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视角下浅谈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2022-06-09 02:50彭臣晨罗敏婷
文教资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本科生

彭臣晨 罗敏婷

摘 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学术培养机制不完善、本科生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困难。根据上述问题,本人聚焦课程建设,探讨了提高高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具体举措: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实现科学成果的有效转换;构建开放的课程资源,打破学术围墙;建立以专业课为基础的学术培养机制,适应国家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完善本科生的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最终实现一流本科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课程建设 本科生 科研素质

一、本科生科研素质与课程建设

英国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是为传授知识而设立的,也是培养理智的场所,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开阔思维的“绅士”[1]。到了19世纪,大学的职能提升到科研与教学并重,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门精通的技术,参与到老师的学术研究之中。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为广大本科生积极参与学校科研工作创造条件,推动本科生走进科研课题、实验室及研究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模式支撑高质量大学技术人才培养。[2]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国家要求提高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由此可见,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愈发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突破点,同时也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课程作为科研和教学的交汇点,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保障,在应然和实然之间成为一流本科建设的关键和根基,可以说“没有一流的课程,‘双一流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课程建设尤为重要,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命门”。课程建设是提升学生科研素质的需要,反之,促进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陷入学术培养机制不完善、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困难等方面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创设性地聚焦在课程建设的视角下,探讨相应的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课程建设措施: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引导,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构建开放的课程资源以及完善以专业课为基础的学术培养机制,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期望以整体协调的方式实现大学课程质量的复合迭代增长,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困境

(一)本科生学术基础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国内外高校的学术培养体系中,仍然没有对科研型课程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目前,科研型课程主要以日本与美国两个国家为主。在日本本科阶段的教育体制中,整个学习阶段被分为三年课程教学与一年科研毕业论文训练,学生前三年的课程学习没有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学生流动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学习,也没有固定化班级的概念,大四则进入研究室进行调研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通常采用小组教学法。在美国,每个学生对每门专业课在每学期一般都会按要求撰写3—4篇作业论文,通过学生的出勤率、作业、期中考、期末考、论文等各项综合评估,最终评定总成绩。大多数美国大学的本科生没有毕业论文要求,科研训练在平时,所有大学课程采取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隊合作能力。

在中国,科研型课程建设质量水平有限,学校的学术基础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大部分高校将国外两种培养模式相结合,大部分本科生前三年至三年半接受课程教学,后一年进行科研写作训练,同时在前三年的课堂学习中穿插着论文写作训练。在论文写作方面,学校对本科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指导力度还有待提升,虽然国家已将论文规范写作课程列为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必修课,但是由于课时少,学校不够重视,学生在论文规范和写作方面往往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导致在学术实践中存在论文格式不规范,缺乏理论深度等问题。部分学校的结课论文环节在期末综合考评中占比不高,教师要求低,导致学生主观上不够重视,常以借鉴拼凑的方式完成任务,结课论文撰写的质量参差不齐。另外,从课外活动层面来看,参与国家及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的本科学生占比较低。究其原因还在于科研素养的培养课程在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不受重视。学生自身缺乏科研经验,创新创业项目难以独立完成。本科学生的科研素养不高极易造成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较高的科研素养是我国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化的具体体现,“一流”学校需要“一流”人才,“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我国部分学校本科生的学术基础培养机制仍有待完善,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学生的学术基础薄弱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科研能力来源于科研思维和科研精神,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综合能力。[3]在有关学术素养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多数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虽然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基础但比较薄弱。学术素养不高主要体现在综合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素养及数据处理能力上。在综合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分析方面,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检索工具和查询信息的途径,但由于在平时缺少正规的指导,没有形成严谨的科研意识和习惯。在论文撰写中过度依赖一些简单的搜索引擎,如百度、酷狗等获取信息,缺乏对权威学术资源平台的使用,这种行为不利于日后开展严谨的学术性写作。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大部分高校学生不会使用常见的专业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一方面,这些数据分析软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实际操作难度,导致很多大学生并不热衷于对这些技能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很多高等院校专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培养计划,这将会对学生后期学术性写作产生一定影响。

部分学科缺乏实践锻炼,尤其是理工科,课程专业原理抽象,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但是部分高校的工科专业的学生仅仅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的相关科学实验室的模拟视频,无法参与具体的实地实验,学术研究的基础仅仅建立在相关科学的模拟实验下,科研素养得不到明显提高。部分本科毕业生在真正体验了工作岗位及深造后才首次接触科研设备,由于自身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动手能力不足,对实验进度及日后的科学研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对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批判及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又开始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力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然而,如何衔接理论与实践课,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可以支撑其实践实操;实践课程究竟要增加多少最为合适;实践实操是否真的能落到实处?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解决。1AFF5F7A-2088-4DE4-8657-690D8616BE88

