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教材建设述评

2022-06-08 07:58胡玲玲姚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9期
关键词:美育大学教材

胡玲玲 姚通

[摘           要]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大学美育”教材问世,之后平均每年约有三部“大学美育”教材公开出版,它涵盖美育、美学、文艺理论和艺术欣赏等内容,面临容量小、任务重的难题。归纳分析了该类教材的共性,并结合对高校美育课程群构建模式的讨论,提出了“大学美育”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即课程定位的再思考、新艺术形态的分析、美育和德育的协同育人等。

[关    键   词]  “大学美育”;教材建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76-03

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成为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大学美育”的教材问世,1997年,由11所高校共同编写的“大学美育”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平均每年有三部“大学美育”教材公开出版,应该说这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息息相关。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报告中,确定了包括美育在内的全面发展方针,国家教育委员会也在该年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强调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1997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美育与创新教育联系在一起;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的教育方针;2000年以来,中国美育政策进入常态化巩固与发展阶段,2002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把美育放到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背景中来;2013年,“改进美育教学”首次被写入党中央的决议文件《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参与到大学美育的课程构建和教材建设中来,应该说,教材的频繁出版是深入讨论美育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的折射。

一、“大学美育”教材的建设现状

通过在全国图书馆参考联盟和当当网等图书平台的搜索,发现从2000年到2020年这二十年间共有四十多本关于“大学美育”教材,其中除去再版等情况,共得到有效研究书籍42本。通过分析这42本教材内容和体例,我们可以看到:

(一)美育、美学、艺术欣赏是“大学美育”教材普遍涉及的三大主要内容

美育部分包括:美育的性质和意义,大学美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和途径等,往往放在教材的第一章,解读本课程的定位问题;美学部分包括:美的本质问题、美的类别问题、美的范畴问题、中西美学精神、审美活动、美感以及审美心理和审美文化,这部分内容在“大学美育”教材中所占比和选取的内容差别较大,比如在王德岩、王文革等著的《大学美育讲义》和陈元贵编著的《大学美育》中美学的内容占比较高。相反,也有教材并未涉及美学的理论知识,而是侧重于各艺术门类的作品欣赏;艺术欣赏部分包括:绘画美、书法美、雕塑美、工艺美、摄影美、音乐美、舞蹈美、戏剧美、戏曲美、影视美等,或者表述为实用艺术的审美、造型艺术的审美、表情艺术的审美、语言艺术的审美和综合艺术的审美,个别教材还涉及网络艺术的审美问题。虽然牵扯到的艺术门类大同小异,但如何欣赏艺术之美的切入角度并不相同,比如有的教材先简述各艺术门类的发展脉络,然后讲述其审美特征,最后做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如张建“大学美育”),有的教材更侧重各艺术门类的艺术手法分析(如姚军的“大学美育”)。

(二)多数教材按照美的分类来构成体例的内在

逻辑

如李翠梅2005年主编的《大学美育》安排了艺术美、生活美、社会美、环境美、科技美等章节;黄高才2018年出版的《大学美育》包括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文字美、辞章美、科技美等章节;还有的教材涉及形式美、人之美、劳动美、运动美等。虽然不同类别的美之间是并列式的逻辑关系,但艺术美无疑是占比最高的。有的教材不仅囊括各艺术门类的具体审美特征,而且包含了艺术美学的相关内容,如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文学艺术作品的构成、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等章节。

(三)少数教材呈现出具有院校特色或地域优势的校本美育课程特点

部分高校其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学美育”教材的编写因而呈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高荆梅和马蕾主编的《大学美育》以及何静编著的《大学美育》,其对象是广大的军校学员,内容围绕着军人的审美实践,在讨论一般美育知识的基础上,还揭示了军人美的欣赏、军人美的创造等方面的特殊规律;姚军编著的《大学美育》更多的是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大学美育的基本理论,懂一点各类文学艺术样式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而沙家强编著的《大学美育十六讲》设计了“中原文化与特色艺术美育专题”,谈到了豫剧艺术以及中原的青铜器和陶瓷艺术等问题,兼顾了地域特色。

二、高校美育课程群的构建模式

就普通高等学校中的美育课程建设情况而言,建成一个集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于一体的大学美育课程群是研究者们想要达成的目的。有的研究者為之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如“一是基础理论课(美育学、美育),二是文化艺术课(包含鉴赏、史论类、批评、实践性课程)”。还有的研究者把它表述成三个层次,包含高层次的美育实践类课程、一般层次的美术鉴赏类课程和入门层面的美育理论类课程。或者表述为三个系列:一是赏析系列,如影视、美术、摄影、音乐、文学、建筑、舞蹈等;二是史论系列,如审美文化、中西方音乐史、美术史、商品美学、技术美学、网络文化艺术等;三是技艺系列,如素描、水彩、书法、合唱、音乐、舞蹈、插花、MID 制作等。有的研究者则主张用五个圈层来构建高校美育体系,分别为高校美育综合课程、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审美化、美育实践活动类课程以及审美育人环境所形成的潜在课程。综上所述,目前的高校美育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而不是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既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兼顾美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环节,又注重美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这符合教育部对美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形成育人合力,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美育”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挑战。C2D5BA86-65F2-4874-9215-7F046271D7EC

