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乳腺癌不同化疗方案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2-06-07 06:46李波
医学前沿 2022年6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小板乳腺癌

李波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化疗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科在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住院行手术治疗前后行不同方案的化疗,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81例,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比较常用化疗方案化疗前、化疗后常规凝血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接受ECT、EC-T、EC-TH、TCbHP、THP、TC、EC等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凝血常规指标PLT、PT、APTT及TT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化疗前后的PLT、PT、APTT及T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较化疗前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化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不大。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方案;血小板;凝血功能

乳腺癌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30%,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是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方式,而化疗主要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延长和提高患者生存预后,还能预防复发,但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2]。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常用化疗方案对患者化疗前后凝血因子的指标变化,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选取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科在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住院的81例经粗针穿刺病理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予不同方案进行化疗,分别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或手术后行辅助化疗,年龄范围27~75岁,中位年龄45岁。

1.2 化疗方案:ECT方案或EC-T方案组:(E:表柔比星,C:环磷酰胺,T:多西他赛或结合型白蛋白紫杉醇);EC-TH方案組:(E:表柔比星,C:环磷酰胺,T:多西他赛或结合型白蛋白紫杉醇,H: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C、TCH及TCbHP方案组:(C:环磷酰胺,T:多西他赛或结合型白蛋白紫杉醇,H:曲妥珠单克隆抗体,P:帕妥珠单克隆抗体,Cb;卡铂);其他组包括(EC、TH、THP、EC+马来酸吡咯替尼片):(E:表柔比星,C:环磷酰胺,T:多西他赛或结合型白蛋白紫杉醇,H:曲妥珠单克隆抗体,P:帕妥珠单克隆抗体)。

1.3 观察指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化疗前、化疗结束后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 和凝血酶原时间 (P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与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的显著性。

2.结果

不同化疗方案即ECT及EC-T,EC-TH,TC、TCH及TCbHP,其他组(包括EC、TH、THP、EC+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化疗四组的乳腺癌患者,经方差分析得出凝血常规指标PLT、PT、APTT及TT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对81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凝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经配对t检验得出,化疗后与化疗前PLT、PT、APTT及TT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PLT)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如表2所示。

3.讨论

乳腺癌迄今为止仍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化疗仍是乳腺癌治疗中极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规范的化疗方案能够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肿瘤转移和复发,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不同化疗方案与凝血功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3]。有研究显示TAC 和 AC-T 化疗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两者化疗后的凝血功能无统计学差异[3],此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采用ECT、EC-T、EC-TH、TCbHP、THP、EC、TC或其他方案化疗的患者,凝血功能均未受化疗方案的影响。故可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可根据自身对药物的敏感性或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均不影响其化疗后的凝血功能。此外,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相对较少,结果仍需要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及促凝物,并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的刺激下分泌可激活凝血系统的细胞因子,并在转移过程中将局部血管内皮基底膜破坏,从而影响凝血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肿瘤细胞死亡后可释放促凝物质和炎症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可产生多种介质,可引起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及功能失调已,有研究证实在乳腺癌患者中凝血系统被显著激活[4]。有研究表明,AC-T 化疗方案与其他方案一样,并不会增加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新辅助化疗后可使血液中的FIB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导致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5] 。本研究结果虽然显示患者化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及TT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PLT)较化疗前有所升高,提示可能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对血栓的预防有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种化疗方案,在规范的化疗下,乳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受化疗方案的影响。化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不大,但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较化疗前有所升高,提示可能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化疗后可能有血栓发生的风险,对血栓的预防有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期待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化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万玉秋,兰晶,周晔辉,等. 化疗对浸润性乳腺癌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分子特性的关系[J]. 中国血液流变学志,2019,29(1):71-74,83.

[2]谢敬雄,范培芝,张超杰. 乳腺癌化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 医学与哲学,2016,37(22):33-35.

[3]张铁,王丕琳,朱强,等. TAC/AC-T化疗方案对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肿瘤药学,2019,09(3):428-431.

[4]谢雪雪,陈功海,宋伟. 乳腺癌血小板和凝血纤溶功能的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144-146,155.

[5]邓玉燕,庞永慧,莫钦国,等.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1,15(5):283-287.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血小板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