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建筑大师黄锡璆

2022-06-08 00:31黄锡勋
新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疗医院建筑

黄锡勋

黄锡璆是中国医疗建筑的开拓者,为祖国做出了不凡的贡献,是广大归国华侨的骄傲和榜样。让我们追寻他的奋斗足迹,领略他的辉煌成就和担当。

心怀祖国

1941年,黄锡璆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任抹县。父亲黄实华是当地侨领,热心公益事业,家教严格。黄锡璆就读的学校是当地华侨的爱国教育中心,早年家庭和学校环境奠定了他的人生道路。

家庭和学校是培育海外华侨青年志向的“土壤和空气”,祖国的人民意气风发、建设蒸蒸日上的形势则是“阳光”,抚育和感召着千万海外游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海外侨胞,祖国的建设成就牵动着广大海外侨胞的心。1957年,黄锡璆16岁,抱着学习本领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理想回到祖国,迈开了人生前程的关键一步。1959年,黄锡璆通过高考,就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在大学里得到知名教授和老师的培育,如和梁思成一起同被称为“中国建筑四杰”的杨廷宝、刘敦桢、童寯。196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从此迈向献身祖国建筑事业道路。

二十年磨礪

毕业后黄锡璆被分配到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前身),一干就是一辈子。

1964年国家开始“三线”建设,他坚持要求到艰苦的一线,前往四川的泸州和自贡,参与工厂车间、民用建筑、办公楼、医院的设计。这段经历为黄锡璆提供了深入了解基层的机会,为其后来更加注重实际、注重实用的设计风格打下基础。

改革开放后,黄锡璆被选派出国留学,他决定师从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学部人居研究中心的医疗建筑规划设计专家阳·德戴午路教授,进修医疗建筑。进修一年后,43岁的黄锡璆觉得机会难得,向导师提出读博的申请。鉴于他的优异表现,导师让他提交申请报告,通过博士的资格考试。黄锡璆拿到了鲁汶大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医疗建筑的留学博士。

学成之后,黄锡璆毫无犹豫地启程回国,他满怀信心,希望能大展宏图把所学本领应用到国内的医院建筑上,

创业再出发

理想和现实往往相差甚远。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十分落后。他的设计方案常常得不到用户理解和卫生部门的采纳。黄锡璆没有退缩,他在大城市找不到大项目,就去偏远地区做小项目。

黄锡璆带领团队边实践边研究,用了5年跑遍祖国各地,无数的调查研究、规划设计、介绍、沟通思想,拿下了金华、九江、宝鸡、淄博等地的一些小医院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他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初步获得成功。其中金华中医院规模虽然小,但应用了先进的总体规划概念,被誉为“南国江城第一院”,获得机械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奖。

1992年,黄锡璆迎来了“让国外先进理念在国内医疗建筑领域落地生根”的好机会。广东佛山要兴建一座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医院项目让黄锡璆在国外学习的新理念有了集中展示的机会。他把服务模式、医疗流程、交通环境、地域文化和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融入设计中,耐心细致和院方磨合,统一了思想。佛山医院成为中国医院建设的里程碑,成为中国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完成佛山医院设计后,黄锡璆所在的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医疗建筑研究所。业内人士评价说:“黄博士开创了中国医疗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规范,如总体规划、医疗主街、方格网交通模式等。这些如今成了通行做法,形成了中国现有的医院建筑格局,极大改善了中国人的看病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地迎来医院建设热潮,项目一个接一个,黄锡璆的团队相继承接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任务和各类型医院的建设任务,不仅有中央省部级大型高端教学医院,也有位于偏远地区的基层骨干医院。

成功的国内业绩拓展了国家对外援助项目,我国援助老挝、柬埔寨、多米尼克、佛得角、卢旺达、毛里求斯等国的医院工程项目,黄锡璆都是技术负责人。

担当重任

2003年4月,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袭来,北京市紧急决定建设应急隔离治疗医院,由62岁的黄锡璆担任总设计师。上级要求3天3夜完成任务,由于设计科学,小汤山医院收治的680名非典病人得到有效治疗,1200余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之后几年,他又先后承接了汶川地震后北京对口支援什邡医院项目,青海玉树地震后重建玉树藏族自治州医院等项目。2008年还光荣地承接了与奥运会配套的医院项目工程设计。与此同时,他继续对传染病医院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几年积累,他主持编制了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020年初湖北武汉市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此时的黄锡璆已经年近八旬,又站立在应急传染病医院建设技术援助的前沿。他向党组织递交了手写请战书:“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疫情)抗击工作。”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在10天内按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火神山医院。当天下午,武汉求助函摆到黄锡璆的团队面前请求支持。他立即召开协调会议,一小时后将当年小汤山医院技术图纸,以电子文件形式毫无保留提供给武汉。傍晚时分,武汉方面进一步提出技术支持的要求,公司迅即成立了应急行动技术援助组,由黄锡璆总负责,统一协调各专业负责人与对方建立直接沟通平台。

黄锡璆继续思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囊括了平面布局、建筑、结构、给排水、医用气体、暖通、电气等多方面专业要优化的环节和补充意见。

之后,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又带领团队参与编制应急设施建设指导原则的有关文件。工地和时间赛跑,工程技术首当其冲。他和他的团队在整个春节假期加班值守,随时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他和同事们一道成为“逆行者”。202721CF-2710-420B-86C7-1BA5BC2CE632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每到国家需要关头,他都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体现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本色,敢于担当国家重任。

不断探索

黄锡璆虽年事已高,但仍在医疗卫生建筑领域不断总结和探索着。

在医院布局方面,他主张通过设计实现流程精益化、空间塑造适度、医疗工艺流程最优、一次性投入和长期运行维修成本等综合平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技术应用方面,黄锡璆大力倡导“跨界结合”,密切跟踪研究人工智能、IT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手术、3D打印等现代科技对医疗工程、健康产业的影响。在指导、主持医疗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他不遗余力倾注心血,追求学术、技艺的新高峰,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姿态。

在承接众多工程的同时,他还主持编制我国首部《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精神卫生防治機构建筑设计规范》,参编多部医疗建筑的国家规范、标准或图集,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六分册,填补了多项领域空白。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发表论文50多篇。

他对培养年轻人提携后辈也倍加关注,从不吝啬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艺,兼职教学培养研究生近20名,为年轻后辈和各类医疗工程提供宝贵的建议,为这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殚精竭虑。

2012年12月21日,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在颁奖典礼上说:“黄锡璆先生对医院建筑的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做了革命性的变更和创新,提出矩阵排列、庭院格局、畅顺交通等理念和手法,最大限度地使医院建筑与大自然亲近和谐,最大程度地使医患感受亲情和温暖。”

俭朴节省是黄锡璆的习惯。助手梁建岚说:“出差住酒店带不带星他总是无所谓,住个简陋的小旅馆他也乐呵呵的。饮食上也从不挑剔,出差时很喜欢在路边小店吃一碗牛肉面。”然而,今年3月,黄锡璆却把获得的建筑界最高荣誉梁思成奖的10万元奖金捐给了母校东南大学。

已经功成名就的黄锡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迄今依然奔波耕耘在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和研究的征途上,工作日依然到办公室,过问审核项目图纸,出差参加会议,著书立说,系统总结毕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让我们用他在2012年12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上的感言来结束此文:“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得自于祖国人民的培养……没有祖国的发展,没有人民的培养不会有自己的成长。”

责编 苏幕202721CF-2710-420B-86C7-1BA5BC2CE632

猜你喜欢
医疗医院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