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摘要:《醉翁亭记》是由唐宋散文的杰出代表欧阳修所写。此文在酒力的作用下借助山水和与民接触的场景,抒发了一种闲适的心境,达到艺术深化的境界。这篇散文的英译者是英国著名汉学家和汉语典籍翻译家翟理斯。他的译笔古雅流畅且讲究散文的音韵效果和内在的节奏感,在行文和措辞上比较能照顾到中国文化词语的趣味,也深得古典散文的音韵效果和内在的节奏感。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决定了典籍翻译可以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去阐释研究,这篇文章将用刘宓庆教授所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去对《醉翁亭记》的英译版本进行美学赏析,愿此次赏析研究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实践和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醉翁亭记》 典籍翻译 欧阳修 翻译美学
前言
宋代散文在继承唐文遗韵的同时,注重意趣的表达,既笔墨潇洒又委婉含蓄,同时文脉贯通,形象生动。所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宋八大家的美名源远流长。宋代著名政治家欧阳修所写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篇文学佳作。[ 1 ]在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因种种原因被降职到现在的安徽省滁州市时所作,但作者有了了解民间的机会,反而克服了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在酒力的作用下借助大自然和与民接触的机会,抒发了一种现实的心境,达到艺术上升华的境界。翟理斯把握了原文的音韵效果和内在节奏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一、《醉翁亭记》
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的滁州太守欧阳修创作了名垂千古的《醉翁亭记》。在被贬之前,他曾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太常丞知谏院等官职。因支持新政变法运动,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而被贬官。
在滁州任职期间,欧阳修实行利国利民的政策,大力发展民生民计,兴修水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滁州的山水又使欧阳修流连忘返。但当时整个大宋王朝却和滁州大相徑庭。仁宗皇帝虽然广施仁政,但流于形式,有鸿鹄之志,改革图强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久而久之,国家积贫积弱,欧阳修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2 ]这是他创作《醉翁亭记》的内心写照,一方面寄情与山水,一方面忧国忧民,二者结合在一起展现在他的作品里。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在文中,诗中有画面,画面中有诗,清新雅致,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本文创作于作者来滁州第二年,推行新政的失败,皇帝的贬黜,让作者郁郁不得志。虽外放到滁州,但也离开了是非之地。作者矛盾的心情在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乐”字贯穿《醉翁亭记》整篇,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仕途不顺,内心的报负无法实现和忧郁的心情混杂在一起,通过饮酒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排遣。在描绘琅琊山多姿多彩的画面时,传达了一个儒家信仰者的内心独白。[ 3 ]《尚书》中所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他寄情与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情怀。[4]
《醉翁亭记》结构精巧,有时露山水与画面,有时水流潺潺于卷面,有时人情跃然于纸上,形散,神不散。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紧紧握住一根“线”,这条线就是作者的内心活动。一个“乐”字贯穿于全文。正是这个“乐”字,整篇文章的起势,转换,结尾都归于作者的波澜不惊的感受。寄情于山水,是表达“内于心”的乐,写游人络绎不绝,是传达世间之乐,写觥筹交错,是彰显“饮酒之乐”,写鸟声悦耳,是“观鸟之乐”。[5]寄情于万物之中,享乐之其中,整篇文章因山水而乐,因乐而起情,虽是碎片的描述,但也是元神具在。
二、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导论》是刘宓庆先生关于翻译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在书里,刘宓庆先生完美地建立了翻译美学大厦。按照其书名理解,在《翻译美学导论》这本书中,美学和翻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费道罗夫,曾在其著作中这样说:翻译,顾名思义,就是用目的语言通顺,忠实地表达母语语言想要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我国唐代,贾公彦所著的《义疏》上就有过类似的表达: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在美学和翻译中间是存在割不断的联系的。但这种关系需要桥梁嫁接,语言学就充当了这个媒介,翻译召唤美学,美学解释翻译,相看两不厌,翻译美学是时代的呼唤,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翻译美学》中,刘宓庆就提出了对现今翻译理论界三个至关重要的翻译词汇:开始——审美主体,结束——审美客体,过程——审美再现。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在翻译审美再现中,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相互作用。[6]众所周知,处于现实中的人是认知、赏析、评价审美客体和创造美的主要载体。在其中,大体这四种人组成了创作团队:翻译者、评价者、演出者和赏析者。由于年龄、心理、文化、教育背景和赏析能力的不同,各个翻译审美主者有他们自己的审美观,从哲学上说,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审美对象时,会做出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理解,正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应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心理特征的审美主体的水平和审美需要。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其他创作的发展倾向及其艺术品的主体价值。[6]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它也是审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关系中,它与审美主体相对照。在翻译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相互促进、融合、作用,产生美的既视感。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相互融合,促进的过程中,从审美主体内在所产生的感官感受,间接感受其中包括具有美的属性的大自然、人类、艺术、哲学、科学等等,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单就意识形态而言,它包括戏剧,悲剧,喜剧等等。就哲学意义来说,这是审美活动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构成主要矛盾,同时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审美实践的过程就是使主要矛盾双方达到相互和谐的过程,世间万象一旦成为审美客体,审美客体就成为了审美主体情感、思想、思绪的宿主,审美主体便会通过这些内在形式来表达审美客体。 [7]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
