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献满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延安时期主要指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而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战略总后方。在1935年10月,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进行了长达一年多长征,最后抵达吴起镇会师成功。伴随着红军长征胜利,中国工农红军进入了陕甘宁地区,并建立了敌后革命根据地。在延安时期这十三年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风风雨雨,为把侵略分裂中国的资本主义加们赶出中国,顽强拼搏,誓死保卫家园最后取得胜利,使中国革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延安时期的中国,国家已经被侵略者糟蹋的支离破碎,人民生活条件简陋,却依然有很多胸怀大志的文人志士愿意来到延安进行创作和学术交流,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进行胡乱宣传,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大肆宣扬西方文明、“洋文化”等,导致很多人民群众避而远之……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在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召开并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重要文件(以下简称《讲话》)。
在文艺座谈会上所有的讲话内容后来都被记录于《讲话》中,该《讲话》主要分为“引言”与“结论”两个部分,提出了许多在当时备受争议且在文艺工作中会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在今天也依然存在,也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应该刻进骨子里的一句话。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我们所有创作的文艺作品都是来源于我们人民大众生活。我们的文艺既然是人民群众给予的,那么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在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同时提出现在世界上没有纯粹的艺术,每个艺术都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毛泽东同志对于阶级文化的论述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正确的,这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俄乌冲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作品概述
黄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1929年毕业后回国于国立音专任教,主要研究内容为中西音乐史和和声学。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当时该歌曲词作者龙榆生在上海国立音乐学校任教时,面对着学校内的玫瑰花,使他想起了他的亲人和故乡而写成的歌词。而当时对于充满爱国情怀的黄自在看到该诗词后,利用西方的作曲技术进行创作谱曲,写出了对祖国的忧思。
2.艺术分析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E大调,两段体的曲式结构,歌词富有诗韵,以玫瑰花作为物象进行传情,而玫瑰花所表达的正是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们,这首歌曲也正是为唤醒年轻的上海知识分子们所作。歌曲的主要演唱力度变化为p-f-p。第一段即整首歌曲开头以弱起小节进入,钢琴伴奏的织体以柱式和弦进行,旋律音在和弦的最上方。第二段进入到副歌部分,即整首歌曲的所有情感的矛盾激化点,伴奏织体也由柱式和弦平稳进行转入到琶音与旋律音结合的方式进行。
谱例1 《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
1.作品概述
陈歌辛,作曲家,他对流行音乐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对抗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渡过这冷的天》就是创作与该时期,他在当时为谱写抗日歌曲,创办了“实验音乐社”。该歌曲的手稿至今保存于他的后人手中。
2.艺术分析
陈歌辛所创作的歌曲《渡过这冷的天》是一首重复的单段体曲式结构,该歌曲是批判当时上海社会的黑暗,并且他迫切想拯救国家民族。第一段歌词“渡过这冷的冬天,春天又要来到人间”,在歌曲的歌词中不难看出陈歌辛先生所想表达的那份对祖国春天的渴望和对当下的悲凉,他把“春天”比作做过的美好未来,同时也比作他心中的祖国就是春天。在第二段歌词中描述让我们不要“猜疑”,所表述的内涵是陈歌辛在暗示我们总有一天祖国会恢复祥和的“春天”。
谱例2 《渡过这冷的天》,陈歌辛词曲
1.作品概述
瞿维,曾参加过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主要作品有《油田颂》《红娘子》等。1946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要进行解放战争,此时的全国人民满心欢喜,庆祝久违的和平,但是又很快进入了解放战争,瞿维先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时代创作了钢琴独奏曲《花鼓》。
2.艺术分析
瞿维《花鼓》是一首表现解放区人民欢歌雀舞的钢琴独奏曲,全曲风格活泼、激昂,该曲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三部。引子部分以纯五度进入,加之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进入,向下进行到低音和弦,重音在第二拍上与正常节拍规律是相反的,引子部分的节拍韵律是在模仿解放区人民生活的场景,而音乐则是模仿人们在开心的敲打着锣鼓。第一个乐段是发展性乐段,在第15小节进入主题,该主题是选自安徽凤阳民歌《凤阳歌》,在这一段对其旋律进行变化分裂发展。刚开始15小节处单音构成旋律,再到后面19小节处开始变成八度旋律,就像人们在听到敲锣打鼓声之后人越来越多的场景,在第39小节时,旋律变成了下方低音八度进行,与上方伴奏声部仿佛形成一唱一和,就像前线的人民战士在为祖国和平和人民而奋斗,后后方的人民老百姓则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在第64小节开始进入到与引子相似的材料,在调式上开始离调,为下面的乐段做准备,起到了一定的连接作用。
