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定位思考

2022-06-09 02:04万真真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服务体系河南省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功能定位相关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点任务不明确、价值追求不清晰、馆内特色不显著、依法办馆思维弱化等问题。本文将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为突破口,明确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对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探析。

一、明确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基因、是一种血脉、是一个家园、是更深层次的民族品格和精神支柱,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自信建设的基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而公共图书馆又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阵地。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骨干,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图书馆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和功能演变,明确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核心价值,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一)发展历程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5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朝末年“图书馆”一词的产生阶段,其主要的功能定位是收集、保存、传播文献资源,以达到开启民智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是民国时期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除第一阶段的职能外,增加了对下一级图书馆的辅导培训职能。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图书馆的核心机构,其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省级公共图书馆研究、培训、参考咨询及协作协调的功能定位逐渐深入人心。第五个阶段进入到网络化迅速发展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逐步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都有鲜明的特点,扩张自主式的发展途径使得公共图书馆事业百花齐放,但在各级图书馆职能的挤压、竞争下,使得省级公共图书馆一方面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也使得省级公共图书馆对自身的功能定位陷入迷惘状态。

(二)研究现状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理论争论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定位不清晰的状况引发了图书馆界学者的关注。王妍在《转型期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一文中,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省级公共图书馆自身三个方面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地位,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省级公共图书馆自身功能定位上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1]。李臻、彭松林在《省级图书馆功能定位调整的多维度探析》一文中认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界限不清晰、特色不鲜明、核心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从综合弘扬图书馆核心价值、凸显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担当、引领省内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和参与本土文化建构四个维度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2]。贺美华、邓文池在《现代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思考及构建》一文中提出现代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应呈现独特性和阶段性。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学者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的讨论还处于探究实证阶段,主要的讨论方向集中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阅读推广方面、地方性文献的收集保存方面、地区性图书馆间合作与协调方面、图书馆业务辅导与培训方面、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方面等[3]。有的学者将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别于国家图书馆和省级以下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以突出省级公共图书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连接作用;有的学者认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该规避不同级图书馆间的竞争,在现有条件下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在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支撑。

三、河南省图书馆功能定位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图书馆简介

河南省图书馆在戊戌变法和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输入文明”“开通民智”的风气中诞生,便担负起“启发愚蒙,增进智识”的历史重任。百年来,河南省图书馆坚持“保存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服务广大民众”的宗旨,植根在中原沃土,承接河南厚重文化底蕴,不断发展进步,已经成为我省传播科学文明、启迪民众智慧、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4]。河南省图书馆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成果,为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馆内现设有18个对外服务窗口,阅览座1000余个,年接待读者超百万人次,设立了10余个图书流动站;整修重建24小时阅览室,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智能化、全天候服务。河南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于2011年建成并开通,资源总量达56TB,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服务。河南省图书馆还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分中心,依托基层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8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创立公益讲座品牌《豫图讲坛》,邀请知名专家每周日为读者提供知识讲座,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河南省图书馆积极探索二、三次文献资源开发,创办了《决策参考》《省长专递》等文献。还加强古籍保护,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9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创办学术研究期刊《河南图书馆学刊》,至今已出版200余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业务研究能力。加强对市县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辅导,推动资源共享共建,建立数字图书馆建设联盟、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联盟、讲座联盟。对口援建新疆哈密图书馆,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内县级图书馆学习指导,被中宣部等12个部委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5]。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图书馆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进步,也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断地扩充图书館的功能范围,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二)河南省图书馆功能定位现状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沟通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途径,对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的阅读模式和新媒体阅读载体的出现,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内容发生了改变,读者阅读内容更加偏向于便捷化、碎片化、时效性强的网络短文,这对包括省级图书馆在内的传统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助推下,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手段、馆藏规模都在快速扩张,使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场所、管理、人才、技术、服务等领域不存在优势。