(三)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注入。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中诞生的一切问题都是探究高深知识的钥匙。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理解的课程。实行的课程是任课教师实际开展的课程。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充当了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的管理者应当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将已有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促进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有效转化,提高高等教育课程质量。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已经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建设通常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应对,从众性的课堂模式也无法迸发出创造力。这极大地影响了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论无法运用到现实情况中,教学不具备时代性、适应性,没有将大学的两大职能教学和科研相联系,失去了教育的意义。科研在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中的比重极大,在这一标准下,教师的发展严重受到科研任务的制约,使其在科研与教学之间分身乏术,难以有足够的精力钻研课程建设的问题,更没有精力指导本科生的科研任务。

三、走出科研课程建设的困境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要尽快走出科研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引导,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构建开放的优质课程资源,建立以专业课为基础的学术培养机制,通过不断完善本科生的课程建设,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最终实现一流的本科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根据德国教育改革家洪堡的思想,在课程建设中,教师应善于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科研成果向课程教学的有效转化,而且也丰富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科研资源,促进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科研引入教学既体现在教师的“教”上,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上。

(1)在课程教学上,教师应使用多样化的方式促进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已有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地激发本校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兴趣。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在培养其科学素养时,适当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促进课程的时代性和适应性。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炼专业课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与自主创新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思想灵感的碰撞,才能不断推进科研,才能由此迸发教育的火花,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在学生学习上,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学校相关的教学科研项目,学会了解和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研究数据,参加学术讨论,较早一步掌握一些有关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国家创新技术创业项目,指导学生自主申请专利与应用软件产品著作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如绘图、排版、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提炼与解决科学问题。

(二)构建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打破学术围墙

(1)促进开放的网络资源走进校园。学校可利用网上现有资源,加大相关课程宣传力度或将其加入教学内容中,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术基础薄弱问题。

(2)校际资源流动互通。高校与高校间开展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在区域协调推进的同时,增强校际资源互通。例如,2021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继续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北京大学将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放56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清华大学开放27门次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未来的教育必然是校际互通,各取所长,形成省市学校互动,发展每个学校的优势研究领域,打破学校围墙、学术围墙。[4]

(3)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联动,实现当代高等教育的“小先生制”。开放面向更多本科生的开放式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让更多本科生充分共享科研资源,以便更好地与研究生互相交流,了解课题相关的系列科研成果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使本科生对科研论文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使他们面对一些创新性的问题时不再盲目,有法可循,激发更多本科生對科研学习的热情,促进一流学科教育成功落地。[5]

(三)完善学术培养机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积极探索整合优秀课改成果,突出新的课程教学特色,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1)加大对学术基础课程的重视。学校应完善相应的指导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提早参与科研训练。大学生所要修学的课程数量普遍偏多,不少“水课”穿插其中,因此我们要明确高等学校学术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和定位。大学生科研就是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为目标,应用课堂所谓理论概念、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课堂上学习的很多抽象的课程和理论得以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获取,科研是如何用理论。大学生科研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求知欲和强烈的科创激情。

(2)以本科专业课内容为课程导向,配备完善的教学基础条件,以本科专业课程为依托,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学校可将学术基础课程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之余可以拓展一些关于学术研究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一定的科研方法上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加深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不断提升学生学术研究水平的教学目的。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一是学会使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查询国内外文献,提高文献查询、分析、综述能力;二是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科研支撑知识和技能,提高项目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果和结论,学习如何以文档资料形式总结和撰写,提高文字表达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四是对于科研项目的成果展示阶段,提高课件制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保持课程评价的弹性与张力,学校有必要将课程的阶段目标与发展目标融合进评价体系之中。同时要兼顾多主体需求,不仅要参考专家学者的评审意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还有必要吸纳社会人员的想法,以更好地使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贴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

四、结语

众所周知,在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征程中,高等教育要不断提升大学的学术自信。[6]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自信离不开新生血液的注入。[7]眼光敏锐的学者已将目光投向大学生,期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模式支撑高质量大学技术人才培养。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融科研与教学于一体,被普遍认为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8]较高的科研素养是“一流”人才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任务和标准。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有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构建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的学术培养机制,引导大学生提高科研素质,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将报国利他的志向作为自身发展的终极驱动力。[9]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纽曼的大学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对纽曼大学理想的重申[J].高教论坛,2021(10):103-105,120.

[2] 张万福,李春.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00-201.

[3] 滕培秀,黄发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21(10):29-33.

[4] 练洪洋.教室“拆墙”,大学共享[J].人民周刊,2021(4):18.

[5] 王建明,周洁.从课程建设视角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J].江苏高教,2007(3):84-86.

[6] 杨清.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研究,2020(10):62-67.

[7] 林杰.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意蕴、表征、危害、根由及匡正[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2):74-82.

[8] 孙荪,余秀兰.国外本科生科研评价方式的比较分析[J].江苏高教,2019(11):114-118.

[9] 孙荪.本科生科研:意蕴、价值与制度化路径——基于美国的经验[J].江苏高教,2018(7):66-69.1AFF5F7A-2088-4DE4-8657-690D8616BE88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本科生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