反观西方大学审美教育课程的设置,发現它并没有一门命名为“大学美育”的课程,而是诸多如音乐赏析、艺术分析、文学选读等构成的选修课程群。比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其学生需要在八个学期完成包括专业课、选修课以及通识课各十二门的课程。审美教育课程属于通识课,也是必修课,而且在耶鲁大学的选修课中,也包含了许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美国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编号1~99)为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第二部分(编号100~199)为中级本科生与初级研究生开设,第三部分(编号200~299)为高级本科生与中级研究生开设,第四部分(编号300~399)为高层次研究生开设。在这四部分的课程中包含了约四分之一美育方面的课程,比如“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化”等。无论哈佛大学的学生是否主修与人文艺术相关的专业,都必须选修最少两门美育类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的审美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历史、音乐、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等,属于各学科专业必修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一种课程。它的课程设置采用了复合式课程模式,要求学生同时学习两门相关科目,尤其是交叉学科,诸如政治学与经济学、艺术与科学的组合,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这类课程数量占比百分之五十以上;柏林大学的审美教育课程由哲学部承担,负责向非哲学部学生传授文法、音乐等“七艺”。

美育本身是一门介于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之间的学科,要完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标绝非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况且就现有的“大学美育”课程建设情况而言,都是一个分层级的课程体系。那么,一本“大学美育”教材如何承担如此驳杂的任务?如何囊括如此丰富的内容呢?

三、“大学美育”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一)“大学美育”教材始终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容量小、任务重

“大学美育”涉及太宽泛的内容,如美育的、美学的、文艺理论的和艺术欣赏的。单就艺术欣赏而言,涉及舞蹈、建筑、戏剧、音乐、雕塑、绘画、电影、电视等若干门类。那么这门课程的定位问题就尤为重要,既然形成了“大学美育”是一个庞大课程体系的共识,那么,“大学美育”这门课程可定位为导论性质,这样就可以解决体系、占比等问题。那么导论需要哪些建设原则呢?

东南大学的张燕教授曾在《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理想的美育必修课教材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构架整体全面(囊括美学基础知识和对各门类艺术美乃至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的鉴赏),综合性强。(2)历史脉络分明,重点突出。(3)审美现身说法,重原创性。(4)适合教程需要,简明扼要。”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美育”作为一门导论课,只需集中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教程体系完备,所涉基础知识占比均衡,不因撰写者的知识背景而厚此薄彼;第二,不同种类的美不必长篇累牍、面面俱到,取其精华、秀其特色即可。审美素养不是靠知识的传授习得的,而是在美的熏陶中化育而成的。所以,导论课程只需轻轻推开一扇窗,如画的、丰富无比的美景可以在美育课程的第二圈层中自主探寻。

(二)伴随媒介的变革与迭代,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我们猝不及防地迎来了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不同于物理层面发生变化的全媒体时代,也不同于发生化学反应的融媒体阶段,智媒体时代引发了基因层面的深度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的数字化浪潮,不但使数字技术介入传统的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中,而且将视觉、听觉、空间、材料、体验、互动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跨媒介艺术等新的交叉艺术领域。因此,新的艺术形态、新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美育”教材讨论的必要内容。

从学生方面讲,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电脑游戏变体艺术、机器人艺术、交互式艺术、激光艺术、生物艺术、计算机艺术等新形态艺术,处于一种打破传统艺术门类壁垒、植入信息科技元素的新型艺术生态群中。达·芬奇曾说过:“如果想要有一个健全的心灵,首先你应该要学习艺术里的科学,当然你更要学习科学里的艺术,你应该要发展你的感官,特别是学习怎么样去观察,最后你应该要知道所有事情皆是彼此联系的。”因此,“大学美育”教材应加强美与科学技术的讨论。

另外,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可以增加二维码等方式,选择优秀的视频资源,设置弹幕类型的交互环节,给学生带来阅读、观看、聆听、交流的场景化、智能化、浸润式体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美育”课程容量小、任务重的困境。

(三)“大学美育”最终落脚到包含感性和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上,人性的完满、人生的幸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它的旨归

席勒曾指出:“只有通过美育这种精神能力的协调提高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那么,美育与德育就天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开篇就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那么,“大学美育”教材思政元素的植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现有“大学美育”教材的建设现状,可以尝试“大学美育专题”的探索研究,例如美与国家形象、美与国家品牌、美与工匠精神、美与日常生活的讨论等。应该说,这种专题化的讨论不但强化了美育与德育的协同育人效果,也是“大学美育”教材避免同质化,凸显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就国家层面而言,美育问题已经被放置到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但就高校而言,目前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高效的课程体系、师资缺乏、学生审美素养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美育”教材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积极应对中华美育精神的发掘和弘扬、“一校一品”的特色发展等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7):9-10.

[2]李智萍.与时俱进,加强普通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5(22):87.

[3]张燕.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24):3.

[4][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55.

[5]王风雷.高校美育课程发展及演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6]赵伶俐.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编辑 鲁翠红C2D5BA86-65F2-4874-9215-7F046271D7EC

猜你喜欢
美育大学教材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教材精读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至善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美育教师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