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展览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022-06-09 01:45唐安琪
文教资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摘 要:本文以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开馆展览为实例,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的美术教育职能,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的形式参与少儿美术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具体实施技巧,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少儿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展览 公共图书馆 美术鉴赏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美术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教育方针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术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使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课程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巩固,更凸显了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在概念、内容、实践路径、实施方法等方面都不断发展变革,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构建多元化美育体系的社会命题。我国著名教育家滕纯曾提出“大美育”的概念,认为美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学校不是实施美育和美术教育的唯一主体,审美教育亦可以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场所来实现。经过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美术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文化机构也逐步关注并参与美术教育的发展,但投入力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上海市于2020年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鼓励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教育教学活动。

公共图书馆作为珍藏、储存和促进各地文化丰富多样性的重要机构,正在积极地发挥它的美术教育职能。图书馆可提供多学科多角度的学习机会和氛围,从丰富多样的排架形式到精彩多姿的读者活动,从博大精深的典藏到美轮美奂的展览均是美术教育的良好载体和形式[1];也可利用展览服务,发挥美术教育效应的同时,打造公众审美品牌。当然,开展美术展览也是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渠道和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形式。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一直将开展多元化少儿美术教育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新馆开馆之际,该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国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的指示精神和对少年儿童“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的殷切寄语,秉持以美动人、以形感人、以情化人的原则打造主题展览,设置“童书森林”“童年书房”“童游世界”三大主题展区,通过精心设计和展陈,在实现阅读引导功能的同时,为小读者们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营造了很好的美术教育氛围。本文在简要介绍该展览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展览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进行粗浅分析。

一、引导探索美术世界,增强少儿美术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世界大门的钥匙,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术亦是如此。少儿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少儿美术教育是具有“未来学”意义的教育,无论他们将来是否以美术为执业,美育已经融入他们的素质中。少儿对一切充满好奇,贴合少儿认知特征和心理需求的展览内容和形式,能让他们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享受美育并由此产生探究美术世界的持久兴趣。因此,本次开馆展览将充分激发少儿对美术的兴趣作为首要原则,并深深浸润到展览的每一细节,使展览内容和形式兼具教育性和引导性,能够充分调动少儿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打开美术创作和鉴赏知识世界的大门,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效能。这要求策展人有前瞻性的策展方向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以及有效的执行力。为此,策展团队广泛查阅资料、搜集整理资源,反复推敲展览内容和呈现形式,以期实现展陈效益的最大化。

“童年书房”展区的环境营造采用仿西方古典壁柱门饰、几何墙饰、中式桌椅等视觉元素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风格,配以柔和的暖色光源,让观众充分体验上海少儿成长的弄堂,体会海派建筑文化之美。同时,各类互动性展项和影音视频也展现了海派童书之美。如“传家书房”展项,不同年代的书房以当时典型海派风格窗户和书桌相组合的形式呈现,当观展者站立于书桌前,墙上的影音装置便自动播放不同时期的少儿阅读场景。这些场景均经过专业布景和拍摄,精美的画面使观者身临其境地领略阅读之美、时光之美。“虚拟翻书”展项则用新媒体动态展示本馆馆藏的《科学画报》的章节内容,读者翻阅纸张,知识便跃然纸上,给参观者带来“书与画”的美学感受。“海上名社”展项的影片用手绘塑造艺术造型演绎故事,介绍了中国近代出版史及童书发展史。

“童书森林”展区的整体设计以大量花草树木为背景营造出森林的场景,寓意读者徜徉在知识森林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展陈主体由百本经典童书点缀的“智慧之树”以及围绕一圈的“书香小径”构成,木质的“智慧之树”从地面延伸到穹顶,顶部为透明灯膜,装帧精美的书籍错落有致地放置于树上,无论从哪个每角度看去都是一景。全景落地窗处的“书香小径”展柜上设有亚克力展板,版面设计以黄绿色调为主,图文结合,配以极具审美价值的绘本。展柜间有四个互动游戏屏,通过触摸屏上兼具美感和趣味的互动小游戏,演繹美术故事,使少儿获得色彩、图形搭配等美术知识以及创作能力。展柜侧面还有透明显示屏用艺术剪影的形式展示了三毛、黑猫警长等经典的少儿书籍形象,用人物各自特色的语言向大众传递了“责任、忠诚、坚强、好学、勤劳、创新”等社会主义新时代少年核心价值。

