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声武
中国的新闻教育被国人重视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时间段。据称,最早是报章对国外新闻教育进行介绍。1903年12月,《万国公报》第180册发表《报学专科之创立》,介绍了美国《纽约世界报》发行人普利策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筹办新闻学专门教育的情况,文章还刊载了一份课程计划。这是国内报刊对美国新闻教育的介绍。事实上,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是由新闻业界提出来的。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认为:“民国元年全国报界俱进会曾提议建立新闻学校,是为我国知有报业教育之始。”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中指出:“我国新闻教育之发端,始于全国报界俱进会组织报业学堂之提案。”这指的是1912年6月,全国报界俱进会在上海召开特别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案,建议设立新闻学校。可惜,全国报界俱进会成立不久即不复存在,这一倡议未能落实。1914 年3 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访问中国,受到北京报界同志会的热情接待。在接待晚宴上,威廉院长建议中国新闻界借鉴美国新闻教育经验开展新闻教育:“鄙人深愿中国报界注意此点,于经验外并设法办理此项学校以造就由学问出之”。威廉的讲话在中国新闻界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神州日报》全文刊发了威廉的讲话。1916年3月,时任上海《教育杂志》主编的朱元善在《环球》杂志发表文章《美国各大学之新闻科》,详细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开设情况。上述这些都还只是处在对新闻教育介绍、倡议和研究层面。
真正将新闻教育付诸实施的是1918 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开办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参加的人数还算不错。第一、二期开班共招收学生55人,第三期开班招收40 多人。此后,1920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报学系,1922 年厦门大学开设报学科(一年后因学潮停办)。1923 年北京平民大学创立新闻学系,徐宝璜担任系主任,这是国人自办正规新闻学校教育之始,招收学生113 人。1924 年,北京的民国大学开办报学系(预科)、国际大学开办报学系、燕京大学开办新闻系。1925 年上海南方大学创办报学系(第二年因学潮停办),1926年,上海的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沪江大学都开设报学系。新闻教育开始形成一个可观的景象,同时也是非常受社会欢迎的专业学科。1925年,上海新闻大学设立新闻函授部,招生广告发布后,报名者达700多人。同年9月,上海新闻文化界人士设立的上海新闻专修函授学校第一期就招收学员200 多名。这种景象一直到20 年之后仍然存在,1944 年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招生,新闻系录取近30人,报考的有543人;1945年新闻系录取57人,报考的有479人。
新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新闻教育理念对举办新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人才规格,与之配套,就会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它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912年6月,全国报界俱进会通过建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了要办新闻教育的目的:“吾国报业之不发达,岂无故耶?其最大原因,则在无专门人材……且报业之范围,固不仅在言论,凡交通、调查诸大端,悉包举于内,而为一国一社会之大机关。任大责重,岂能率尔操觚?”1919年4月,全国报界联合会成立,第二年,该团体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常会通过“筹建新闻大学案”的决议案,并通过了“新闻大学组织大纲”。组织大纲的第一条为:“新闻大学之宗旨:(一)造就新闻专门人材,(二)促进全国新闻业之发达,(三)补助国际舆论,(四)输入新文化。”这些倡议虽然未能付诸实践,但它表明业界对新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是有明确期许的。
《南方大学报学系及报学专修科规程》提出:“报业,高尚职业也。唯其感化人民思想及道德之重大无比,故亟宜训练较善之新闻记者以编辑较善之报章,而供公众以较善之服务……本科之唯一目的,为养成男女之有品学者,以此职业去服务公众。”
我国早期新闻教育家戈公振提出,对学习新闻的学生而言,新闻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使人学得实用的职业,是给他一种精神上的立脚点,指明他能够站而应该站的地方”。
燕京大学新闻系提出:“燕大新闻系的目的,是借着鼓励许多受过良好教育,有理想的人从事新闻工作,以助中国发展出高尚、富有服务精神及负责的新闻事业。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得到初步的新闻训练,以期他们能把新闻事业树立成最具潜力的事业,成为促进公益及国际友好关系的砥柱。”
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梁士纯教授主张应培养“今日中国报界所缺乏的……有远见、有魄力、有主张……能负重大责任、有创见及改革能力的领袖人才”。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始人谢六逸谈到新闻学系开办的目的时说,创办新闻系是“为本国报馆培养经营人才,培养编辑人才,同时为普通学校培养新闻教育人才;是这些学子有充分的新闻学知识与技能,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的知识,有指导社会的能力”。
