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娟
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辅助作文教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四年级学生写作能力深入探究,详细阐述了几种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小学高年级写作的难度增加了,对学生词汇量的储备以及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素材积累上都要有一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可是在小学四年级写作教学中,写作训练机会有限,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强,在写作时不能快速找到写作思路。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协助学生正确认识写作主题,进而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还是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上,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比较枯燥,缺少逻辑思维和创造性,对学生没有诱惑力。而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思维发散等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教师必须关心学生基本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作文指导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确保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写作学习中。
2.不能调动情感,思维能力差
当前,感情缺乏是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度重视写作的方式,没能将关键内容真实地表达出来。此外,写作思维拓展也是亟需改进的作文指导问题。也有一些小学生采用模仿的方式学习写作,懒惰,有依赖性,不能独立自主地思考,导致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写作,仍然是令学生头痛的学习内容。因而,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采用逻辑思维训练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学生后期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完成文章内容的传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对应的写作主题风格,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促进作用。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理清自己的逻辑思维,并将自身的逻辑思维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逻辑思维训练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对很多事情不熟悉,如果不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思维拓展训练,会导致学生对作文有关主题认识不到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训练模式,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对作文主题的掌控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天性爱玩,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用传统教学形式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文本和图片相融合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对图像很敏感,对文本不感兴趣,因而可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课堂教学,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中。
小学生刚开始学校生活,对写作并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概念,但对具体日常生活充满好奇心。而且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因此是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时期。传统的作文指导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学生乖巧、懂规矩、守纪律,按照教师的规定学习和做事,当父母及教师心里的好学生。但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在课堂上却接触不到,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其实是与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将思维导图引入写作教学中,根据关键字、图形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采用文本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写作逻辑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促进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关键点
1.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小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多,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清楚该怎么表达的情况,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这种情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写故乡自然风景类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展示农村的照片,激发学生对农村风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对照片进行拓展,发散思维,将自己对乡村田园的憧憬和想象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个环节,教师必须正确引导,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进行自主探究,防止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生逻辑思维错位的状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行业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结合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其他标准,对传统式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死板的,通常是教师单纯讲解写作技巧,要求学生记诵相对应的知识点,但学生对知识点的内涵却不理解,在应用时自然不能得心应手,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这一点,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优化小学作文课堂。
3.教师要正确引导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并将思维逻辑的培养与学生的想象力相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提高学生文章的真实性方面也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此外,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必须及时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确保对学生的指导是科学合理的,不要让学生产生受挫心理,要调动起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四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1.展示写作核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很多学生见到作文题时不会构思,头脑里的内容没法落实,使学生对写作愈来愈没有兴趣,且写作能力愈来愈差,最终导致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安排写作内容,就会感到写作其实并不难。
例如,让学生以“记一次游戏”为题作文,假如教师直接讲解怎么写,学生会感觉课程内容枯燥无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图片或大小不一、色调不一的线框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用 PPT 先将“游戏”放到思维导图的最正中间,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写哪一次游戏, 选择写哪些如参与人员和游戏环节等。教师将学生想写的内容简单地写在“游戏”的周边,随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印象深刻的事,在事件中自己的表现是怎样的,对应的情绪是怎样的,从而激起起学生的回忆兴趣。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写作的核心词,并利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2.区分内容层级,协助学生梳理结构
在开始写作之前,必须对要写的内容有一个总体掌握,务必清楚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叙写手法等,即务必详细地拟写写作大纲。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每一部分的内容,凭借思维导图就可以写出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的作文。
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让学生以家中所养的绿色植物为主,写一篇记述文。记述文是小学生写作的主要体裁,依据写作目标可分成不同类别,而且每一类别都有其特点。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写作架构时,应将所需叙述的目标作为中心语,协同写作目标的特性和写作类别各自列举思维导图的支系,不断增加内容,绘制详细的思维导图。因而在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选定的植物画出思维导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要描绘的绿色植物作为中心语,把该绿色植物的模样、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主要用途作为思维导图的支系,再依据各支系控制模块中的关键字去扩充内容。这样,学生在落笔以前便会成竹在胸。
3.進行集中训练,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小学中高年级的写作课程内容缺少系统性,写作必须长期进行训练,短期内没有规律性的写作课堂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快速提高。因而,教师要重视写作训练的系统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如,在学习完《猫》《母鸡》《白鹅》等几篇文章后,学生对“动物”这一主题有了更多了解。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生根据日常观察,结合教师的指导写作。学生用简易的思维导图绘制写作的结构,然后写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进行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时,必须先从整体上把握作文要求,找到关键词和写作重点,然后确定写作主题,列出写作素材,再将分散的写作素材串联起来,理清写作思路,进而完成总体构思。学生在确定主题时,必须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带领学生梳理写作的关键环节,并将每个关键环节联系起来,完成思维导图的创作。此外,为了让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必须在黑板上演示思维导图的绘画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内容,使其在写作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
比如,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时,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特点,梳理写作关键点。接着,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的不同部分进行汇总。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保学生熟练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类实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还能提升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中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其之后的学习也大有益处。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