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 侯明珠, 孟丽岩, 钱 悦
(黑龙江科技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22)
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耗能装置,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可有效减小结构的最大变形,但震后会使结构产生残余变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自复位系统(Self-centering systems,SC)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或者消除结构的残余变形,若将结合自复位结构和BRB,可以降低结构的残余变形和最大变形,将结构的地震反应降到最低。因此,具有可恢复功能的BRB已经成为抗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受到了全球地震研究学者的青睐[1]。
2011年,Miller等[2]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自复位防屈曲支撑(Self-centering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CBRB),在BRB两端设置SMA棒提供恢复力,实验表明该支撑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延展性及有效的复位能力。2012年,刘璐等[3]提出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SCBRB,由预应力钢绞线来提供恢复力。2015年,王涛等[4]提出了一种弹簧式 SCBRB,复位系统由弹簧和方钢管串联组成。2016年,徐龙河[5]采用碟簧作为新型的复位材料,小变形位移下,碟簧拥有较大的承载力。2020年,钱悦[6]研究一种基于碟簧型的可更换SCBRB,解决了耗能系统难以更换的问题。SCBRB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同时作用于结构中还可发挥其可恢复能力及复位能力,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解决了BRB残余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7]。 SCBRB紧跟社会的发展,满足可恢复抗震结构的要求,减小经济损失,为结构提供韧性能力。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节点板作为连接支撑和框架的主要构件,节点板性能的好坏通常会与整个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密切相关[8]。节点板的破坏会导致节点连接处失去原有功能,引起整个框架结构脆性破坏,从而严重降低了结构抗震性能,节点板对整个结构体系尤为关键。赵俊贤等[9]提出了防屈曲支撑滑移连接节点的构造方式,有效减小了节点板的塑性损伤。笔者以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焊接框架节点为研究对象,对支撑复位系统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建立支撑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调整系统复位率,以揭示支撑复位能力对框架节点的影响规律。
SCBRB自身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同时作用于结构中还可发挥其可恢复能力及复位能力。影响SCBRB复位能力的因素有复位率、强度比、屈服位移比等,其中,支撑复位能力主要通过系统复位率来控制。SC第一刚度由内、外管刚度共同控制,SC第二刚度由系统复位率α和BRB第二刚度共同确定[6]。
KS2=αKh2,
(1)
式中:KS2——复位系统第二刚度;
Kh2——耗能系统第二刚度。
支撑的复位能力通过残余变形来衡量,系统复位率对支撑复位能力起着决定作用。加载时,承载力主要由KS2和Kh2控制。卸载时,KS2和Kh2控制支撑的残余变形。为更好研究支撑复位程度对支撑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令Kh2为定值。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支撑在支撑复位率α=0、α=0.5、α=1.0时,随着支撑残余变形的改变,支撑复位程度对支撑、节点板和梁柱的影响规律。
