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学习

2022-06-08 13:42:41顾亚茹
小学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活动

顾亚茹

科学技术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渗透,因此科学学科教育就成了广大教师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科学教育内容本身相对抽象并且多种科学概念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加以展现的,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与此同时,小学科学教育内容多元,一般来说会将多种科学知识同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学习思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学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成了主要的应对措施。生活现象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从自我生活经验出发,对科学知识加以认识和探索。

一、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思维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仍然以传统的传输式教育为主,认为只需要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理论知识,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习惯采用传输式教学手段,未能灵活地将生活现象融入教学活动,小学科学缺乏生活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展开生活化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现象来展开教学,教师的年龄以及生活体验与经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差异,教师从自我生活经历出发,往往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生活案例不理解,因而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目标。

(二)教学方法单一质量不高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来进行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利用生活案例来加以解读。虽然学生会觉得生活案例具有简单有趣的特征,容易被吸引,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印象和认识,但如果教师单纯地进行生活案例的讲解,不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展示生活案例,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生活化教学就成了一种教学负担,只是为了生活化教学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案例,无法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质量。

(三)没有形成完善的生活化教学体系

生活化教学要求将科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案例建立密切联系,利用这些实践案例扩充小学科学教材和学习资源,提升小学科学综合教学质量。但在目前的小学教学阶段,科学教育内容并未形成完善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大部分教师并不懂得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将生活现象与理论知识建立联系,并且还会列举一些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活案例,无法发挥生活化教学法的基本功能。

二、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体系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切实推行教学改革措施。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科学情境,探索生活化教学法

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关注于课堂知识的传输,学生则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中产生固化思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探究和自我探索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只有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自我探索欲望,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所提出的多元化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在学习活动中拥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思维将会被有效激活,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例如,《各种各样的叶》这一课的教学,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探索不同的植物叶片,对植物叶片形态的特点具备初步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见过杨树和柳树,为什么杨树的叶子大大的,而柳树的叶子则是细小狭长的?”让学生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查阅资料,以此来展开自我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了自我探究的过程,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并且学生自己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印象将会更为深刻,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

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情境中,运用简单的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小组活动,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科学知识的探讨。这样,每一名学生都成了小组成员,都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就保证了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小组讨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避免学生因畏惧教师而难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或表达个人见解的情况发生。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交流,借用他人的学习思维来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习分享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与个人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种教学分享活动,让学生从生活思维的角度入手,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在《东南西北》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每一名学生在辨认东南西北方向时,都会产生其属于自己的独特办法,每一名学生所对照的参照物也有不同。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构建教学分享活动,讓学生将自己的方向参照物以及辨识方法,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这样,学生的地理位置参照物知识,就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拓展,而且真正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以此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生活技能,加强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利用多元活动,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展开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生活现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真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生活与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作为课堂的主讲人,对理论知识加以讲解和灌输,虽然会讲解一定的生活案例,但是科学知识与生活案例的结合深度却有所不足。学生经常会认为科学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反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科学生活化教学中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却相对不足,在很多情况下知识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停留在脑海中。对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科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如,在《天气与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诸多生活案例,如天气与农业种植活动的内在关系、天气与航空运输的关系、天气与桥路工程建设的关系等。学生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在教师列举相应案例时,往往会不知所以,无法认识到这些案例与个人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天气与生活关联的具体情境。这样学生很快会意识到天气与自己所吃的瓜果蔬菜有着联系、与快递的运送速度有联系、与自己能否出行有联系。学生在联想到这些情境后,会很快对比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对天气知识加以感知。这样,不仅能达到优化课堂的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天气相关的事件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化的科学应用思维。

又如,在《天气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我国节气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引导案例,让学生回想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学生很快会意识到天气情况的总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此来完成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生活化学习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普及,学生已经开始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来完成知识的探索与自主学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生活化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查阅相关科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自我理解,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分享生活化素材,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并且,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还可以让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载体,而非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正确地使用信息化设备。

例如,在“校园中的植物”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寻找不同的植物类别,最后比一比哪一个学习小组所寻找到的植物种类更多。这样,每一名学生都成了任务的完成与探索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科学探究,也会对植物的种类和样式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大大拓宽了学习视野,对校园中的植物认识更为广泛。

在《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土壤中的元素和物质虽然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都认识,并且土壤中的元素也相对复杂,很难让学生快速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土壤中的物质加以认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去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土壤中所含的元素,随后让学生去分析不同元素含量下土壤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土壤。又如,在《空气中有什么》这一课的教学中,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相对于土壤则更加抽象,教師可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分享关于空气研究的实验和视频,让学生对空气中的元素含量具有初步认识,随后再结合生活案例加以讲解,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阶段,科学教育内容相对抽象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在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应合理运用生活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要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探究学习习惯,在生活中探究学习,在探究中理解生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活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蜗牛看牙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