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 翁创苗
近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到人大监督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全市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广州人大监督模式。
“广州整体道路通行体验不断改善向好,但市中心的通行能力仍相对较弱,需要政府更好地规划。”“我发现老城区很多地方都没有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灯接点配对也有问题。”…… 2021年7月20日,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羊城论坛》“交通微循环建设大家谈”现场,政府部门官员、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齐聚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交通微循环系统。论坛现场,不时会有激烈的辩论声或是自发的掌声和笑声。
《羊城论坛》这个深入民心的名字,已经伴随着广州人度过了30个春秋。在这30年中,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街知巷闻。作为内地第一个大型政论性公开电视论坛,她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和广州市电视台联合主办,是广听民意、收集监督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多年来一直参加论坛的时事评论员刘钢对此深有感触:“这个论坛办了30年了,为什么被网民评为最喜欢广州的50个理由之一呢?就是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政府决策的参与者,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所在!”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多年来,《羊城论坛》突出关注民声回应社会关切的选题原则,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论坛选题“政府重视、群众关心、社会聚焦”三结合原则,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具体要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出论坛议题。
从第1期的“禁放烟花爆竹大家谈”到第242期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大家谈”,每个选题都经过精心选择与反复论证。每年年底,市人大常委会会通过媒体、广州市人大网、电子信箱、信函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市人大代表及市有关单位、各区人大、各区政府征集年度选题,并拟出100多个年度建议选题。随后,从100多个选题中选出25个建议议题征求常委会领导、常委会各工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意见,经集中各方反馈意见后再选定10个正式议题和2个备选议题,提交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经主任会议原则通过后再行实施。
多年来,《羊城论坛》坚持直接向社会民众开放,市民可以报名免费参加,媒体记者可以现场发言和宣传报道论坛讨论情况,“不设围墙,不限定参加人员,不预审发言内容”的“三不做法”,一直为记者所津津乐道。而每期论坛结束后,常委会研究室都将现场大家讨论的内容观点整理成《市民意见情况反映》,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政府相关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实施的《羊城论坛》整改落实反馈制度,促使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每期《羊城论坛》的意见建议形成反馈意见,加以整改,推动了广州营商环境、学校安全、食品安全、五类车整治、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管理等民众关心问题的落实。
2020年8月的广州,骄阳似火,从老旧社区到高楼林宇,从风景名胜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活跃着人大代表的身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了全市11个区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共2 200人开展跨区域交叉检查人居环境整治,同时邀请区、镇人大代表交流学习。
“跨区域交叉检查,让我们能够跳出本区域的局限,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更好进行监督。”参与视察的省人大代表池锦玲说道。
常委会结合实际,积极在法律的框架内探索创新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大力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专题调研监督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刚性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创设了市区联动、横向协同、区域协作等监督方式方法。
除了明察,还有暗访,这更是检验监督成色的试金石。
常委会加大“暗访”力度,采取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先后组织对垃圾分类、水环境治理、停车场临时泊位等进行了暗访,聚焦顽瘴痼疾,同步同向发力,使人大监督工作监督在点子上、关键处。“我认为明察可以发现问题,暗访则更能看出症结所在。”多次参与暗访的市人大代表潘映珊对此评价道。
此外,科技也为监督赋能。常委会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广州智慧人大”系统,通过大数据全面联结和智能分析,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实现了监督“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目标。
2020年,市、区、镇三级人大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常态化运用,优化系统智能分析功能,加强数据管理和应用,利用系统提升预决算监督质效,开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信息产业财政投入、税费收入等专题分析,推动政府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增强了人大预算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常委会的指导下,全市各区也积极探索监督新方式。如,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暗访调研机制,运用“天河人大”公众号,在全市率先开展代表“随手拍”活动,建立完善转办、交办、督办等工作流程,推动相关部门及时回应、解决代表反映的问题,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该做法正在向全市推广实施。再如,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监督议题等实行“一事一专班”“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视察”“一年一审议”“年终一测评”,以“五个一”全链条闭环式监督促进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增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原有区、镇两级预算联网监督全覆盖基础上,完成街道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应用全覆盖,并对10件民生实事以及102件代表建议继续实行“一对一”督办,推进项目建设,提高办理实效。对代表议案决议落实情况连续3年督办。
2021年8月8日,一则“广州新增52所‘民转公’幼儿园的新闻,让家长们奔走相告,这是常委会持续监督推动学前教育工作的一大进展。
2017年1月,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林永亮等4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和栾玉明等36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领域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议案》,并作出决议。
这两个分别针对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以及文化教育等的议案,直面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不仅是人大代表表达人民群众的呼声,更是常委会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将人大常委会的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和监督权相结合,增强人大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
五年来,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两个议案决议,从随机抽查到突击暗访,从“点名道姓”到犀利问询,常委会先后通过组织实地视察调研、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市区联动、区域协作等监督方式,并借助“广州智慧人大”的议案办理监督系统,督促市政府突出重点抓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解难解疑统筹协调机制,通过监督手段积极加以推动、协调。
在常委会持之以恒地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下,广州的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评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优秀等次。58个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推进,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分批分类得到了解决。特别是民众所关心的“幼有优育”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硬资源大幅提升,如期完成了学前教育“5080”的目标任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人大监督中所蕴含的人民至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