一边办报纸一边办学校的成舍我论述自己的办学理念时说:“我们要报纸大众化,是要报纸真能走到民间去,如果大众化的结果,只是造成几个像美国一样的黄色报纸大王,他们只知道个人发大财,不管社会遭殃,那么,这种大众化的报纸,试问于大众有何利益?综括以上所述,由报馆的组织、技术和大众化三方面来看,所以就形成了我对新闻教育的一种理想,更催促我下了开办新专、从事试验这种理想的决心。”
20世纪20—30年代有影响的记者张继英还针对新闻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今报学人才之需训练,正以报业之为职业耳。大学出身之记者,不独任编辑之事,并须兼察编辑之原理,及新闻家应具之操守。”
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政治学校任教的马星野在阐述新闻教育时说:“中国需要有知识有道德有能力的新闻人才,比任何国家都急迫,而尤其是在目前的环境里。我们第一要打破新闻人才不能由大学训练之谬误观念;第二,要由全国新闻界及新闻教育界积极合作,以达到报业之职业标准。”
为实践这些理念,达到新闻教学目标,新闻教育就不应该简单地作为职业教育来对待,而应该让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戈公振提出:“(一)理想的政治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法律、国民经济及统计学和外国语。(二)理想的商业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及统计学、私人经济、地理、重要法律和英语。(三)理想的省报或地方报的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国际公法、国民经济及统计学和特殊法律。(四)理想的文艺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哲学、历史和本国文学。”
我国最早进行新闻教育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实践教育理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其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学习新闻理论的同时,重视结合中国报界实际,并吸收优秀报人的经验;其二,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讲授与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活动与实践、参观相结合。
北京平民大学报学系注重理念的落地。组织社团“新闻学研究会”做课外研讨,有时到报馆实习,办有新闻系系刊,每半月出版一次。教师除徐宝璜任主任外,聘有国闻通信社社长吴天生、《京报》社长邵飘萍等。上海南方大学聘请的教师是《申报》协理汪英宾,主讲报学原理、广告原理,《时报》编辑戈公振主讲访事学,学生组织有南大通讯社,学生分日出外采集新闻,供给本埠各报馆之用。上海国民大学聘请戈公振讲授中国报学史,《商报》编辑潘公展讲授编辑法,《时事新报》总编辑潘公弼讲授报馆管理,《商报》总编辑陈布雷讲授社论编写。
燕京大学为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制定了《本系学则》。《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是以本学系对于新闻的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学则》要求:“主修新闻学之学生,不仅专习新闻学科,文学研究、历史沿革、及其他一切普通科学学识,均须同时培养。新闻学科之主修时间,仅占全大学课程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任学生选读其他与新闻事业有关之学科。务使学生,与其毕业后之社会环境相适应。”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实习共有三个方面:计(一)本学系刊物,(二)报纸及杂志之投稿,(三)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
燕京大学教师中有来自新闻业界的资深报人和报业专家在校任教:张友渔(讲授评论、社论)、成舍我(讲授报业管理、编辑)、陈博生(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评论、社论)、管翼贤(讲授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刘豁轩(主讲报学原理),此外还有德国学者罗文达(讲授世界新闻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英国记者田丕烈(主讲通信)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将教育理念落实在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和长远发展规划三个方面:(一)课程方面:理论与实验并重。包括基础知识(如本国文学、英语、心理学、统计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如报学概论、采访、编辑、报馆组织、管理、广告、发行等)、辅导知识(如政治、社会、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外交等)、写作技能(包括评论写作、新闻写作、速记等)和实习与考察。(二)设备方面:包括大学新闻(日刊)、通讯社(所写稿件供国内各报馆各杂志社采用)。(三)长远发展规划:包括新闻学系专用的建筑物、印刷机器的购置、应用于报纸的各项设备、新闻研究所的设立、与各报纸、各通讯社、各大学新闻系之间的联络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与新闻实务界联系密切。1930 年至1937 年,黄天鹏、郭步陶、章先梅、樊钟云、夏奇峰等新闻界人士到复旦兼任教授。新闻学系教师也去报社兼职,谢六逸1935年主编过《立报》副刊《言林》,1937年主编《民国月刊》。这对新闻教育实现其教育理念有极大帮助。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学生凌鸿基在《我所受的新闻教育》一文中写道:“刚进去的时候,功课都是普通必修的居多。如本国文学、英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训练等课程。”“到了二三年级的时候,所学的渐渐近于新闻学专门知识。一方面如通讯练习、评论练习、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管理、速记学等课程,此外兼及于辅导知识,即是新闻记者应有的知识,如政治、社会、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外交、国际等常识仍是有加无减。”“到了最后一年,实习的机会更多了。编辑实习和采访实习两种课程,也是非常有趣味的。”