1.河南省图书馆自身功能定位现状

河南省图书馆现馆址于198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距今有30多年时间,与近年新建的地市级图书馆在场所设施及经费拨付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河南省图书馆在代表政府履行服务职能方面,对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主导作用的难度越来越大。读者需求和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正在倒逼河南省图书馆克服现实困难,从软实力的层面加大人才培养和服务创新,同时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改造设施、力图以最佳的馆内环境、最丰富的馆藏资源、最给力的读者服务、最新的技术体验等方面吸引各类读者对河南省图书馆的持续关注,维持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地位。

2.河南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现状

“十四五”时期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图书馆应努力建设资源配置更合理、产品供给更丰富、公共服务更优质、交流合作更深入、品牌形象更突出的公共文化高地,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河南,为全省文化建设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但在实践中,一方面河南省图书馆试图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体系,增设新的服务领域,开设新的服务内容,以凸显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馆内接待读者数量下降、舒适阅读环境缺乏、参考咨询服务能力不足、馆内资源不够优化、新资源服务效能低下等各种问题叠加,成为困扰河南省图书馆发展的难题。反观河南省图书馆的业务,并未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凸显出自身价值,反而挤压了省级以下图书馆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引发了河南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提出,恰好推动了调整河南省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实践。

四、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功能定位的几点思考

(一)立足国家政策,结合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

柯平教授认为,政策法律、评估定级、发展规划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三驾马车。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标准。2017年11月4日《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是公共图书馆发展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要实现从法治化到法制化的转变,法制化是公共图书馆管理和发展的大方向。

(二)为河南文化竞争力提供资源保障

河南省图书馆集中省内大量的文献资源资料,具备收集、保存和传递文献资源的职能,不仅包含纸质书籍,还包括电子文献资料,为实现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平等、公正,为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技术保障。简言之就是健全省文献资源保障中心,从内容、方式、类型等多个层面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集中统一对区域内的文献资源进行采购和加工,为地方性的文献资源实现共享共建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以开展地方文献特色资源的二次开发。

(三)协调全省公共图书馆间的合作交流

河南省图书馆作为全省公共图书馆交流合作中心,要做好相关活动的筹划、实施和管理工作,重点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利用数字图书馆、智慧设备、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推动全省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内和省外图书馆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四)促进古籍整理再利用

河南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全新的改革,需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探索建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如河南广播电视台2021年系列节目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创新传统文化视听节目的艺术展现、时尚表达及传播技巧,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功出圈。古籍作为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特色,除完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任务外,利用网络技术使古籍活起来,也是古籍保护利用的重要部分。

(五)中原文化智库中心

承担河南省公共政策的协助起草、试点方案实施;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建立省内资源智库和人才智库的中原文化智库中心,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和情报分析,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为文旅融合提供思路方法。

(六)智慧图书馆建设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无论在思想观念、管理和运行体制、资金、技术标准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在法律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据悉,2019年,国内图书馆日接待读者231万人次,国内图书馆日借数量165万册,国内图书馆平均周开放小时约61.2小时,国内图书馆阅览室坐席约124万个,国内图书馆平均日均访问量2.8万人次。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时代后,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加,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单一图书馆仅利用本馆馆藏将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要解决文献信息量急剧增长以及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有限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必须走信息资源共享之路。

(七)融入场所基因,让图书馆成为传承的一部分

面对新兴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在强调标志性的同时,还存在与所处城市的历史人文、场所自然缺乏联系的状况,在建筑学层面上,展开对建筑所处区域的场所基因的探索与研究,采用提取、适判、承递等,营造建筑与历史人文、场所自然之间的关联性,并使之成为场所基因的一部分而向下传承。

五、结语

纵观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史,其功能定位是动态发展的,其服务范围是逐步扩大的,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探讨,对当前河南省图书馆在功能定位方面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定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妍.转型期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6):23.

[2]李臻,彭松林.省级图书馆功能定位调整的多维度探析[J].图书馆,2019 (11):56.

[3]贺美华,邓文池.现代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思考及构建[J].图书馆,2020(5):98.

[4]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贺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5):78.

[5]孔德超.孔德超百年守望 薪火相传[N].新华书目报,2019(4):22.

作者簡介:万真真(1990.9-)女,河南郑州人,中级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服务体系河南省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分级诊疗背景下发挥老年病医院功能的思考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