所以说就整个审美系统而言,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相得益彰,形成了整个审美客体。形式系统是指目的语的本来特点,是可以通过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认识到的美,就是通常所说的形式美。如语法、句式、读音等。和形式系统相反的是非形式系统,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象、情、意、志。[8]就翻译本身而言:在翻译主体和客体互动过程当中,是客观存在的,且蕴含一定美的价值东西在里面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目的语,也就是翻译原文。审美再现:就翻译这个角度来说,审美再现的过程是用母语解释目的语的过程,它是翻译实践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整个翻译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其中的媒介——也就是我们译者,是否能无限接近于100%的还原母语,把母语的本来面目和本来的美体现出来,这就非常重要了。
三、翟理斯英译《醉翁亭记》的审美再现
翟理斯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文化、语言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在十九世纪中叶,翟理斯出生于英国牛津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翟理斯的父亲是当地一个非常有名望的牧师。翟理斯父亲从小就言传身教,督促翟理斯摘抄拉丁文、古英语、希腊文等,而且还督促他大量的阅读古希腊著作。在这种古典教育背景下,形成了翟理斯认真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为他将来研究中国文化和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本文将从审美关系中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对《醉翁亭记》的英译文进行解析,力图展现译文的形式美和非形式美。
1.从形式系统美入手
(1)句式
1)醉翁亭记
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醉翁是欧阳修的自称,译为old drunkard,亭应该是凉亭(arbour),所以醉翁亭译为The Old Drunkards Arbour要好些。记可译为the story of ,标题《醉翁亭记》可译为The story of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也可不译,直接省略,因为其中并没有多少故事可以描述。从形式系统的客观句式意义上来看,此种译法,言简意赅,按照母语组织模式来输出。
2)若夫
“若夫”虽是连词,有连接上下段落的作用,但用在句首或也有发音的功效,按照句式的表达手法,英文翻译中不必翻译出若夫。
3)射者中,奕者胜
古文中的对仗句,译文亦对仗工整:Every archer hits his mark,and every player wins his partie。Partie为法语单词,指比赛,又有角色,对手之义。
(2)词汇
修辞手法。日出而林霏开,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太阳出来了,树林中的雾气就逐渐消散。翻译成英文为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此处把太阳照射出来翻译成peeping(窥视),此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整句话意境活了起来,从抽象到具体,实现了审美再现的过程。
2.非形式系统审美再现
(1)意象
通常所说的意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主体相互作用,通过主体的情感,思想和情绪等而表达出来。说的再形象点儿,意象就是寓意之思想表达象之感受,总的来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人物思想,情绪的客观存在。比较文学中对意象的定义为:主观上的思想和客观存在的物体相互作用,这也就是经常说的物象,它是有某种特别含义和思绪在里面的,把情寄托在物上。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中,作者翻译为the beasts of the fields and the birds of the air are rejoicing at the departure of man。此句中鸟翻译成bird,禽增译为the beasts of the fields,作者通过鸟,禽等实物的描绘,试图产生人物与景色相互交融的效果,让人流连忘返。译文中,作者使用了相同的意象即“bird”,再现了鸟的美学价值。
(2)情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一句,先以一名词短语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引出句子,再以brings one 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成句,但是译者并没有忘记心理感受原理,因而加了within earshot of(在听觉所及的范围内),实在很有必要。此谓在文学中不忘科学,人文之情不背科学之理。
(3)风格
文章简洁明了,形式工整,倒装强调也颇得原文之妙。唯述以文指著文以记之,翻译为discourse with them,乃成与之交谈。虽然discourse也有著文之义,但是和with 连在一起使用,那么这种意思就会弱化。如果西方人能理解为与之共赏奇文,则幸甚。
四、结语
这篇文章从翻译美学的形式系统审美再现和非形式系统审美再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醉翁亭记》英译版本的审美再现。中国古文英译是文学翻译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古文英译应该和散文翻译,戏剧翻译,小说翻译拥有一样的地位,把古文翻译做好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独有的文化非常具有帮助,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共同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贡献,这正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自秦汉以后,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成型为以后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道德经》言简而意赅,《逍遥游》缥缈而意深,《论语》言正而微言。文言文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表述简单。在我国古代,很多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可以说文言文本身就是简练的代名词: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较为少见;二是文言文多有省略,多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三,历代作家讲究语言锤炼,力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现有的风格。既微言——此乃形美,又大义——此乃神美。文言文的两大特点正好和翻译美学理论中的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相呼应,所以说翻译美学可以对古文进行美的赏析。
【参?考?文?献】
[1]翟理思.《醉翁亭记》赏析[J].中外文学翻译教程,2008(07):229.
[2]曾文雄.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1):44-48.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41,168.
[4]翟理思.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辑)[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5-60.
[5]袁劲柳.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
[6]何亚红.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现代交际,2014,12.
[7]汪榕培.盧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曹明伦.英汉翻译二十讲[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9]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姜秀靓)0880D64A-C198-45C2-8E33-7F10A71B8D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