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礼姣
摘 要:“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核心的动力”。“通过所完成的解答,检查这一结果和重新回顾得出一结果的思路,以此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发展他们的解题思维能力”。正因为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学习有如此大的帮助,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更应该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又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反思习惯;反思教学;逻辑推理
新课的评价标准以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逐步转向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反思教学就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教学方式,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反思习惯就尤为重要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是多途径的,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培养学生的初步反思习惯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不能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否则实际效果不佳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应该可以多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使学生能够自己找出不足、纠正错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二、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行为
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巩固升华,为更好更深刻更准确地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亲自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第二任教师,从而提高学生的分辩能力,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感性认知逐渐一升到理性认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的反思也是逐步进行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逐渐递進、螺旋上升,如果采取急于求成,一步到位、拔苗助长的方法,不但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独特的思维会被大水淹没,潜能未能挖掘而石沉大海。
三、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和复习,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系,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同时我们不能单一、机械地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省,这样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的提问,引导他们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在这个反思过程中考虑:(一)回忆解题思路;(二)概括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点;(三)多渠道思考问题;(四)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而有条理。例如让学生设想出达到要求的各种条件,如要求“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通过我们已经提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解答这道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要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汽车行的路程和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 “路程÷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这种由结果再分析所须要的条件,既检验了学生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又是一次很好的反思过程。
四、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
“教学抽象”就其本质而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属个人行为,而必然又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人创造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这方面,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的:
(一)教师引导促反思 例如有些同学对应用题的单位有些模糊。如一道题的问题是这样:这箱水果要多少钱?一个学生回答:“这箱水果要25钱”。其它同学立即纠下了他的错误,说应该是这箱水果要25元。他顿时涨红了脸,满脸无辜,我知道他是按照我们通常找单位的方法去做的,没有考虑到到问题和特殊性。虽然他现在知道了答案,但未必见得能理解,所以下课后,我把叫到办公室。我说:“你今年多大?”他说:“9岁。”“能把话说得更完整吗?”“我今年9岁。”我故意说:“不,我是问你有多大,当然应该说你今年9大。”他立刻给我纠正:“不,是9岁。”见他能够理解到表示年岁的单位“岁”,我又如法炮制地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是135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5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在这时我再问那你说“一箱苹果多少钱?”它的单位是什么?他产即用肯定语气告诉我“是元”。我微微一笑,看着他蹦蹦跳跳地走了,从此,他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调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们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
(二)集体讨伦促反思 活动即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 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认识有差异。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顺序颠倒、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这也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对解题思路的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通过相互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各自的理解,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反思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因此,为了学生正确的建构数学概念,采用集体讨论、争辩的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
(三)写日记促反思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的进步。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的但未与教师同学交流和问题;作业中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在记录过程中,自己本身就会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考虑得多了,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自身的学习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巍,张玉艳. 小学教学评价——数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2]刘如德.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J].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3):56~106.
[3]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J].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8):65~125.
[4]刘兼,黄翔等.数学教育评价[M]. 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