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2022-06-08 22:25:41张全
天津教育·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段多媒体教学动画

张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凭借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感染性等特征,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受到多媒体教学画面吸引的前提下,集中学习专注力,从精简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画面提取重要的知识信息,改进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充满活力与情趣,使其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在信息化教育时代背景下,教师愈发注重将多媒体手段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教师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将多媒体手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帮助小学生增强依托多媒体手段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逐渐养成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与语文学习能力,推进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健康开展。

一、多媒体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语文知识呈现形式

以“粉笔+黑板”为主要知识呈现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突显了一些教学弊端,如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占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等。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下,教师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改进语文知识的呈现形式。第一,语文知识表现形式精简化。学生不需接触过多的繁杂的语文知识信息,而是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取精简的知识信息。第二,语文知识呈现方式动态化。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各种特效来突显某些重要的语文知识点,或者将有些知识点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启示学生展开思考。在这一多媒体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会更高。

(二)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理解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抽象事物及其过程的感受与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的学习缺陷。尤其是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获取大量的感性学习材料,学生对这些感性学习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分析,能从中获得更直观的知识信息,对抽象的语文知识进行更形象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师一般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以及色彩等要素组合到一起,融入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对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能支持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或学习兴趣,自主浏览多媒体课件内容,展开高效率的语文阅读学习。因此,教师将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可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创新变革。

二、多媒体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声音/音頻、图片/图像、影视/动画等不同的元素来制作多功能的教学课件,使其可利用这一教学课件展开趣味、生动的课堂教学。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体现了独特的教学优势,也反映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不到位

有些教师单纯地用多媒体取代黑板与粉笔,将板书的内容移到了多媒体屏幕上。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不可取,一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单薄,学生能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属于浅层的知识内容;二是因为这样的教学内容不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维持下去,难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反映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能用到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更是有限,影响了多媒体教学价值的发挥。

(二)多媒体教学缺乏灵活多变性

有的教师不注重为多媒体教学引入多种辅助性的先进教学手段,导致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空间处于停滞的状态。尤其是在新课改后,涌现了大量可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教师对这些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意识薄弱,导致目前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与多变性,会使其逐渐失去自身特有的教学优势。教师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让多媒体教学获得新的发展活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使用

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使用是指部分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导致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这会让学生习以为常,难以受到吸引,渐渐使其失去学习兴趣。对这一教学现象,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适时适当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要确保多媒体教学始终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教师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武器。

三、多媒体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播放朗读音频,借助直观事物引发学生想象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从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的情感基调,并增强自己的语感。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从网络上下载朗读音频,播放给学生聆听,让学生在聆听情感饱满、字正腔圆的朗读内容时,他们可以进入到相应的文本世界中。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教师还可在多媒体画面放映一些直观事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展开生动的想象。例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一课中,教师可一边播放朗读音频,一边放映四张图片,分别是:一只花牛坐在绽放了剪秋萝的草地上;一只花牛在白云下的草地上闭目入眠;一只花牛甩着小尾巴在草地上行走;一只花牛在夕阳下入梦。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这几张图片,并跟随着朗读音频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更详细的画面,并自觉地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自主解答,如:“花牛坐在草地上、行走在草地上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花牛入眠做梦时,可能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还可从知识技能的角度,提出其他的新问题,如“这首现代小诗采用了怎样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手法呢?如果让你一篇短文,那么你会乐于借鉴它的哪些写作形式和手法?作者在用词时,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现代小诗的留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其展开读写结合训练,对新课涉及的写作知识进行灵活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课文中还使用了压、霸占、甩、偷渡等比较形象生动的词语,学生可在读写训练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积累的词汇,写出一篇生动的短文,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55F1C9D1-82AD-4276-81D3-0E5D9BEAC9C5