新闻教育是以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为基础的,20世纪前20年,中国正处于政治风云变幻之中,先后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其间,各种政治势力都不忘对舆论工具的利用和控制,鼓吹各种思想和观点的报纸刊物大量涌现,中国报业出现了相对繁盛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新闻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西方新闻教育开始被引入中国,美国作为当时新闻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新闻教育的模式也就成为国内新闻教育的摹本。
对美国的教育模式,有学者曾经将其概括为三个特点:一是以实务训练为本位,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二是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新闻专业一般都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课程。应用性实务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在各大学并不一样,但社会科学的必修学分都约占总学分的50%或者更多。三是以人文主义为目的。
新闻教育在被引入国内时,中国新闻教育虽然接纳了西方新闻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中国的新闻教育又有复杂的形态:有中国人办的新闻教育,有教会办的新闻教育;有高校办的新闻教育,也有媒体办的学徒式的新闻教育。因此,新闻教育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中国新闻教育在提出办学理念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情和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中国的新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自己的特点:
早期新闻教育工作者将新闻教育与国家前途、民众的觉悟联系在一起,他们深感国家灾难深重,民众苦厄不堪,希望媒体担负起舆论救国的重任,希望新闻教育造就一批有国家情怀和有远见卓识的人才。戈公振指出:“我们知道,记者的大学教育不但是很好,而且是必要的。倘使我们把报纸只作为一种商业团体利益代表,或是一个宗教团体利益的代表,那么,记者只要有最小限度的知识,和最大程度的先入之见就够了,大学教育是不要的。若是我们认报纸是于公众有贡献,那么,在大学教育内,养成有总括的知识,而无偏见的记者,方可以尽这种责任。”徐宝璜在《新闻周刊》的发刊词中写道: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的目的,一是“介绍欧美所已发见之新闻学识于中国,二以继为精深之研究,期有所贡献,三以培植明白新闻事业方法及记者责任之人材。一言以蔽之,欲解决新闻界各问题,使新闻纸之势力足为改良政治与社会之利器也”。
邵飘萍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讲演中提到:“本年之冬,窃以我国新闻事业之不振,良由新闻界人才缺乏之故,不揣冒昧,特致书蔡校长,陈本校应设新闻研究一门,造就人才,为将来之新闻界谋发展。蔡校长答书,多承奖饰。”邵飘萍之所以将新闻人才培养看得十分重要,上书蔡元培校长举办新闻教育,可以从他在1924 年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中得到印证,他认为:“理想的新闻纸者……其支配世人之感情,尤具莫大之魔力。其善良之作用,在使人心美化,养成社会丰丽之情操,反之一误其感情的倾向,挑拨群众之心理,而诱发意外之现象。政变也,战争也,有最初发动于新闻纸之一言者;反之亦有因新闻纸之一电,得维持数十年之和平状态者。”
新闻事业传播知识、引导舆论,对国家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新闻教育担负着为新闻事业输送人才的重任。这表现在:
其一,新闻教育是在培养领袖人才。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和内乱,再加上外强的入侵,整个国家积贫积弱,精神萎靡不振。亟需报界提振精神,唤起民众。而“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种国民必修科,报纸是一国总括的文化现象。差不多政治、经济、社会、文艺各方面,都受它的暗示”。因此,新闻教育要培养有远见、有魄力、有主张、能负重大责任,有创见和改革能力的领袖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把新闻事业树立成最具潜力的事业,成为促进公益及国际友好关系的砥柱”。
