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是走向儿童的一种方式

2022-06-10 00:47余昆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哲学儿童探究

余昆

儿童有成人无法抵达的心灵中心

威尔士诗人R.S.托马斯的代表作《孩子们的歌》,从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儿童的心声,写出了成人无法抵达的儿童心灵的深处。诗的前半部分这样说: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即便是手脚并用,

你们成年人惯用的小伎俩。

就算用善于分析的目光,

搜寻和试探,

就算用顽皮的表情,

偷听我们的谈话,

你们还是找不到那个中心

……

我认同这样的“童声”。相信儿童确实有成人无法抵达的心灵中心,也相信不仅是儿童,人的每一阶段、每一个体都有如此这般的“自我空间”。当下所流行的“同理心”,或许可以将这种“无法抵达”向前推进一步。

如何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教育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个体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基础,唯有看清儿童,才能做出支持他们的教育。

我曾邀请几位朋友回想孩童时代自己上课时可能产生的疑问,并尝试以成人的思维去提问。我相信这样的疑问是有意义的,因为儿童提出的问题必定会同自我产生关联;倘若仅仅是课本上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儿童需要转换后才会与自己关联起来,如此学习才可能有效甚至高效。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如果环境安全、师生平等、学生能够得到鼓励,再加上多种合作探究方式,那么学生的疑问便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不同视角的不同人的解答。这不仅能够给予提问者合理的解释,也给所有参与者返还“集体的智慧”,这份智慧属于所有共创者,也包括所有的认真倾听者。

这样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迸发、知识的交流、思考的推进、理解的深入都真实发生了。

“哲学起源于惊讶”,探究走向意义

儿童的好奇与生俱来,试想他们第一次睁眼看见、第一次伸手触摸、第一次独立行走,一定会遇见非常多新奇的事物,心中充满无限的疑惑,有些靠自己的摸索和感受,有些依赖向他人提问来寻求解答……作为成人,我们是否注意到了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是否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柏拉图说“哲学起源于惊讶”,正如常识满足于习以为常,对课文的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惊讶”,我们有理由认为:“好奇”是“发现世界”的窗口。

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疑问都被解答了吗?为什么成人后就不再发问了?儿童哲学先驱马修斯在《童年哲学》里说到: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里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

成人乐于区分真实与假设,指向收敛;儿童却善于自由地运用想象力,朝向发散。马修斯在《与儿童对话》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案例:他以教室里的盆景为刺激物,问孩子们“植物会不会有欲望”,他们给出了以下说法:

如果你砰的一声撞到它们,它们不会哭,也许会有些伤痕,然后慢慢死去。

在花里面,有些东西像眼睛。

植物也许可以彼此交谈,例如用无线电波,或者飘来飘去的尘土,或者委托蜜蜂蝴蝶?

第一个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的爱与同理心,第三个回答有可能引发科学知识,我们似乎没有发现孩子对“植物是否有欲望”这个问题的聚焦回答,但也有相关性。比如第二个回答,假如老师追问:“你是说花有与眼睛类似的东西,所以它看得见世界,于是有了欲望吗?”孩子如果赞同的话则说明他在思考有欲望的前置条件是“看得见那些想要得到的东西”,继续追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产生欲望吗?”那么自然而然,孩子们对“欲望”一词的理解也就越来越深了。

诚实、自立、自省、妥协、正义……这些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当我们认真地提问“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时,恐怕大人也不一定说得出个所以然。以“妥协”为例,如果“决不妥协”成为孩子坚定的信念,那么当“遇见妥协”的时候,孩子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和无所适从感,“什么事都不能妥协吗?”以及“什么事都能妥协吗?”两个问题的抛出,会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再佐以生活实例为内容的话,“怎么做”也会同步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至于“人云亦云”,而是会生发自己的判断力。

思辨与价值,算不算解决之道

当老师向孩子抛出一个个刺激性问题时,孩子的思考是发散性的,此时倘若没有老师的支持,学生的思维可能会不断地跳跃,问题也在不知觉间转换,这就需要老师有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这种不受限的“发散性思考”对想象力、表达力大有裨益,但也需要老师适时地给出回应,积极引导并将问题聚焦,才能达成理解的目的。

当孩子步入小学中、高学段后,他们逐渐开始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期待有认识世界的工具。我们可以在与孩子的交谈中,给出一定的思维工具,以便他们“收敛性思考”,得出结构化结论,这样的思维工具具备可迁移性,在很多的场合都可以适用。

“发散性思考”和“收敛性思考”均是必要的。后者更像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思辨课程中这是目的;而在儿童哲学课程中,思辨是工具,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出的“脚手架”,可以让孩子当前的思考和探究更有效,获得感更强。

当一个人能夠分清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时,他一定会按照对的、正义的方式去行动吗?答案是“未必”。世界是复杂的,环境是多变的,聪明、懂道理、有辨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会做出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行动,甚至决策过后仍然左右摇摆、飘忽不定。

那么,在纷繁的世界中,究竟如何行动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价值算不算指引?思辨与价值的结合,算不算解决之道?

