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俊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母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语用能力。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简单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用来进行合理且得体交际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根据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以达到双方有效沟通与理解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现状不佳,主要表现如下: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实用性文章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加大,但是多数文章都经过改进,缺少了一定的真实性,同时由于文章语言的书面性较强,且学生本身的语用综合能力偏低,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碰到生僻的词语或生字很难迅速理解其含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语用意识
要想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必须要先培养其语用意识。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因此,语文老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内容布置上,语文老师需要保证内容的个性化、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阅读预习中保持一定的阅读热情,并深入到文章中切身体会,对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标注。这样的模式和流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其语文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1]。
(二)增设交际性阅读内容
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能够让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无障碍交流,其中心和重点意在“交流”,因此语文老师应当要适当为学生增设交际性阅读内容,将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所涉及的交际性阅读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中,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内容来对语言的应用技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改变传统书本理论性较强的阅读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此,语文老师需要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基础,并将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生活场景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将生活性内容作为语文阅读的材料,并使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锻炼语文语用能力。
(三)丰富语文阅读资源
语文老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语文阅读资源,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第一,语文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不同的阅读方式,准备丰富的材料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接触到更多的阅读训练,向更高层次进阶;第二,为了避免阅读资源局限于教材及教辅,语文老师应当借助当下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来进行阅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引进更多当下流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真正提高其语用能力。
(四)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走入课堂,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同教学手段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符合当前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很多语文老师都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将知识通过信息化展示,一方面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策略训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需要根据面向的小学生群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小学生小学语文水平实事求是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需要以小学生为中心,不断地更新新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荆艳艳.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