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蕊艳,张 帅,张 新,张虹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114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进展性气道疾病,以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为主要表现,可导致身体机能、运动耐力逐渐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1]。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积极的康复训练对于延缓COPD 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健康信念干预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强化患者的健康认知及行为理念,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2-3]。有氧运动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呼吸肌功能和增加运动耐力作用明显[4]。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COPD 患者,评价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的效果,以期为老年COPD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 收 治 的70 例 老年COP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中对COPD 的诊断;(2)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入选年龄≥60 岁;(3)入院后予以常规抗炎、平喘、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排除标准:(1)伴有脑卒中后遗症、不稳定心血管疾病、呼吸衰竭等其他致残性疾病者;(2)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骨质疏松、关节疾病等、高龄(>80 岁)无法完成或不适合运动干预者;(3)存在沟通/意识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接受健康信念干预。每周集中进行1 次健康教育及信念支持授课(30~45 min/次),授课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特征而定。健康教育:入院时讲解COPD 的病因、表现、病情特点等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病情稳定后讲解饮食、生活习惯、个人不良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同时进行饮食指导;出院前指导如何进行居家自我护理、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练习。信念支持:强化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行为意识,体会病情好转后的身体状态及生活状态。督促其改掉不利于疾病恢复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复发率。叮嘱亲属对其日常行为的监督。定期开展病情互助小组活动,患者可相互交流病情并相互鼓励支持,保持健康的信念及生活习惯。
1.2.2 研究组干预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医院覆盖区域市区居民,可按时来院完成随访检测,且在本院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3次/周,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 min热身运动与5 min 放松拉伸运动。运动方法:运动方式为快步走或功率自行车,根据心肺运动试验中评估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决定运动强度,初起时运动强度为50%~60% VO2max,连续运动25 min,6 周后运动强度可增加至60%~70%VO2max。每次运动时至少有1 名医护人员或1名家人陪同,出院时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掌握有氧运动及康复运动锻炼方式,并制作成教学视频,用于居家练习。所有患者均每4 周入院进行1次心肺功能运动检测,重新评估其心肺功能,并制定下一阶段运动强度。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心率/血压异常改变等情况立即停止,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
1.3 观察指标(1)静态肺功能测定: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second,FEV1)及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ercentage of estimated value,%pred)。(2)心肺功能运动试验[6]:试验过程中进行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摄氧量等监测。静态肺功能检测30 min 后行症状自限性踏车,采用连续负荷递增法,踏车速度维持在50~70 r/min,递增负荷(5~20)W/min,患者静止3 min 后进行3 min 的热身运动,后以20 W/min 起步进行连续递增至最大耐受运动量,记录患者VO2max、相对VO2max(VO2max/kg)、峰值氧脉搏(VO2/peakheart rate,VO2/HRpeak)、最大心率(Peak heart rate,HRpeak),试验过程中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应立即停止:①严重呼吸困难;②指尖血氧饱和度≤85%或borg 疲劳评分≥5 分;③心绞痛;④血压≥220/110 mmHg或与运动前基础值比较下降≥20 mmHg;⑤运动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⑥心电图ST 段持续下移或抬高。(3)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Ariways questionnaire 20-rised,AQ20-R)[7],AQ20-R 分别从呼吸道症状、生活能力及病情严重程度这3个方面对生活影响进行评价,每个方面评分范围0~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各项目均为入院时及干预12周后由项目参与者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干预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评价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及自身对照设计的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干预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研究组脱落3例,脱落病例数据剔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OPD 分级、常用抗炎药物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态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FEV1 及FEV1%pred均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态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态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P n 3233 FEV1/mL干预前45.40±6.2044.00±6.060.9200.361干预后54.03±8.02*△48.82±8.15*2.5980.012 FEV1%pred干预前49.01±7.4548.50±8.210.2620.794干预后64.58±9.10*△60.22±8.20*2.0270.047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VO2max、VO2max/kg、VO2/HRpeak、HRpeak均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n=32)对照组(n=33)t值P值VO2 max(mL/min)干预前4.12±0.804.35±0.901.0900.280干预后5.80±1.00*△5.22±1.10*2.2260.030 VO2 max/kg(mL·min-1·kg-1)干预前3.75±0.603.62±0.600.8730.386干预后5.22±0.95*△4.50±0.85*3.2170.002 VO2/HRpeak/mL干预前11.01±1.5511.15±1.600.3580.721干预后14.78±2.20*△12.42±2.00*4.521<0.001 HR peak/min干预前148.32±13.00147.48±12.430.2660.791干预后161.02±14.02*△152.03±13.82*2.3130.024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两组AQ20-R 量表中呼吸道症状、生活能力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生活影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n 3233呼吸症状干预前60.80±8.0261.40±7.220.3170.753干预后42.40±5.70*△47.80±6.52*3.5580.001生活能力干预前58.78±7.7057.40±8.220.6990.487干预后41.02±6.40*△45.60±6.40*2.8840.005病情对生活影响干预前62.43±8.9263.21±8.050.3700.713干预后45.10±7.52*△50.02±6.80*2.7640.007
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若干预不及时易造成患者运动耐力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8]。自1990年以来我国COPD 患病率和伤残率逐年增加[9]。2019年COPD 全球管理防治战略指出[10],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对改善COPD 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发作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作为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的重要手段是COPD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pred、VO2max、VO2max/kg、VO2/HRpeak、HRpeak、SaO2、PaO2水平均较干预前提升,PaCO2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PaCO2低于对照组,其余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老年COPD 患者中实施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可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氧含量。有氧运动强度低且简单易行,体力较弱者也可适应,适合老年COPD 患者的身体特点[11-12]。有氧运动过程中,氧气可充分氧化体内糖分、消耗脂肪,达到增强或改善心肺功能的目的,增强氧气的摄入,改善血氧指标[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FEV1、FEV1%pred、VO2peak等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提示实施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可明显改善COPD 患者全身代谢、心肺功能及血氧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 与SDS 量表评分,AQ20-R 量表中呼吸症状、生活能力及病情对生活影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证实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疾病对老年COPD 患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有氧运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增强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提升运动耐力,使COPD 患者心肺功能衰退保持在最小限度内,减轻了病情对患者的困扰,利于心理状态及情绪的改善,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将至最小,利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14-15]。有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在改善心肺储备功能的同时,还可调节心理、精神状态[16]。本研究结果提示,健康信念干预的实施能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其生活方式,减少不良行为对疾病的影响。有氧运动与健康信念干预结合,使外在干预(运动疗法)与患者内在改变(健康信念)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应用于老年COPD 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血氧指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