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菲洁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5)
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能清楚看到前方道路上足够长的一段距离,当发现有障碍物或意外状况时,能及时控制车速或绕道而行,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保证道路使用安全的一项重要设计指标,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一[1]。行车视距根据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为四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根据景区道路功能等级,景区道路横断面类型为单幅双向双车道和单幅单车道,景区交通管制规定景区车严禁超车,按顺序稳速行驶,因此,景区道路视距主要研究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Stopping Sight Distance,SSD)是在同一车道上,观光车以特定速度行驶时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到能作出正确反应并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停车视距可分为两部分:制动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制动反应距离是当驾驶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又可分为“感觉时间”和“反应时间”,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制动器还没开始工作,所以车辆继续保持原有速度稳定行驶;制动距离是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内所行驶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车辆以减速度a从行驶速度V减速到零。停车视距示意图如图1所示。
停车视距是公路几何设计中需满足的最基本的视距,参考大多数国家采用的SSD模型,景区道路观光车在平直路段上行驶时的停车视距表达式如式(1)所示,受道路纵坡影响的停车视距表达式如式(2)所示。
(1)
(2)
式中:SSD为停车视距,m;V为行驶速度,km/h;a为减速率,m/s2;i为纵坡坡度,%。
停车视距模型中的参数可知,影响停车视距的因素主要有:驾驶员反应时间、车辆行驶速度、减速率和纵坡坡度。
(1)驾驶员反应时间
为了得到驾驶员的刹车反应时间,Johansson,G.,and K.Rumar等学者[2]通过实验得到,95%以上的驾驶员需要小于2.5 s的感知-制动反应时间,在风景名胜区,驾驶员行车速度较低,且熟知景区道路行车环境,所以2.5 s的反应时间,可以满足景区观光车所需的紧急状况反应时间。
(2)车辆设计速度
速度对停车视距距离影响较大,车辆的速度不同,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所需要的安全停车视距距离不同。对景区道路进行功能分级分类的研究,得到景区道路不同功能等级下设计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景区道路不同功能等级下的典型车型及设计速度
(3)减速率
Daniel B Fambro[3]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知3.4 m/s2的减速率使得驾驶员即使在潮湿路面上制动也依旧可以保持车道不变并能控制方向,因此,3.4 m/s2的减速率也被推荐用来计算停车视距,另外3.4 m/s2的减速率也是大多数的车辆制动系统和多数道路的轮胎路面摩阻系数所能够提供的,大多数的车辆制动系统在潮湿路面上都能产生大于这个减速率的制动摩擦。
(4)纵坡坡度
上坡路段的停车视距有效长度小于水平路段停车视距,比较有保障,而下坡路段停车视距有效长度大于水平路段停车视距,比较危险,因此应该考虑纵坡对停车视距的影响,对景区道路纵坡指标体系研究,最大纵坡分级如表2所示。
表2 景区道路纵坡指标体系
(1)平直路段停车视距
用公式(1)计算出的景区道路平直路段所需的最小停车视距表3所示。
表3 景区道路平直路段停车视距
(2)纵坡路段停车视距
制动距离随纵坡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在有纵坡影响时,制动距离采用式(2)计算,表4、表5分别列出了上下坡路段不同纵坡所对应的停车视距。
表4 景区道路坡道上的停车视距(A)
表5 景区道路坡道上的停车视距(B)
景区道路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会较为频繁的使用平曲线,尤其是小半径平曲线路段,曲线内侧有障碍物阻挡视线时,停车视距很难得到保证,鉴于环境的特殊性,一般公路视距不足时所采取的视距保障措施,并不完全适用于景区道路,例如开挖视距台增大横净距的措施会扰乱、破坏景区地貌环境,设置减速带会降低游客乘坐观光车的舒适性。考虑到景区特殊的环境,当停车视距不足时,可采用以下措施,确保观光车安全通过。
(1)增大平曲线半径
在景区道路平面线形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景区地形,如果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景区地貌环境影响量相同的情况下,建议尽量增大曲线半径,以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提高路面摩阻系数
在景区道路停车视距不足路段,可铺筑摩阻系数较高的路面类型,有效降低观光车在该路段的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减小所需要的视距要求。若道路运营时间较长时,路面摩阻系数会大大降低,应及时对景区道路路面进行改造,提高路面摩阻系数,保证视距要求,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3)限速措施
景区道路当遇到停车视距不足路段,需设置“限速标志”及“视距不良、慢行”等标志,提醒驾驶员降低行车速度,保证车辆在此视距不足路段安全通过。景区道路限速标志如图2所示。视距不良、慢行标志如图3所示。
图2 景区道路限速标志
图3 视距不良慢行
(4)路侧边沟设计
在景区道路路线设计时,建议将路侧边沟设计为浅碟形边沟的形式,这样不仅能增加侧向余宽,增大车辆在弯道上的停车视距,在浅蝶形边沟上种植适宜的植物,还可以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5)交通凸面镜
在景区道路曲线内侧视距不足的地方,较为推荐的措施是设置凸面镜,方便驾驶员及时观察弯道另一侧的交通情况,确保行车安全。设置凸面镜安全效果明显,且不会扰动景区地貌环境。
论文依据道路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对停车视距计算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景区道路功能等级建立的纵坡指标体系,分别计算了景区道路平直路段和纵坡路段的停车视距,考虑到景区道路的特殊性,提出当景区道路停车视距不足时的改善措施,旨在为景区道路停车视距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填补现有景区道路停车视距技术标准和规范缺失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