二、提供美术体验机会,激发少儿想象力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少儿的想象,涵养少儿的美感。”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突出体验感,美术教育的效能才能充分发挥。[3]“行动体验”模式下的展览活动是本次开馆展的一大特色。“行动体验”的参与感更强,观众可以身体力行,甚至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形式,展览内容的挖掘是策展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展览的立意须匹配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展览的主题若能与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紧密结合,将更有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但图书馆馆藏一般以古籍、手稿等文本文献类藏品为主,如何能让普通观众也能欣赏,这对展览的内容挖掘、展览结构、叙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策展上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来吸引观众,引发情感共鸣,观众参观后自然会被激发深度阅读展览图录和相关书籍的兴趣。

“童年书房”展区设置有“有声课本”知识感应区,该区域有几张民国时期小书桌和小书椅,墙面背景为丰子恺的画作。画作上,小朋友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当观展者入座,便可通过影音感应系统边观看画作,边聆听教师的谆谆教导声和学子的琅琅读书声。音画结合的展陈形式让参观者恍如穿越到民国课堂,获得感同身受的机会。多人互动触摸屏展项选取了绘本上的经典人物,如孙悟空、小鲤鱼等,只要点击,人物便会改变造型并弹出经典台词,既充满趣味,又给观者带来文化审美体验。

“童游世界”展区通过平板电脑连通展厅顶部的球形LED(发光二极管)多媒体显示器,参观者可以从中鉴赏许多国际优秀童书。丰富的体验使少儿乐在其中,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美术创作的素材。“童游世界”展区还会开展系列美术课堂,让观展者们画出他们心目中的童书。

三、借鉴美术教育理论,提升少儿美术鉴赏能力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曾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启发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4]审美是通过艺术性赏析和创造性活动获得的,从活动中得到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性。美术教育带给少儿丰富的内心感受,使其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可以简单概括为发现美、感受美、创作美的能力。美国美术教育家费德门将美术鉴赏过程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叙述,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分析,作者想表达什么;解释,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评价,你对作品的价值判断。

本次开馆展借鉴“费德门四步鉴赏法”进行内容设置。“童书森林”展区展示了图书馆典藏的中外优秀儿童绘本,这些极具审美价值的童书由鲍维湘、戈宝权等著名作家创作或翻译家迻译,图片则出自贺友直等绘画名家之手,对少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和生动活泼、色彩艳丽的版面,都为少儿“叙述”和“解释”提供了素材。“童游世界”为国际大奖获奖童书展,包含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儿童图画书奖等获奖作品,一幅幅风格各异、设计精美的书籍封面嵌入互动屏,在给少儿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引导他们下意识地进行图像的比较、分析和评价。“童年书房”展区展出我国少儿杂志出版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画报》的多套期刊。《科学画报》无论是文字插画还是书籍装帧,至今都颇具艺术性和研究性。少儿在观展时如同与大师对话,能真切感受到童书的魅力。展区还安放了典藏目录柜,既能供读者翻阅的书籍目录,又是一个艺术装置、一段时光印记。展览设置的评论留言区及作品评析在线课堂,为少儿表达自己对这些书籍及整个展览的感受搭建了平台,在美术作品鉴赏和评论方面对少儿进行简单的启蒙。

四、搭建家长参与平台,拓宽少儿美术教育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美国学者刘易斯认可父母在少儿教育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有效的家长参与可以帮助少儿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家长在少儿教育中力量不容忽视。通过定期开展双亲日活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家长讨论会等活动来提升家长的艺术素养,通过创设亲子室、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邻里互助小组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子女的艺术教育,家长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引导孩子们留意生活中的美等都是家长参与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现代化的少儿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示范—模仿”,越来越多的是以引导、陪伴和启发的形式来帮助少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家长在孩子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决策者和启发者的重要角色。

