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钟波 ,严绍杰 ,郑维友 ,谭凤霞 ,3,易提林 ,3,柴毅
(1.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0;2.长江大学动物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3.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ntrar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引进,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鱼类养殖品种。作为典型的肉食性淡水鱼类,加州鲈具有肉质鲜美、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温广等特点,其养殖前景好,市场需求量大,在广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份的养殖面积较大且产量较高,目前很多地区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
湖北省加州鲈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其苗种一直依赖于从广东等地引进,成本高,运输距离远,苗种来源一直是湖北加州鲈养殖的主要瓶颈。江汉地区主要是指湖北省中南部,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目前该地区借助养殖温棚技术,通过对营养条件和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的调控,已经实现了加州鲈提前达到性成熟并成功繁殖,基本实现与广东同步。早繁苗种在温棚内集约化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后再下塘,较以往自然条件下4 月中旬繁殖,可明显延长当年生长期,有效缩短养殖周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现将江汉地区加州鲈早繁苗种在温棚内集约化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该试验位于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养殖基地。选取钢构车间内5 个圆形水泥池(直径为4.0 m,高为1.0 m),水深为0.8 m,池内采用微孔增氧设备,ρ(溶解氧)≥6.0 mg/L,水交换量 6~8 L/min。
养殖水源来自湖北四湖流域上游的太湖港渠,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通过温控设施将养殖基地钢构车间内养殖用水水温保持在(27.0±1.0)℃。
由湖北省太湖港水产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0 年2 月初,在温棚内人工繁殖的加州鲈早繁苗种。
选择体格健壮、规格一致、体表无伤的个体,投放前使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泡10 min 左右。于2020 年 2 月 16 日投放,苗种规格约为 1 200 尾/kg,每个水泥池投放约5 万尾,密度约4 000 尾/m。
苗种投喂加州鲈专用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约为51%,赖氨酸含量≥3%),拌入乳酸菌和维生素C等添加剂,根据苗种各个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及时调整饲料型号。每天早晚各投喂1 次,投喂时间为20~30 min。投喂时保持慢-快-慢节奏,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5%,根据天气和吃食情况及时调整。
加强日常管理,在手机终端随时查看在线水质监测结果,保证水体清新,溶解氧充足。定时清除池底粪便及剩饵。每天定时观察苗种吃食及活动情况,记录生产日志,定期消毒鱼池,加强病害防治。
苗种培育过程中适时分级,保持规格一致,避免其互相残杀。每10~15 d,使用专用鱼筛将少量大规格苗种筛出,单独饲养。
自2 月 16 日投放早繁苗养殖至 4 月初,约50 d,经随机抽测,其平均体长6.7 cm,平均体质量12.7 g,平均规格达到80 尾/kg,成活率58.7%,饵料系数为0.86。
4 月中上旬出售加州鲈大规格苗种约1 800 kg,共约15 万尾,按市场价格2.2 元/尾,收入共计33.0万元。其中苗种、水电、饲料、人工等费用约25.2 万元,利润 7.8 万元,投入产出比为 1.00∶1.31。
该养殖试验所用加州鲈苗种产自江汉地区,为2 月初采取温棚培育方式所得。通过控制温度、水流等,集约化培育约50 d 后,4 月初即可获得80 尾/kg 的大规格苗种,成活率超过50%,此时室外池塘温度已稳定在18 ℃以上。可见该批早繁苗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在养殖过程中未发生病害。通常在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加州鲈亲鱼4 月中旬才能达到性成熟,而该养殖试验中,早繁所获苗种较自然条件下养殖提前了2 个多月,有效延长了当年生长时间,年底前可达到商品鱼规格,显著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风险,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