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医院综合维修巡检系统探索

2022-06-09 06:16刘祎鹿澎李思童张雨霏赵多娇王健青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后勤联网监管

文/刘祎 鹿澎 李思童 张雨霏 赵多娇 王健青

基于物联网的技术手段,建立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使后勤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巡检信息数据的应用来提升物业监管效率,进而改进后勤保障工作。

2002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拉开序幕,2015年《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着冗员多、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能够减轻管理压力,缓解后勤人员臃肿的现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节约下来的人力物力得以用于医教研一线的发展。后勤服务社会化固然成为各个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监管物业公司成为各大医院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建设智慧医院,提升综合维修巡检的工作效率,提升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需要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结合物联网对物业综合维修巡检工作进行研究,建立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

巡检工作监管现状

综合维修是医院物业管理以及医院后勤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水、电、气、暖等应急维修处理,基础后勤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都是综合维修工人职责范畴,而为了保证医院后勤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定期对重点点位、区域进行巡检也是综合维修工作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综合维修巡检工作,是通过手写巡检记录的形式记录巡检过程,物业监管人员定期对巡检记录进行监督和检查。巡检的内容和频次根据招投标文件中的监管细则进行规定,例如对电气类维修的巡检工作规定内容如下:每年对所有排风扇进行一次保养、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季度对所有热水器进行一次除垢、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

由此带来的问题包括:巡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不够及时和准确,纸质版的记录需要进行手动录入,才能够进行信息化的分析,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记录的时间和记录的内容需要依靠巡检人员自身的素质,不同的巡检人员记录情况差距较大。巡检的过程不能进行监管,巡检的记录只能体现巡检的结果,不能够对巡检的过程进行监管,可追溯性差。巡检路径混乱,巡检的地点、时间和顺序由巡检人员自行进行控制,没有合理的规划。

基于物联网的巡检工作优化

在智慧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后勤作为重要保障部门,也提出了诸多如医院后勤一体化平台、医废管理平台、院内导航服务、安防系统和RFID资产盘点等系统。但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未能紧贴实际使用需求,甚至有些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不能为实际的管理工作起到决策性帮助。后勤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劳动来解放工作者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现有的先进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机制,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智慧管理,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供管理者使用。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商定的协议连接物品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主要由3个层次组成,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的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体系构建

利用传感器设备进行第一步感知层工作,包括采集点位信息、筛选数据、设置巡检方案等;网络层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传输;应用层是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判断、存储并反馈,从实际应用层面帮助监管人员对整个综合维修巡检流程进行管理。

在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下,建立巡检监管系统,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物联网的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功能结构层

巡检流程的逻辑处理依据PDCA循环确认。PDCA循环是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对于巡检流程的设计,首先制定巡检的整体计划,即对所有重点点位、区域做到相当频次的、不遗漏的巡检,并将巡检结果准确计算并反馈至监管端;接下来依据巡检目标里所规划的内容设置点位,并将感知设备使用蓝牙等技术手段与系统客户端相连接,在系统里设定巡检频次、巡检人员、巡检结果等关键信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效果,看是否符合制定计划的预期,找出问题,必要时调整计划;对实际产生的结果进行处理,如果计划执行成功,已确定的数据即可予以标准化,如若失败,则需要调整整个巡检流程,再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计划主要分为3个方面:巡检点、巡检路径和巡检任务及内容的确定。

巡检点的确定:巡检点由两个方面进行确定,一方面是在建筑运行过程重要的巡检地点,这是各个建筑通用的特点,例如机电运行机房、配电竖井、室外污水箅等;另一方面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建筑薄弱点,这是各个建筑独有的特点。此项根据以往维修数据进行确定。

建立巡检路径:巡检的路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路径,根据巡检的空间布置、巡检周期等,将各巡检路径形成周期循环,巡检时间避开就医高峰期。巡检路径的优化,可提升巡检的工作效率,减少巡检人员因等待等原因,产生消极情绪,提高巡检的质量。

巡检任务及内容:巡检的任务根据每一个巡检点的特点进行单一化定制,并根据巡检的情况,由巡检监管人员对巡检的内容进行加减。任务与内容的动态调整是避免相同的巡检任务让巡检人员产生熟悉感,从而降低巡检的效果。

图3 巡检系统部分巡检点明细

实施主要分成两个层级:管理者级和实施者级。对于巡检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时管理者需要进行首次巡检,以确定巡检计划的可行性。实施者为日常巡检人员进行巡检工作。

检查主要通过巡检记录数据的收集,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巡检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线上审批,进行维修,完成整个巡检的闭环工作。同时问题的反馈可以为决策者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持续改进,整个巡检系统是通过动态进行调整和改动的,以期可以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根据医院建筑的重点部位和物业申请、科室申请,以及一站式报修平台中的数据,分析出经常进行维修的点,这些点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筑特有的薄弱点,布置了297个巡检点位。每个点位是通过蓝牙定位技术,可通过蓝牙与手机终端进行连接,其传输距离在1~50m范围,内置纽扣电池可持续工作一年。并通过蓝牙智能网管进行每个点位的蓝牙信号手机,并对巡检点的监控进行管理,实施将数据传输到监管人员的监控平台,形成巡检点的物联网系统。

巡检监控系统运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优路径,将相同点较多的路径进行合并,计算出最佳的巡检路径。

根据巡检点的特性,定制化巡检项目,并及时进行上传。巡检情况可随时从系统中导出,某个巡检点的巡检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巡检点巡检记录

如若巡检工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隐患并维修,维修记录会通过自发工单的形式上传到巡检监管系统,自发工单占总维修工单的比例越高,说明工人越可以在巡检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监管人员可以在巡检系统上实时看到各点位巡检次数和完成情况,通过对巡检工作的成果验证巡检工作的可能性,并随时通过突发情况对巡检任务进行调整。

巡检监管系统使用后,2020年全年,医院报修工单由2019年的50919单降低到38961单,同比下降23.5%;自发工单约为21240单,占总维修工单的54.5%,说明综合维修巡检系统得到了有效应用。

物联网综合维修巡检系统实施的是一种以预防为主、主动维修的综合维修制度,减少后勤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点,降低因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延长了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并节约了维修成本。物联网综合维修巡检监管系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维修巡检工作,提高了物业监管的力度与时效性,进而提升了整个后勤保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后勤联网监管
“身联网”等五则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监管交通
后勤装备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