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辉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让学生学习活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走进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 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把学生放在开放的情境中学习实践,所以,我主张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一、让校园生活处处有实践,发展自我。
校园里处处有着教育的机会和实践的内容,这在于教师独具慧眼的发现和挖掘。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 因此,教师要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挖掘、发现,选取学习课题,。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 范围越小越好,使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缩小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探究的兴趣。
1.与安全教育整合。
热爱生命,安全自护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这也正是综合实践课能够承担的教育内容。比如“防震,防火”教育,在课堂详细的讲解,不如让学生亲自实践,尝试,体验。这样的内容只讲不练,就是纸上谈兵,意义不大。所以,我侧重的是撤离的实践。在演练实践中,强调听从指挥,做到快速,有序撤离。比如讲课时先播放地震方面的视频,播放一些学校撤离时的场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撤离演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经历了,实践了,体验了,感受了,又很自然的把防震、防火的相关知识学扎实了,自护能力就有了提高。
2.挖掘校园里常见的场景,进行实践体验。校园里有很多场景都具有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去发现它,利用它。如:楼梯挤拥、高空掷物、走廊奔跑、攀爬墙头等,我们利用这些场景,一是提出问题,预设可能发生的后果。二是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会出现的后果。三是让学生提出整改建议和方案。这也正是在落实主题研究性学习。一举多得。然后,将学生的视野延伸到校园之外,拓展到道路交通、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这样的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耳闻目睹, 亲临其境地体验, 使孩子们懂得安全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一定是受益终身。
3.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这个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一切发明创造、发现也都始于观察。小发明活动需要引导儿童细致地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去寻找发明创造的课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通过活动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主动性、敏锐性、细致性等优良品质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涉及面很广,工作千头万绪,要广泛搜集信息,查找文献资料,还要深入到工厂、商店等各行各业,接触各种人,寻求他们的帮助。所以很好的锻炼了学生交往,协调的能力。在实践中,每个学生还要依靠集体力量,获得兴趣小组成员的支持,集思广益,通力合作,集体攻关,才能完成,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组织能力。
4.进行简单的维修维护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学生的生活能力来自于亲自的实践。因此,我开设了维修维护课。对于学校,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维修维护。如塑钢窗关不严,防盗门关不上,锁具不好用,自行车打气,粘胎,桌椅有晃动等,引导学生仔细觀察,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尝试利用相应的工具去处理问题。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教育教学效果很好。
二、让家庭生活处处有体验,成长自我。
家,时温馨的港湾,是实践学习的重要环境。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
1.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品尝幸福的滋味。
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开展爱的教育,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好,在家庭中呵护的人多,久而久之,养成了不体贴长辈,不体谅他人,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等诸多毛病,所以必须让孩子接受爱的教育,孝的教育,了解父母,体验亲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恩情,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并要求学生把体验写出来进行比较和感受,让孩子的情感更细腻,更入微。
2.参与家庭劳动,感受父母的辛苦,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体验,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学生生存生活的需要。比如教学中设计“我当小厨师”“我的房间我做主”“我为父母解忧愁”等实践活动。并写成“实践日记”。学生通过自己回归家庭生活,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在自然与社会中学习,丰富自我。
“实践出真知”。在自然与生活中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开展以“了解家乡”为主题的研究。
农村学校依托农村资源,可开展家乡农作物的调查研究;瓜果蔬菜的调查研究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农田,放飞心灵,去调查,去观察,去讨论,去研究。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对植物的了解,对自然坏境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2.组织学生开展家乡水系的主题研究,家乡气候的主题研究等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经历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察访谈,获取了很多信息,并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学会了处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结论,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3.以走进社会为主题进行文化历史研究。各地都有较丰富的文史研究资源,对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意义重大。所以要尽最大努力挖掘这些教学资源,准备资料,提出问题,设计研究程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主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学生了解了课本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实践是手段,通过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们知道知识也是有形、有情、有声、有色、有生命的。学生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实践,主动地探索创新,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