其二,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要肩负起指导社会的责任。报纸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永远没有毕业期的大学,它的学生是全社会的民众。学校教的是过去的知识,而报纸教的是当前的社会知识。要想把知识教给普通民众,报纸就是最好的课堂。课堂上的授课者素质很重要。邵飘萍认为“报纸为社会之教师”,记者应对社会负有责任。他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北京平民大学讲课时,十分重视记者的品德修养,认为“品性为第一要素”,作为记者,应该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鉴于当时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所传播的内容充斥着低级趣味的东西,传播的效果起着毒化社会的作用,谢六逸主张创办新闻学系培养新闻人才,使这些学子有充分的新闻学知识与技能,有正确的观念,以引导社会舆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几乎是新闻记者的座右铭。“从事报业的,应有敏捷的能力,迅速而正确的判断力,能够得到要点的观察力,有强烈的活动性,有普遍的适应性,有文学的嗜好,有写作的技能,此外还要有公正而清廉的品性,有负责的毅力,有饱满的精神,有克己的功夫,有表现的才能,有健强的记忆力,有进取的欲望。”这是对新闻从业者近似理想的设计,要真正做到,需要有人文的涵养和扎实的新闻技能功底。“惟健全之新闻人才,其学识、能力、人格三者均须修养有素,庶乎有豸。大学为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之最高学府,欲求健全之新闻人才,非大学莫能养成。”事实上,中国新闻教育一开始就注意新闻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谢六逸在阐述课程对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时,罗列了35 种课程,1 至28 为新闻专业知识,29至35分别为新闻记者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外交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他还解释了这些知识与普通的专门知识的不同。胡庶华认为:新闻教育要使学习者养成健康之身体、高尚之人格、丰富之知识、纯洁之思想、勇毅之精神。他说:“今日之大学教育,苟能养成健全之人才,凡百事业,均利赖之,而新闻事业尤其显著者也。”
为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实务技能,各校都非常重视延请媒体资深编辑记者担任相关课程的讲授,如前所述,北京国闻通信社社长吴天生、《京报》社长邵飘萍、《申报》协理汪英宾、《时报》编辑戈公振、知名报人潘公展、潘公弼、陈布雷等曾受聘到学校讲授相关课程。
早期中国新闻教育是新闻教育家们在讨论新闻教育的目的、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时对新闻教育理念进行阐述的。早期的新闻教育家们对新闻教育都有着深邃的思考、厚重的寄托与殷切的期待,正是他们的不懈探索带动新闻教育的现实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复杂而又生动的景观,让人们看到了新闻教育理念之于新闻教育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自觉地总结办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办学实践。例如,在媒体融合时代到来之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基础,注重实践”。清华大学提出办学理念是“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依托广播影视事业,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办学,加强多学科兼容和交叉渗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国情、熟悉政策、热爱新闻事业,基础厚实,知识面宽,上手快、后劲足,适合于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介从事记者、编辑和经营管理,以及在其他机构从事宣传与公关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如何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众多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都在思考的共同的问题。2005年11月19日,在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上,包括8所国外院校在内的61 所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达成“北京共识”,共识第三项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新闻出版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自豪感担负起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责任。”
2018 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了《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新闻教育的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是从顶层设计方面对新闻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各高校也自觉将这一顶层设计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广泛运用,媒介融合时代悄然而至。面对全新的传播生态,我们必须创新新闻教育理念,以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多向度的、立体的,在知识、能力、思维、人格、道德、政治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个社会拥有更多这样的人才,将会为其他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