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和原则

2022-06-09 07:24:52张书艳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所学数学知识

张书艳

数学微实践作业是学生在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化理解巩固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这是数学复习与巩固,能更好地延伸数学课堂内容,是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的主要途径。很多老师过于依赖课本,盲目布置大量习题,作业设计存在缺陷,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认知。如果数学作业缺乏科学依据,不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限制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极度反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孩子感兴趣的数学作业是目前教育主抓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微实践作业设计形式,并提出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

一、小学数学作业现状

(一)机械化

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布置工作时只限于写作业,呈现机械化重复现象。虽然有助于教师评判,但它简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会灵活思考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数学能力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1]。

(二)题目难,问题多

很多老师都采用大量应用题提升学习成绩,熟能生巧是不正确的,虽然有效,但很枯燥。当作业数量过多,但其难度高时,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缺乏灵活性

作业设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趣味性。未成年的学生年龄小,在许多问题上的理解和做法都是不成熟的。如果作业只强调学习成绩和缺乏兴趣,学生可能会感到恼火,产生厌烦心理,这不利于学习数学。

二、作业设计策略

(一)增加作業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业设计必须脱离单一枯燥乏味。作业题目应为“新颖、活泼、有趣、好奇心”,以活泼有趣的作业内容代替重复单一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内容。

如对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写数字教学过程中,如果孩子重复书写数字,肯定会感到单调、失去耐心,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可通过以下形式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同学们,今天写各自家庭电话号码,可以是爸爸或妈妈,好吗?但是老师告诫你要认真写,不要弄错,否则就会找不到你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爷爷奶奶的。学生兴高采烈地停止说话,大家都会写下来。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揭示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和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广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还需要通过学习和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能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善学生应用数学思路,使他们所学的每一类知识都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二)动手操作作业

学习数学应深入学习,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动手操作作业能加深对数学的印象和理解程度。如通过学习三角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自备相关材料,并使学生能够独立创建不同的三角形,然后在制作过程中注意自己做的三角形。还可以分组,共同制作与三角形相关的图形和产品,并熟悉其特点。如在长方形教学中,面积是长方形属性,也是重难点知识,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测量和计算家中电视机的面积;在完成作业后,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与生活中遇见与数学知识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知道:电视机是一个长方形的,电视机大小计算方式与上课老师用长方形的方法计算面积一样的。这样,就能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灵活性。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动手操作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不被理论知识所限制,动手操作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加强学生重点知识记忆[3]。

三、作业设计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在学习中不能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习程度、理解能力和身心特点。如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布置较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

数学教师设计数学作业过程,多以实践作业为主,同时保证作业趣味性,让学生了解知识,想主动学习知识,这样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丁玉华.小学数学情智型作业设计的原则与实践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8):43-44.

[2]赵静.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东西南北:教育,2018(1):277.

[3]李宁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14(11):56-57。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所学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名落孙山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