有鉴于此,本次开馆展览注重给家长参与少儿美术教育提供途径,设置了亲子雕塑、绘画、美术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设置了少儿美术作品鉴赏指导的网络多媒体课程。这些环节和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家长的个人美育素养,通过美育活动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不少家长因为缺少美术教育基本理念,在参与少儿美育的过程中产生很多误区。例如处于“涂鸦期”和“图式期”儿童的绘画,很多家长会用非专业的眼光看自己孩子的作品,简单评判画得“像不像”,严重打击了孩子作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平台,家长能够在和孩子共同参与美术活动的同时了解一些少儿美术教育知识,了解了儿童绘画的阶段性及其特点,初步理解美术教育的规律,进而理解孩子作品的内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少儿美术教育从学校和社会机构逐步向家庭拓展,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配合、相互补充的少儿美术教育新生态。

五、以展览陈列为依托,图书馆参与少儿美术教育的未来展望

举办展览是图书馆向大众传播美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典藏不再尘匿于书库中,宣扬美术作品所蕴藏的文化之美。针对少儿美术教育举办的展览,更要注重知识性与艺术性、体验性与思想性、活动性与创造性、主导性与主动性相结合,传递知识和美感。目前,图书馆系统为少年儿童专门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还不常见,以少儿美术教育为目的的展览更是罕见,因此,通过展览为少儿提供美术教育服务既是图书馆功能新的增长点,也能借此扩大读者群体为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实现提供助力。

图书馆还可以共享展览资源,实现馆际联合办展。各地区公共图书馆选取各自特色典藏,成为流动展品,开展流动展览。比如南京图书馆“‘人类的记忆’——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六十周年大型世界多样文化展览”荟萃了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服饰、建筑、礼仪等民俗风情图片,并到常熟、淮安等图书馆巡回展出,实现了展览的流动共享。少儿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美术培训、艺术鉴赏、艺术讲座等活动多方面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美育职能。[5]图书馆还可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团体参观图书馆展览,共同开创美育课程,直面了解典藏艺术。另外,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如利用图书馆的网站,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平台实现展览成果的共享将有助于受众群体的扩大,比如上海图书馆的“‘读书乐’全国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展”,在全国图书馆网站巡回展出,获得了大众一致好评。[6]

以上展览均对图书馆通过展览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如可穿戴设备、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等,不断丰富展览的内容,创新图书馆展览的形式,为少儿提供更多的美术教育资源和更好的美术学习体验。

六、结语

美术展览是图书馆展示其艺术典藏的重要窗口,展览不仅适合不同年龄段少儿观众的介入,还能满足少儿和家长的互动参与的需求,真正將图书馆的美术教育功能落到实处。形式多样的展览内容能够开拓少儿的艺术视野,培养少儿对美的真确认知和追求。图书馆美术教育的核心作用是在美术作品所传播的美学价值和少儿观众对美术知识的渴求之间建构一座桥梁,使他们以最科学和有效的方式获得生动且具有重要启发价值的美术教育。公共图书馆展览应秉持善待少儿天性、尊重少儿精神、呵护少儿文化、珍视少儿创造力的宗旨,通过具有实物性、体验性、现场感的教育形式,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把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唐安琪.浅谈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在美术教育中的角色[J].中国美术教育,2020(4):12-13,40.

[2] 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N].南方都市报,2018-08-31.

[3] 江杭.少儿美育与艺术传播的实践与探索——以山意画馆的教育理念为例[J].国际公关,2019(11):265-266.

[4] 徐元,刘娜娜.趣味、机制与文化本位:刘海粟展览实践与美育思想的现代性建构[J].美术观察,2021(10):75-76.

[5] 傅军.如何通过策展引导少儿艺术教育[J].上海艺术评论,2019(1):89-90.

[6] 岳继平.基于美术馆展览的艺术教育研究与课程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6):27-31.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