谱例3 《凤阳歌》,凤阳民歌
第二个乐段进入bE大调,主题采用江苏民歌鲜花调《茉莉花》的主题进行展开,与前段形成对比,上方以快速进行的十六分音符,中间穿插旋律声部,下方以模仿鼓声的节奏进行为主,即一个四分音符与两个八分音符,重复演奏,最后结束在属和弦上。
谱例4 《茉莉花》,江苏民歌
1.作品概述
1940年,党中央颁布《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在全国上下效果明显,直至1943年,南泥湾的自给自足率已达到100%,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一致赞赏。正因此鲁迅艺术学院借助这个机会举办了以南泥湾为主题的《桃花蓝》的秧歌,而当时正在延安的马可听到了其中间的一段插曲,有感而发,结合当地特色,创作了《南泥湾》,后由贺敬之填词,并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学习。
2.艺术分析
马可的《南泥湾》是B徵民族五声调式,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全曲旋律前半部分婉转悠扬,后半部分欢快活泼。
谱例5 《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
在A段的两个乐句是同头变尾的两个乐句,结构规整,旋律悠扬。结合三段歌词分别描写来到南泥湾、曾经的南泥湾和陕北的南泥湾。在B乐段中,与前A乐段的旋律是不同的,每小节第一拍的音都加了重音记号,且旋律的色彩上也与前截然相反,它是欢快活泼的、富有舞蹈性的节奏,方整性乐句。在三段歌词中,分别描写道了南泥湾后的赞美、现在的南泥湾模样以及现在南泥湾的瘦成大好。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南泥湾的赞美之情以及人民老百姓对红军的赞美之情。
在刚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大量“洋文话”开始出现,这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了重创。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其中就关于文艺作品创作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借鉴积极有益的东西,来为我们革命文艺创作转型提供原料。敌后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解放,大量反应人民生活的作品开始涌现,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革命文艺创作正在悄悄转型。
中国传统音乐的作曲注重旋律带来的美感,而不注重音乐的结构、乐器编配和声部等。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后,西方的作曲技术逐渐传入中国,而原有的中国传统旋律的美感不在居于主导地位,并且中国的传统音乐也逐渐被忽略。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创作的《问》《D大调弦乐四重奏》等这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开始出现。这在另一层面上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也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纵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在《讲话》发表之后,作曲家们逐渐开始运用西方作曲技术挖掘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在注重声部之间的平衡、西方的大小调的运用同时,把中国所独有的民族色彩带入音乐,使革命文艺的艺术层次得到升华。
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前,许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大都是根据西方音乐中的片段进行模仿创作,或以某种西方音乐体裁进行格式化创作。当延安作曲家群这个创作群体出现之后,使中国大量民间传统音乐与歌颂中国共产党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前文所描述的《南泥湾》。
西方大小调的美感描述的是西方之美,中国民族调式描述的是中华五千年音乐传承之美。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出现了大量的西方调性作品,例如赵元任《叫我如何不想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在面对中国传统音乐,即民族五声七声调式时,他们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不同的,这就像西方的大小调一样。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量利用西方大小调与民族调式结合的作品,这对当时提高人们抗日情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初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展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时代的批判或者倾诉,或者更多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当时的文艺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很多都是被西方文艺作品所影响而进行创作,或者极端的进行中国化文艺创作,主题不够明确。归根到底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没有被彻底激化。在民族矛盾被彻底激化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主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我们的革命文艺也因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在我们伟大的党成立之前,很多文艺工作者都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虽有很多能人志士为国捐躯,但在当时的中国被列强以及国民党等黑暗统治下,许多文艺家们在创作作品时都会以某一意象来传情。作曲家陈歌辛就是如此,他通过一首《渡过这冷的天》来表达自己希望祖国早日结束动荡不安的生活,希望春天能够早日到来。黄自把龙七的诗词改编成自己倾诉爱国情怀的作品,在歌词中把国家比作“玫瑰花”,希望他不被“风吹”和“攀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