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香 蔡连艳
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山东青州 262500
荨麻疹是多种因素诱发的皮肤、黏膜暂时性水肿,表现为瘙痒、风团等症状,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如病程超过6周、每周发作2次以上,则称为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CU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抗组胺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停药后容易反复。中药汤剂治疗CU效果显著,但汤剂苦涩难咽且疗程较长,对患者依从性是很大的考验[1]。因此,探寻患者容易接受的中药给药方式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桂枝汤制备的脐疗粉治疗CU,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CU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20例,女35例;年龄19~65岁,平均(36.51±4.43)岁;病程2~25个月,平均(10.13±2.43)个月;其中过敏体质者6例。观察组男19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36.82±4.70)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0.09±2.38)个月;其中过敏体质者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课题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审2019-03-01)。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2]中CU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风寒束表型的临床表现,症见风团色淡,瘙痒,遇冷则重,得暖则减,或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浮紧;③年龄18~65岁;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1周内曾应用抗组胺药物,4周内曾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②物理性荨麻疹;③严重全身性疾病;④对本研究药物成分有过敏史者;⑤脐疝及脐部皮肤损伤者;⑥妊娠、哺乳期女性;⑦依从性差,不能按疗程系统治疗者。
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江苏联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19)口服,10 mg/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汤脐疗。具体方法:药用桂枝、白芍、大枣各3 g,甘草2 g,均为颗粒剂;生姜10 g,以杵臼捣为泥,并与上述颗粒剂调为糊状。患者取仰卧位,以脐为中心铺成直径约3 cm的药饼,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20 min后用无菌敷贴覆盖,24 h后清除脐疗粉,1次/d,隔日治疗1次。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临床症状评分采用欧洲荨麻疹评分标准[4],评价内容包括瘙痒程度,风团数量、直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每项分值0~3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水平。
根据疗效指数评价2组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5]。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好转:3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30%。
治疗后,2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直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n=55,分,
治疗后,2组CRP、IL-4、IL-17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6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8%(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55,例,%)
CU全球患病率约0.5%~1%,女性多于男性[6]。目前认为,CU发病主要与食物、药物、物理刺激、精神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有关,发病机制包括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反应等[7]。研究[8-9]发现,CU的发病与Th1、Th2细胞失衡密切相关,Th2细胞介导血清IL-4、IL-17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炎症反应进一步刺激肝脏合成CRP等相关因子。因此,血清CRP、IL-4、IL-17等炎症因子水平可反映人体免疫应激反应,与CU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上述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常作为评价CU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中医学认为,CU属“风疹”“瘾疹”等范畴,以风寒束表型居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72%的CU多于夜间发病[10]。其病机为患者禀赋不足,卫气不固,营血不足,夜半卫气至虚,风寒直趋营血而发瘾疹。治宜散寒祛风、调和营卫。本研究采用桂枝汤脐疗,方中桂枝散寒祛风,白芍养血和营,取“治风先治血”之义;大枣、生姜和胃健脾,使气血化生有源;甘草味甘,以缓瘾疹起病之急,并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达调和营卫、安正祛邪之效。药理研究证实,桂枝汤具有抗炎、消肿,抑制毛细血管渗出等功效[11];临床荟萃分析也证实,桂枝汤治疗CU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抗组胺药物[12]。可见,无论药理还是临床研究都证实口服桂枝汤治疗CU有效。但以桂枝汤脐疗治疗CU,给药方式改变后是否依然有效,则鲜有文献报告。
肚脐即中医之“神阙”穴,为先天之命蒂,居任脉,通达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为中医外治常用穴位。脐部组织疏松,神经、血管丰富,经脐给药可通过穴位刺激、经络感应、药物透皮等方式,发挥经络、神经体液调节及全息胚胎效应等作用,达到调和营卫、疏通经络及调节免疫的目的,从而减轻CU风团、瘙痒等症状。另外TDP产生的高热可温通经脉,促进药物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直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RP、IL-4、IL-17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桂枝汤脐疗治疗CU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桂枝汤脐疗治疗CU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这为CU的治疗提供了简便、高效的中医外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