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亚
语文作为初中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及学习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的培养。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对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刻剖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及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互相分离的,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式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合二为一,启迪学生掌握新阅读和写作技巧。为了调动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法。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展示一些关于冬天的图片、照片或者小视频,让学生先了解各地冬天的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几个问题,如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式?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其中一些语句生动形象的描绘济南的冬天,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的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教师应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的赏析,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会这些语句中冬天的神态、冬天的特点,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这些语句所描述的情景在纸上展现出来。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逐步喜欢语文阅读,进而获得更好教学成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小游戏或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社戏的图片、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对社戏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是否看过社戏,看过的学生可以向其余学生描述社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课文讲解中,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社戏描写以及作者通过描写社戏传递出的情感,课文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作者的其他书籍,如《狂人日记》《故乡》《藤野先生》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读物,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举行读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然后在每周的语文自习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再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进行表演,引发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兴趣,通过这样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这篇小说的情节,可以使他们对小说中蕴涵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程的讲授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小说,如契诃夫的《变色龙》,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调动学生对短篇小说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读写能力,使学生自愿的、积极地进行阅读,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引導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内容丰富、寓意深远的优秀文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要详略得当,有所取舍,不能每一篇文章、每个段落都进行详细的赏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文章,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成效,教师可以提出关于课文中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掌握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既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构建文章结构的,是运用什么样的表述方法使文章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强化学生写作时对文章的掌控力。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情感的表达,整篇文章的两个重难点问题分别是“文章描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和“文中出现了几次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有目的的阅读文章,获取文章的核心思想。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出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描写自己的父母亲,将《背影》中的描写技巧和写作结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学以致用,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开展仿写活动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仿写是一种锻炼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方式。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每篇文章也都有不尽相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鉴赏,尤其是文中的精彩段落,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其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使学生在写作中能灵活自如的运用,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在仿写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行创新,仿写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文字功底以及想象力的进步,也可以使作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例如,在《芦花荡》一文中对小船驶出芦苇荡时的情景是这样描写的,“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及双关的修辞手法,用一个词表达双重意思,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小船和苇叶的特征,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种景象。在教师对这段描写进行赏析后,学生可以发散思维,运用仿写的方式来描绘自己眼中的芦花荡是怎样的,在训练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积累写作素材
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课本知识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的根本原因是阅读量太少,在写作时捉襟见肘,没有素材可用,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为了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阅读量的积累对于提升写作水平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如《苏菲的世界》《傅雷家书》《撒哈拉的故事》《园丁集》等书籍,或者是《读者》《意林》等优秀的杂志,这些书籍和杂志中的文章都措辞优美,感情细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优秀的词句或者故事摘抄到素材本。教师还可以设置阅读角,学生可以将自己看过的课外书籍放在阅读角,将自己认为优秀的书籍分享给其他同学,或者开展阅读分享课,学生互相分享交流自己整理摘抄的素材,讨论各个素材适合运用的文体和情境。除了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积累素材,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文章中获取写作素材,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旨写作,学生可以仿照都德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学生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使学生将实际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写作环境和写作条件,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材料,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在写作时便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运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建立课后学习兴趣小组,将课堂中知识延伸、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这种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将其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各种事例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总结这些优秀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技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日记或者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素材的积累,这些习惯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对素材积累有正确的认识,将其作为知识水平在积累过程中的建构和完善。
六、在写作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
除了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还能在写作教学时开展阅读活动,这样不仅能强化写作教学的成效,还可以推进读写结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写作主题,然后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写作材料完成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改教学内容,在开始写作教学前,使用网络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而在开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这些材料,阅读结束后再开始写作教学,将写作主题、阅读材料以及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交叉阅读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取长补短,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读写能力。
七、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与范围
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料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对写作的素材进行积累,教师与学生在意识上要不断进行改进,不能认为只要每天上好语文课就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學生的语文素养与学生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在当今社会学生可以阅读的名著种类是极其丰富的,学生可以进行自己选择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国内外有许多名著、报纸,都是学生可以阅读的良好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意识上首先要对阅读进行重视,在日常教学中要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读到的比较好的句子与段落进行摘抄,为了督促学生按时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在教师的要求与督促下,学生也就可以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通过对大量文字的阅读,学生也就可以在文字阅读中进行素材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在日常学习中只有通过写作才能进行体现,当学生遇到某一话题的写作时,以前阅读积累的素材就可以用到,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得到相应的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语文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养成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阅读也是进行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素材,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学生总结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和批改学生的文章,确定以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方向,学生以通过教师的评语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缺点,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模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站在审阅者的角度点评学生文章的优缺点;另一种是由学生互相的评价,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对同学的文章进行点评,在互相交流中明确作文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特点进行分层读写教学和布置写作任务,对学生的作文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使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步和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举行作文写作和点评的活动,选出写得最好的几篇文章和点评的最全面、最认真的评价,让学生互相传阅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对语文课程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督促其不断改进,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刘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