文中以文献[10]中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BRB基础上增加复位系统,采用ABAQUS软件对L型子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支撑复位能力对节点板塑性损伤的影响。SCBRB的简化模型通过BRB和SC并联实现,BRB采用桁架单元模拟,SC采用ConnSect连接器,其可以实现支撑复位功能。梁、柱、节点板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忽略耗能系统中内部构件的接触作用。梁、柱尺寸分别为2 825 mm×200 mm、4 825 mm×350 mm,节点板尺寸为426 mm×250 mm,节点板与梁柱焊接相连。SCBRB焊接节点板子框架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B点为水平滑动铰支座,C点固定,支撑仅对节点板提供支撑轴力,在E点输入水平位移荷载,加载位移的选取和输入将会在加载制度里进一步阐明。
图1 SCBRB焊接节点板子框架有限元模型Fig. 1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CBRB welded gusset plate subframe
为更接近钢材实际弹塑性行为,采用Q235钢参数设置,对各构件截面赋予材料。梁、柱、节点板、BRB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复位系统本构采用双折线模型。在ABAQUS复位系统双折线模型的复位系统预应力分别为-1 500、-450、0、450和1 500 kN,其所对应的复位系统的位移分别为-120、-1.2、0、1.2和120 mm;BRB弹性模量为206 Gpa,泊松比0.3,屈服力461.8 MPa,塑性应变0,截面面积2 338.7 mm2。文中框架节点采用与文献[10]相同的材料性能设计参数,梁、柱和节点板弹性模量均为206 GPa,泊松比为0.3,材料密度为7 850 kg/m3。
接触关系选用面面接触,梁、柱和节点板相接触时,梁、柱内表面为主表面,节点板外表面为从表面。梁和柱相接触时,梁内表面为主表面,柱外表面为从表面。切向选用罚函数,法向硬接触,摩擦系数μ=0.3。
对梁底、柱底、荷载作用处、SCBRB与节点板连接处采用耦合约束。为模拟真实梁、柱和节点板的焊接约束关系,采用绑定约束,相当于焊接。BRB系统和SC系统相并联,采用MPC绑定形成SCBRB;SCBRB和节点板之间采用MPC栓约束。对于模型边界约束,框架仅设置平面内转动自由度。把支撑简化为二力杆,取桁架单元结构,故A点约束3个平动自由度,B点为滑动铰支座,C点为固定端,支撑与节点板铰接连接,D点约束3个方向的平动自由度。
多遇地震下,高层钢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限值分别为1/250、1/50,加载时从1/250逐级递增。罕遇地震下,高层钢结构弹性θ限值为1/25。θ共取9个幅值,分别为1/250、1/200、1/100、1/67、1/50、1/40、1/33、1/29、1/25,每级幅值仅循环一圈,加载制度如图2所示。
图2 加载制度Fig. 2 Loading system
梁、柱网格尺寸分别采用30 mm×30 mm、50 mm×50 mm,厚度均为1层,梁板与柱体的连接为绑定连接;节点板网格取6 mm×6 mm,厚度为3层,节点板与梁柱焊接相连,焊缝横截面为12 mm2的等边三角形,横向长度为752 mm,纵向长度为200 mm。SCBRB为桁架单元,无需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见图3。
图3 模型的网格划分Fig. 3 Mesh generation of model
支撑滞回曲线分析,层间位移角为1/50时,不同支撑复位率的支撑滞回曲线,如图4所示,当α=0时,复位系统不发挥作用,此时支撑相当于BRB,初始加载时,BRB滞回曲线呈线性上升,刚度幅值变化甚微。随着外力卸载,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滞回环无明显变化。当荷载持续增大,支撑进入塑性阶段,结构开始出现残余变形,刚度呈线性下降阶段,残余变形随卸载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加,复位系统开始逐渐工作,当α=0.5时,复位系统第二刚度增大,卸载提前,随着支撑复位率的逐渐增大,滞回曲线的变化由“梭型”逐渐向“旗帜型”过渡。当α=1.0时,初始时屈服位移小,刚度大,很快从弹性过程进入塑性阶段,支撑滞回曲线为“旗型”,耗能能力稍微减弱。
支撑复位性能分析。由图4可知,随着α的增加,残余变形逐渐减小,复位能力增强。当α=0时,残余变形达到最大值80 mm,复位系统不发挥作用,此时支撑相当于BRB,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60。当复位系统开始工作,α=0.5时,在卸载阶段,支撑呈线性下降,此时残余变形为40 mm,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21;当α=1.0时,支撑承载力增大到3 000 kN时开始卸载,此时残余变形2 mm,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413,支撑基本实现完全复位。由此可见,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加,支撑的复位能力在不断增大,残余变形由80 mm逐渐减小至2 mm,支撑复位率对复位能力影响较为明显。
