性,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强制改变其刻板行为或者阻止其刻板行为,小雨则出现强烈的反抗,导致小雨出现情绪问题。

3.认知能力较差

自闭症儿童由于认知能力较差,没有办法感知自己的情绪是否恰当,同时也无法理解教育者的行为,无法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可以帮助自己,因此当教育者进行干预时,小雨出现强烈的反抗行为。主要表现为躺在地上大哭大闹,攻击教育者等行为发泄自己的情绪,期望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4.寻求他人的关注

语言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小雨语言发育迟缓,其次舌头动过手术,舌头的灵过度过低,出现严重的语因发音问题,大部分发音为无意义的音节,因此无法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当自己想要或得其他人的关注时,无法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只能运用哭闹,攻击他人,躺在地上等方式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感知觉异常

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普遍存在感知觉异常的特征,自闭症儿童无法通过大脑进行整合来自各方面的感知觉信息,无法解读信息内容,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由此引发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小雨喜欢和别人进行肢体上的接触,但是每次出现肢体接触时,小雨总是喜欢用咬手的行为进行自我刺激。每次在其他人碰触到自己时就出现兴奋的表情,进而咬手进行自我刺激。

6.行为受到约束

自闭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喜欢自由的探索环境,并且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无目的的探索,不受任何约束。而教育者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时往往会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这就导致教育者行为与儿童行为相冲突,从而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小雨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处无目的的奔跑,每当家长要求他停止该活动时,小雨就会躺在地上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以此达到目的。

7.沟通困难

自闭症儿童由于无法和他人沟通交流,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幼儿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寻求意愿的满足。小雨在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会采用躺地上或者攻击他人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8.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环节,错误的教养方式会形成错误的循环,导致幼儿某些行为问题更加严重。小雨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幼儿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又因为小雨没有语言,沟通困难,因而小雨在家时行为不受约束,在家里最喜欢无目的地乱跑,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安坐。每当遇到喜欢的物品时直接拿取,每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躺在地上,当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站起来。因此小雨的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成为攻击他人。

9.其他方面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反应。适合自闭症儿童本身的教育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教育者的情绪反应也会影响自闭症儿童,当教育者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这种焦虑的心情也会影响自闭症儿童,教育者应该要有耐心,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尽量心平气和,向儿童传递温和的情绪。在对小雨的观察中发现,小雨会出现莫名的发脾气,攻击他人等行为。86EC0F32-59F1-4B2E-A1E6-1B9AF52C4CDB

五、干預措施

1.正面练习

当自闭症儿童出现情绪问题时,要求儿童即刻站立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再到腿,每个部位停留15-30秒钟,同时教育者要用温柔缓慢的音调进行数数,数数时尽量用简单的、重复性强的节拍进行数数,以此利用动作和声音来帮助儿童平复情绪。在最初进行平复时幼儿会出现激烈的反抗行为,不配合教育者,这时要求教育者要严格并耐心辅助幼儿跟随动作,改正错误行为,习得正确表达方式。如果儿童有语言能力,可以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情绪,或者让幼儿进行数数平静心情,以上行为反复练习直到儿童的情绪稳定。当儿童情绪稳定时,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在儿童情绪激动时应该避开教育,注重练习,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为主。

2.忽略不良行为

当儿童出现躺在地上、大哭大闹等情绪行为时,教育者如果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下一次将会出现更激烈的情绪行为,教育者可以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不理睬的方式忽略儿童行为。当幼儿是因为无法满足要求而出现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在幼儿情绪转好之前静静观察幼儿,此时并不满足幼儿要求,等到儿童的情绪稳定后,让幼儿安坐等待数秒后,此时满足幼儿的要求,在后续的教育中教育幼儿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从而降低幼儿情绪问题出现的频率。其次对于认知能力较好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在幼儿情绪稳定后,适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儿童有语言,应让儿童保证下次不做出这样的行为,以此来减少儿童的不良行为。

3.表扬良好行为

对于有情绪行为的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良好行为,每当有良好情绪行为出现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让幼儿慢慢了解到哪些情绪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情绪行为是禁止的,以此激励儿童多做好的情绪行为,减少不良的情绪行为。

4.厌恶制约

对于有攻击他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者也可以选择采用厌恶刺激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情绪控制。例如用严厉的语言进行谴责,适当采用站立惩罚等方式进行厌恶刺激。在站立时应同时要求儿童数数或者说简单言语,最好采用幼儿熟悉的并有一定重复性的语言,采用这种方式转移幼儿注意力,以期达到缓解情绪,减少不良情绪行为问题。但是在采用此方式时应该注意儿童的接受力,避免出现其他情绪问题。

5.转移注意力

当自闭症儿童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时候,教育者可以暂停活动内容,要求幼儿做其他事情,在选择注意力转移物品时,我们应当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简单的物品,同时慢慢丰富活动内容,直到儿童脱离原来情绪,恢复平静为止。在转移注意力训练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缓慢延长儿童发生情绪行为与满足要求之间的时间,以此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第二,当儿童的情绪平静时,教育者应该及时向自闭症儿童指出他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正确行为,并进行奖励;第三在转移注意力训练的活动中要注意教授幼儿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让幼儿学习合理表达情绪。

6.认知能力的训练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自闭症儿童由于自身的原因,对周围的事物无法进行合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并针对对方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反应,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应,因此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改善儿童情绪的效果。

7.提前告知法

在进入新的环境之前,我们可以提前向自闭症儿童描述新环境,使儿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新环境,以减少新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影响,从而减少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当自闭症儿童在进入新环境后情绪反应比较强烈时,这时应该由熟悉的照顾者带领自闭症儿童熟悉新环境,一旦自闭症儿童熟悉新环境后,照顾者应及时退出新环境,以便自闭症儿童融入新环境。

六、干预成效

通过表格2可以看出,在通过采用以上方式进行干预后,该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总体上出现的次数得到有效减少。该幼儿情绪减少原因的分析:首先幼儿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在有需求时幼儿采用指的方式获得需求,改正以前随意拿取或者直接抢夺的方式。其次儿童能够等待,在要求无法立刻满足的情况下,幼儿能够等待延迟满足。第三采用其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得到满足。但是对于该儿童的自伤性行为干预效果不是太好,该幼儿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

七、总结

稳定的情绪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帮助他们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桥梁,只有情绪稳定,自闭症儿童才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训练活动,学习生活技能,并能逐步学习如何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曾经有人说过:“假如你遇到一个自闭症儿童,那么只能说明你遇到一个自闭症儿童,但并不代表你认识自闭症儿童。”这说明自闭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具有个性化,对于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不同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并制定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以此期望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稳定自身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86EC0F32-59F1-4B2E-A1E6-1B9AF52C4CDB

猜你喜欢
小雨自闭症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