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角下财经专业教学创新分析

2022-06-07 10:03金瑾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创新

金瑾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指导高校教育的重要理念。文章简单分析了思政教育对财经专业教学的影响,并围绕准确把握实践的基本问题、深挖思政教育元素、深化思政课程与财经专业课程的联系、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途径、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思政教育视角下创新财经专业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思政教育  财经专业  创新

一、思政教育对财经专业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财经专业教学都是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岗位衔接、时代发展、企业需求等为主,教学重心完全放在专业素养层面,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育相对较弱。而在新时期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职业院校将德育渗透到各个专业、学科,全面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政治信仰、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致力于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信息,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大量原本通过其他渠道很难获知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本身质量参差不齐,不乏一些错误信息、有害信息,会对身心尚不成熟的学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他们出现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应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针对包括财经专业在内的各专业课程教学而言,职业院校基于思政理论课,切实推动全员参与、全课程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协同合力的育人体系,无疑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措施和方法,是有效践行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行路径。

二、思政教育视角下财经专业教学创新策略

(一)准确把握实践的基本问题

在财经专业具体课程教学中,职业院校教师构建课程思政需要注意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且只有高度关注与合理处理这些问题,才可以让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预期中的效益。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保障。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保障实际教学效果,让课程思政成为培育符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关键。这意味着职业院校应当全面加强针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强化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意识,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意识和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完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其次,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中发挥出切实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财经专业各课程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规划,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作用,保障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发挥思政育人作用。

再次,教师应当关注德育育人功能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问题。在将思政教育和财经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两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育德育人功能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避免两者出现割裂甚至冲突。否则,不但难以有效践行课程思政的作用,而且会对正常的思政育人和专业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二)深挖思政教育元素

在思政教育视角下创新财经专业教学,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要深度挖掘财经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这是促进育德育人功能与专业教学相通、相融合的要点。因此,各专业课程教师应全面把握课程内容,提高自身思政教育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存在的思政元素。在备课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分析和挖掘专业课程内容,梳理其中与思政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并结合教学设计,以不同形式展示思想教育相关内容,真正做到“春风化雨”般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比如,针对管理类与金融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财经专业教师可以挖掘诚信品质、法治观念、敬业精神等元素,将这些有效融入教学,并对学生展开培育。又如,针对经济贸易类课程,财经专业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案例,从中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元素挖掘出来,对学生实施教育。不同课程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政意识与高水平的思政教育能力,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解构,从中挖掘出多样化的思政元素,推动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在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时,教师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思政教育实效。

另外,思政元素的挖掘应当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全面关注整个课程体系,提前对整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解构,并从中提炼出大量思政元素进行有机整合,有计划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同时,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坚持“一课一策”理念,能更具针对性地推动思政思维和课程特色的有机融合,而非简单地生搬硬套。以课程特色为基础,将思政思维贯彻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能够从整体与局部同时推动教学的有效创新。

如在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课程教学中,财经专业教师需要对课程特色进行综合分析与准确把握,注重对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深挖课程的思政元素。围绕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岗位职业道德、最新财务报表格式等方面的探究。如在分析例题海尔智家年报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从专业层面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剖析,也要引导学生对海尔集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出的物资捐赠活动加以讨论,从而兼顾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很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深化思政课程与财经专业课程的联系

财经专业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思政课程的中心地位,理解自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不足,并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与思政教师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形成互動,凭借思政教师的助力,构建更加优质的财经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此外,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财经专业教师需要立足宏观教学政策的指导,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将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出来,深化思政教育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联系。

首先,财经专业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在新时期承担的职能任务,弄清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学校大思政体系的建设中,主动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将思政课程与财经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程的内容简单延展财经专业内容,深化其中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财经专业课程强化思政教育,强化德育作用。

其次,财经专业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应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与探究,尝试从非思政专业层面探索财经专业教学的创新路径,从而提高教学创新的可行性。同时,在深化课程联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能力传导”的重要原则,以培养学生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为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促使学生从基础的职业素养层面出发,实现思想认知、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再次,在财经专业教学中,任课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信息化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专业思维和职业敏锐度等,同时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财会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实践实现思想道德層面的良好发展。

最后,职业院校要加大课程思政共享资源建设,建设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资源库,帮助广大财经专业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优质资源优化教学,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水平的协同提升。

(四)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途径

要想在财经专业中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财经专业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和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途径,通过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各种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思想碰撞,让学生能够欣赏、接受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部分。同时,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组合多种考核方式,全面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养等进行综合化考核。

教师要借助财经方面的案例作为引导,通过案例讲解、情境再现等方式,构建更具实践性的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语言,基于真实案例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情境:“2011年4月,A公司进行股改,但股改义务人仍欠3.84亿元股改业绩承诺款未支付到位,其中B公司欠款1.386亿元。为了完成上述股改承诺款的支付,A公司董事长余某决定由A公司总裁(负责企业财务)陈某负责筹款,陈某向B公司借款1亿元,由余某签订借款合同,于2011年4月26、27日通过B公司中介,在A公司、B公司、C公司之间循环转账,每次转款9000余万元,循环四次累计形成转入A公司3.84亿元。随后,A公司从自己账户累计转至C公司账户3.84亿元,虚构A公司已支付剩余股改业绩承诺款,制造由C公司代收股改业绩承诺款,并已代股改义务人支付共3.84亿元股改业绩承诺款的假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情境讨论的方式,分析本案例中财务造假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以及不符合企业管理监督要求的地方,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会计方法,对企业管理监督的知识有更深层次认知,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精神。

(五)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历来都是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其对反映教学情况和推动教学持续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在思政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创新财经专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还要优化教学评价,围绕课程育人功能的定位、思政教育效果、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等进行评价,从而准确把握财经专业的专业教学问题与思政教育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优化和完善。教师还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制订合理、明确的评价指标,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全面融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教导处评价等,切实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后,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现有问题,为思政教育视角下持续提升财经专业教学水平提供支持。

思政教育重要性的提高,对财经专业教学造成了重要影响,促使后者不断创新与变革。基于思政教育视角,财经专业教师应该着眼教育发展,主动转变自身观念,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把握其根本内涵,增强自身素养,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财经专业课中,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兼顾对学生专业素养、思想品德、政治信仰、行为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晴,侯森.“课程思政”视角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2).

[2]张禹.中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与市场,2019(4).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创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