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生活化教学理念与新课程理念具有紧密的联系,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索与实践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是为了满足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掘数学学习素材、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1在数学理论知识上,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当前的多数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父母习惯于包办的教育思想,导致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低下。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低下的现状,结合课堂中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借助数学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在此基础上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混合运算”这部分数学知识后,教师要想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此部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为“跳蚤市场”。也就是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或者图书等,在跳蚤市场上进行合理买卖。学生在购买不同物品的过程中,能够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计算出想要买的数量和总价。这种数学活动的积极开展,可以强化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保障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1]。
2运用问题引导法,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从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看待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数学学习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学问题导入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保证数学问题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数学问题创设的合理性、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数学问题的导入作用,带领学生一同进行问题探究,满足新课改下的数学课程教学要求。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在简单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课桌面积的计算,并提问:“除了课桌面积计算之外,书本面积、教室门窗面积等如何计算?”以便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面积计算知识进行计算,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应用核心。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应当更多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其主动发言,进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解决中去。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主要起到简单的课堂教学秩序维护和学生状态调整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做铺垫[2]。
3布置操作任务,动手探究
“做中学”是生活教育理念的方法论,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生活教育理念的方式之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数格子、转化法等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主要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总结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提到了数格子。基于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带有格子的纸张,纸张上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确定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完格子后,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平行四边形是否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呢?”此时,部分学生发散思维,观察平行四边形,并沿着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剪切,如做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高进行剪切,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到另外的一个斜边上,获得一个长方形;在平行四边形上作出对角线,沿着对角线剪切,将两部分沿着斜边拼凑,获得一个长方形。对此,学生很容易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和拼出的长方形面积一样。教师提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是‘底×斜边’?”部分学生不加思考地给出肯定的回答,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不同的回答使学生产生困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愈加感兴趣。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再次对比剪切前的图形和剪切后的图形,发现二者的关系。通过此次观察、对比,大部分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由此迁移数学知识储备,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来,教师不仅使学生在学有所得的情况下增强了数学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化其理解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所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发展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郭建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27):140.
[2]张文.小学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19(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