支撑最大轴力分析。由图4可知,当α=0时,在加载阶段,只有耗能系统工作,此时支撑为BRB,支撑最大承载力为1 100 kN,耗能系统不发挥作用。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大,支撑复位能力逐渐增强,当α=0.5时,继续加载,承载力逐渐增大到2 500 kN。当α=1.0时,支撑基本实现完全复位,持续加载,承载力增大到3 200 kN。在α=0和α=0.5区间内,支撑承载力增加幅度较大,最大承载力提高了1.27倍。在α=0.5和α=1.0这个阶段内,支撑承载力增加幅度减慢,最大承载力仅提高了28 %。由此可知,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加,对支撑最大承载影响较大。在α≤0.5前支撑承载力迅速增大,在0.5≤α≤1.0时支撑最大承载力增长逐渐缓慢。
图4 不同支撑复位率的支撑滞回曲线 Fig. 4 Brace hysteretic curve with different brace stiffness ratio
由子框架的应力云图,如图5所示,当支撑复位率α=0时,此时支撑相当于BRB,支撑无复位能力,柱上翼缘处开始出现弹性变形,梁柱翼缘相交处出现了应力最大值,为324 MPa。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加,复位系统开始启动,当α=0.5时,支撑对子框架作用的轴力逐渐增大,柱端塑性变形范围缩小,应力增大,变形逐渐集中到梁柱交接点上方,此时应力最大值为389 MPa。梁端塑性损伤逐渐减小,塑性发展程度逐渐降低。当α=1.0时,随着支撑轴力的增大,柱端塑性损伤增大,塑性损伤范围也由梁柱上端交界处逐渐向周围扩大,其中柱端塑性损伤扩大较为明显,应力最大值为428.4 MPa。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加,在0≤α≤0.5范围内,柱翼缘塑性铰逐渐上移,随着支撑轴力的增大,应力增加了65 MPa, 框架塑性损伤提高了20.06 %。在0.5≤α≤1.0范围内,梁柱节点处塑性损伤增大,范围也向梁柱翼缘扩散,塑性损伤主要向柱翼缘处扩散,此时应力增大至39.4 MPa,框架塑性损伤增大了10.13 %。框架承担的剪力主要集中在梁柱节点,有利于控制在荷载下梁柱翼缘的面外变形,减小SCBRB轴向变形及其累积塑性耗能的损失。
图5 不同支撑复位率的框架节点应力云图Fig. 5 Stress nephogram of frame connections with different brace stiffness ratios
结构层间位移角为1/50时,不同支撑复位率的节点板应力云图如图6所示。当α=0时,此时支撑耗能系统发挥作用,支撑复位系统不工作,节点板应力最大值分别出现在与梁柱翼缘相交处的右上端与左下端,应力最大值345 MPa,节点板其它地方应力分布相对均匀。随着支撑复位率的增大,复位系统启动,支撑对节点板作用力增大,当α=0.5时,节点板塑性损伤已逐渐扩散至支撑与节点板相交处,节点板应力最大值为373 MPa。进一步增大支撑复位率,节点板塑性损伤逐渐下移扩大,应力损伤分布较为均匀,应力最大值388 MPa。随着支撑复位能力的增加,支撑对节点板的作用轴力加强。在0≤α≤0.5范围内,节点板应力变化较为明显,应力增加了8.12 %,节点板塑性损伤转移至支撑与节点板相交处。在0.5≤α≤1.0范围内,节点板应力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为缓慢,这个阶段应力增加了4.02 %。
图6 不同支撑复位率的节点板应力云图Fig. 6 Stress nephogram of gusset plate with different brace stiffness ratio
通过调整支撑系统复位率分析了支撑复位程度对支撑、节点板和梁柱的受力性能,给出支撑复位能力对框架节点的影响规律。
(1)SCBRB与框架节点板相连时,随着复位率的增加,支撑残余变形减小,在0≤α≤0.5范围内,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由1/60逐渐减小至1/121,在0.5≤α≤1.0范围内,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由1/121逐渐减小至1/2 413,支撑复位能力得以发挥,结构抗震性能增加。
(2)随着复位率的增加,在0≤α≤0.5范围内,柱翼缘塑性铰逐渐上移,随着支撑轴力的增大,框架塑性损伤提高了20.06%。在0.5≤α≤1.0范围内,梁柱节点处塑性损伤增大,范围也向梁柱翼缘扩散,塑性损伤主要向柱翼缘处扩散,此时,框架塑性损伤增大了10.13%,梁柱节点处塑性损伤增大。
(3)随着复位能力的增加,在0≤α≤0.5范围内,节点板应力变化较为明显,应力增加了8.12%,节点板塑性损伤转移至支撑与节点板相交处。在0.5≤α≤1.0范围内,节点板应力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为缓慢,该阶段应力增加了4.02%。复位系统屈服后表现出刚度增大的特点,节点板应力变化显著,其应力先迅速增大,后又缓慢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