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江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有效教学法与教学的融合成为当前各阶段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转变育人思想,侧重合作法与教学的融合,打造良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文章作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看法,希望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用合作法打造全新的育人课堂,有利于推动教学的发展。在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课堂主题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最终整合出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数学课堂一改之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状,课堂教学实现了“翻转”,整体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初步实现。
一、设计趣味教学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数學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升他们数学的学习水平。对小学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态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同时,小学生独立性不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缺乏锻炼。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小学生增强集体感和合作感,从而在遇到问题时与同学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但能推动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知识探索中,对学习最为有效的刺激就是引领学生产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想要达成高效课堂的构建,就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调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发合作学习行为。教师要融入学生喜爱的动画、故事、视频等多方面元素,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充分吸引学生,也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比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可吸引学生关注的情境的构建,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心理开展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引入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柯南,并为学生讲故事,在一天深夜,金店中发生了一起盗窃案,柯南以极快的速度到达了现场。但是,罪犯早就已经逃走了,仅仅留下一个脚印。但是,柯南却仅凭借这一个脚印就将嫌疑人的身高确定了。这是为什么呢?以故事情境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问题的探索。对小学生而言,强化其学习动机更有利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营造这一情境,促使在合作中积极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产生对后续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也能在此过程中助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引领学生自主探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合作模式的设计教学过程,引领学生相互沟通,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从而提升学习质量,也助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小数乘法”的学习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对8.8×1.25的计算,使学生探究此式子的多种算法。针对于此式子,让学生明白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还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若是仅由学生自己思考,很难全面地想到这3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会让学生在自己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合作探索,认识到后两种方式在计算中更为便捷,再将这两种方式比较,可厘清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差异,使学生可更有效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三、小组合作形式学习数学
若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则先要进行精准的定位,教师应对自己所写的教案进行合理的设置。在传统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板书讲解来学习数学的,这虽有利于学生学习,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同时,学生也大部分是独立思考学习的;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组形式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次、学生之间的合作次数,创建一个宽松的教学课堂。小组形式的学习指的是教师先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也有利于促进教师顺利推进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乘除法”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两两组成一组,两个人合作完成乘除法的计算与验算,这是个考验学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活动,两个学生之间通过自由选择要计算还是验算的任务,最终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不同的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计算出来的结果及计算的方法,让学生主动与同学分享、探讨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其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加有助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既学习了乘除法的数学知识,又提升了合作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四、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科素养的延展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这些教学工具能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大部分的数学教师都是通过黑板报或多媒体单向地传输关于数学的知识,也没有注重学科素养的延展,这使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互动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研究、设计数学教学的教案时,要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与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教师应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融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样能够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为此,立足新时期,教师需要重视此种育人模式与教学的结合,打造利于学生探究与思考的学习环境,切实深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唐宗英.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96-97.
[2]梁得虎.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21(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