(二)播放影视视频,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

影视播放功能是多媒体设备的常用功能,教师可利用这一多媒体功能,开发可用的影视视频资源,用来开展更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影视视频资源是一种动态性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在教师开发课外的教育资源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将影视视频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视频,将视频内容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使其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解讀。例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一课中,教师可先向学生放映《地道战》这部电影的精彩视频片段,将这篇课文导进课堂,让学生自主了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再在观看影视视频片段时,进入接近真实的历史情境,使其主动对地道战的一些作战方式和战士精神面貌进行直观的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可鼓励学生将课文中一些重要语句提取出来,结合直观的影视视频内容,对其进行解读。比如,课文中提及“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地道是坚强的堡垒呢?它在这次战斗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从影视视频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战士是如何灵活地利用各种地道来打击敌人、抵御敌人的,又是如何利用各种地道来种庄稼、储存粮食、设置生活空间(如厕所、居所等)、设置陷阱的。学生在获取这些信息之后,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地道战场面,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习效果。又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观看这一历史故事相关的影视作品,让狼牙山五壮士掩护群众与战友、抗击敌人的精彩画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可结合视频内容,对文本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解读。学生还可从视频中获取课文没有的一些细节信息,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文本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里构筑丰满的五壮士形象。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分析这方面的学习技巧,让学生提高对某些文本细节内容的解读能力。

(三)基于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微课是新型的课程形式,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其视频内容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很大,知识内容的直观性也很强。微课已成为多数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新手段,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基于微课的语文教学方法将会得到长期的应用,在语文教学方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微课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优势愈发明显,教师运用微课手段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自主的阅读学习,可以不再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其在自主学习中产生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自信心。例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教师可通过微课教学视频播放现实生活中地球自然环境的发展状态,让学生从直观的教学视频中,开始回想自己曾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如生活污水排放,让水体受到污染;固体垃圾堆放,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大气环境;森林砍伐过度,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视频内容可将学生带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展开自主阅读。

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阶段,教师可继续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个思维导图架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主阅读学习情况,简洁概括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填入思维导图中,让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一目了然。比如,学生可以围绕“只有一个地球”为中心词,将课文内容概括为“地球的外貌特点”“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点,将其纳入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这些知识点,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学会领悟这篇课文传递的道理。教师还可在读写结合的理念下,进一步拓展这节阅读课的教学空间。即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上述思维导图展开写作训练,学会根据自己从课堂中获取的阅读知识,展开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通过动画视频,开展趣味性的语文教学活动

动画视频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动态画面形式,能以动画人物形象呈现某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仿佛感受到看动画片的乐趣。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给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基于此,提炼课文主旨,获取课文中的主要知识信息。同时,学生也可在动画视频支持下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学习乐趣。例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中,教师可在课堂中播放同名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从中了解“将相和”中的主要故事人物、故事环境、故事情节,使其结合自己看到的动画视频内容,将其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逐步理解课文中讲述的主要故事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下,对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进行分析,了解这一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学会复述这一故事内容。

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效果,对动画视频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后,在课堂中将其生动地再现出来,并鼓励学生在表演结束后,主动谈谈自己在角色扮演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的学习感悟。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既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反映出教师科学合理地调整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了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内容。

此外,对文言文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课文,教师也可利用动画视频技术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知识。例如,在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中,教师可播放《伯牙绝弦》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从动画视频中快速了解伯牙、钟子期之间的关系,了解二者相识的渊源,了解他们身上发生的具体故事。这些信息可辅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言文内容,让学生不再对文言文的阅读学习感到困难。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动画视频对文言文灵活进行翻译,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从而使其提高自身的文言文解读能力,帮助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中掌握更巧妙的语言学习技巧。同时,基于动画视频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愉快学习需要,教师可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手段来优化阅读教学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与运用,可激活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让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并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语文阅读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提高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邱瑞玲)55F1C9D1-82AD-4276-81D3-0E5D9BEAC9C5

猜你喜欢
手段多媒体教学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8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7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