这里给出一个案例:老人倒地是否扶?如果你立即选择去扶,起作用的是内心坚持的“善良、互助”的价值观,为什么不担心被冤枉,是因为你坚信“法治、公平与沟通”的价值信念;如果真的被冤枉而得不到证明,即使郁郁在心但下次面临同样的境况时还能因“善良与互助”而继续帮助,这对应着“宽容”的价值观。做出行动决策的往往不是利弊的分析,而是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因为利弊有变化,但价值却相对恒定,是价值观在实质指引着行动,符合“冰山理论”的解释。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

对话式教学与儿童哲学

“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的初始階段,我们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分类,选择了54个价值,例如:平和、坚毅、自信、沟通,自立、自省、仁爱、契约,尊重、规则、权利、责任、正义、法治、平等、多元……这些价值无论古今中外,都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共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项目组编写了童书,以故事诠释价值,这也是项目的目标之一:以孩子的逻辑启蒙哲学。虽然这些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但并不适合直接给予,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在阅读中做初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每个词语包含的意义并非单一的,我们通过课程与孩子分辨情绪,让学生拥有多元化的理解。

项目并不囿于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专注于思考的激发、思维的发展,创造一个追求智慧的课堂和环境。“爱智慧”是“哲学”一词的原意,也是儿童哲学课程的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面对的是多个班级,个体自律力的差异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为了让课程更有效,更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平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我们不断尝试做双师课堂协调教学的探索,将更多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除此之外,我们还举办多期富有趣味性的“品格月”综合实践、每年一次的“儿童哲思创想”大赛、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以及每年暑假在乡村学校推广的儿童哲学阅读。未来,我们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将孩子日常阅读的一部分转变为哲学性阅读,让思辨、提问、对话在日常中发生;也将与老师一起共读、观课、探讨,更深入地理解儿童哲学,从这里出发,找到看见、理解儿童的途径。

评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块。儿童哲学的评估维度与常规课程有所不同,罗伯特·费希尔提出“智行为习惯”,包括:好奇——提出深刻而有趣的问题;合作——参与讨论;批判性——提供理由和证据;创造性——产生和建立想法;关怀性——培养自我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不是知识性的目标,像“合作”“创造”“关怀”这样的词语本身就体现着价值的意味。这些目标在儿童哲学的教学中得到实现,如果往下细分,评估可以做到可及、甚至量化。

“智行为习惯”旨在改善思维的对话方式为教学提供评估维度,我们的课堂可以用“对话式教学”来理解,师生平等、关注每个人的参与是基本特征,如果抛开其他,类比于“人是目的”,可以说“对话就是目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朝向更广泛参与、话题更聚焦、更有意义、探究更顺畅的对话进行,从而形成更高质量的对话,知识性的获得就只在其次了。

但是哲学性高悬其上发挥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主题的哲学性、探究方法的哲学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

儿童哲学课程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助产术”问题的探究走向“基本问题”,指向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定义、知识”。

我曾有一次看到孩子们玩跳沙发的游戏,其中一个孩子正要往下跳的时候,听到了“等一下”的声音,便立刻收住了力量,人自然地落下来。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能停在半空?”她回答说:“因为我太重了。”我问:“轻的东西就可以停住吗?”孩子回答:“是的。”我举反例继续问:“那羽毛为什么往下掉?”如果她回答是的,我再追问:“月亮有没有重量?为什么这么重却不掉下来?”并引导她思考:“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一次日常的对话,并没有预设探究的目标,但都在中途生成了,比如理解轻与重的界定、相对性,最终走向科学。

儿童哲学可以很大程度地将儿童放在“打开”的状态,儿童会因感受到安全而倾吐心声,由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探究时,当我们不以常态的价值观去做出明显的判断和纠正时,儿童便会在共同的智慧碰撞中形成新的认识,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引,形成他们还不够全面、成熟,但足够丰富和多元的价值观。

当然,如果孩子的陈述中有一些超越人际边界的情况出现,比如伤害(包括伤害自我和伤害他人)、欺凌、故意欺骗等,教师需要做出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必要时,继续以对话方式与孩子交流,以举例、反例等工具进行追问,以新的刺激物刺激新的思考,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关键时刻给予一些特定的支持。

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走向儿童,理解他们并找到让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成为智慧上、心灵上的伙伴。对于项目老师,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教育观。理解儿童的途径除了儿童心理学,还有儿童哲学,前者更多是居于成人式的观察和单方的解读,后者则是儿童式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发现。

附:『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

2014年5月,伊顿纪德品牌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青童教育联合开展『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简称“『故事田』项目”),面向全国偏远山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以“酷思熊”儿童哲学童话丛书为载体,让儿童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爱思考、会行动,“用孩子的逻辑启蒙哲学”,开启村小儿童的价值世界,唤醒儿童思考的力量。项目内容含面向村小师生的儿童哲学童书、公益课程、儿童哲学实践活动、儿童哲思创想大赛,面向教师的成长培育。

2014-2021年,『故事田』项目累积惠及全国30个省、156个市县,4500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50余万名乡村师生,为激活村小、激活乡村创造更大的可能,用一个个故事点亮一个个村庄。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成果博览会SERVE奖,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

猜你喜欢
哲学儿童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六·一”——我们过年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