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
很多人觉得激素有副作用——吃了会发胖,用了就停不下来……而现在很多疾病的治疗离不开它。那激素到底能不能用,怎样使用才最安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让人“又爱又恨”的激素吧!
什么是糖皮质激素?
人们平时提到的“激素”主要指糖皮质激素,它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人们肾脏上方月牙形的结构叫作肾上腺,当它接收到脑垂体的指令后便开始工作。其中,一些名叫束状带的细胞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物质。这些皮质醇,被称为天然糖皮质激素,也叫作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活性,降低其副作用,人们对其进行了结构修饰,出现了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没想到吧,人们害怕的“可的松”们竟然是自身分泌的,它们是人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人们在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糖皮质激素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尤其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迅速增加,使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其可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快速分解,维持血糖水平,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糖供给。这样,机体就有足够能量做出有效防御,让人们迅速避开危险。
糖皮质激素除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代谢的作用外,还具有抑制免疫反应、抗炎、增强骨髓造血等作用。
基于糖皮质激素强大的作用机制,人们会用它来治疗许多疾病。比如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细胞异常活化或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组织器官损伤或出现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在使用激素治疗后,很多免疫细胞被抑制,炎性反应被减弱,进而毛细血管收缩,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控制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又比如哮喘,这是一种非细菌感染的支气管炎症性疾病,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这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就可以发挥很好的抗炎作用,显著缓解哮喘。
大家可能会认为糖皮质激素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天使”,然而這个“天使”也有“魔鬼”的一面……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为了发挥糖皮质激素抗炎、抑制免疫的作用,一般会使用较大剂量,而这些外来的激素会干扰体内的正常代谢,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和“水牛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水肿、生长受抑、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会导致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无法及时恢复,体内激素水平过低,机体乏力、低热、食欲减退等。
如何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减少其副作用?
首先,要做到遵医嘱合理使用,该使用时一定要积极使用,不该使用时不要滥用。其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做到:
1.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骨密度以早期发现高血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问题。
2.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骨质疏松。
3.应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来保护胃黏膜。
4.服药期间要规律复诊,遵医嘱逐渐减量,不要自行减药、停药。
5.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多进食低钠、高钾、高蛋白的食物。
6.注意个人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尽量做到不抽烟、不喝酒。
7.服药期间注意预防感染,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勤漱口、减少人群聚集、保持室内通风等,尽量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出现了感染症状,应积极就诊,并告知医生目前服用的激素及剂量。
人们都希望治疗的药物既有效又安全,而现实中往往会遇到像糖皮质激素这样的“双刃剑”——既能杀敌,也可伤己。一味地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远离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人们要充分了解它,掌握它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作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让它为我们的健康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